APP下载

拆穿老年保健品六大推销骗局

2016-05-14

农家顾问 2016年7期
关键词:伎俩洗脑老人家

近些年,不法商家把目标锁定老年人,采取各种伎俩大肆推销保健品,骗取钱财。归纳起来,不法分子行骗的伎俩有以下六大类。

伎俩一:打免费牌

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吗?有,但是很少,有你也未必能遇着。但是,老人家偏爱这一口,对免费的礼品、检查、旅游来者不拒,反正在家也是闲着。可是这一去,就掉入保健品推销的陷阱里,因此而被忽悠的老人家不计其数。有一些老人家被人忽悠瞎买了几年保健品,有病不到医院看病,却去买这些几千甚至上万元一个疗程的保健品。明明知道是白花钱,做子女的还不能多说,多说了老人家生气,还以为儿女舍不得花钱,况且老人家都用自己的退休工资。

免费体检。保健食品推销员装扮成义诊医生,像模像样地进行一些血压、血脂、血糖的常规检查,然后拿着检测结果煞有介事地指出老人患有这样那样的疾病,然后开始推荐产品。

免费试用。先给老人免费试吃保健品,一个星期之后,业务员就开始洗脑,“您现在睡眠比原来好点了吧?爬楼梯轻松了点吧?”在经过多次试用后,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老人家自己感觉有效,就开始购买产品了。

免费旅游。“跟我们出去免费旅游、食宿全包”,然后在旅游地,特约“专家”出现了,一下就摸清楚你的病症,再吓唬他们:“你这个病再拖的话,就得瘫了,就得瞎了,这以后可怎么办!”人都怕死啊,特别是经历了病痛折磨多年的老人,立即掏钱买产品。

伎俩二: 打温情牌

你对老人家嘘寒问暖,他就会把你当儿女,有求必应。保健品的推销员深谙此道,他们会专门对老年人提供贴身攻心服务,打电话或在公园、市场等各种公共场合见面之后,千方百计与老人套近乎、拉关系,混熟了就开始推销产品。李大妈提前退休,在家一个人精神上没什么依托,而那些保健品销售员非常热情地上门服务,跟义工似的,打扫卫生、收拾屋子这种事也会帮忙,还有的保健品销售员每天都上门给老人家量血压、测血糖,每次的结论都是吃了他们的保健品血糖下来了,结果不少老人家将原来吃的药都停了。

伎俩三: 杀熟

卖保健品的好多都是专找熟人下手。老年人碍于情面,有时则因轻信亲近的人而盲目购买。陈先生卖保健品的同学就是被熟人拉进保健品公司的,先被人洗脑,再洗脑别人。这年头因为保健品讲座,多少年不打招呼的邻居都能天天腻在一起,这其中就有一个从众心理。比如吴小姐的妈妈购买了一款净水器,推销过程都一样:上课、洗脑、推销。说她被骗了,老人都不相信,很多人就是抱着你也买、我也买,总不能大家都是傻子、都被骗的从众心理。

伎俩四: 免费送赠品

老年人往往比较节俭,有一点爱占小便宜的想法,尤其热衷于接受商家“免费、额外”赠送礼品,而保健食品商家往往也会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设置购物附赠礼品,一些老人就是在这些礼物的诱惑下盲目购买了商家推销的保健食品。有时候一袋米、一盒鸡蛋就能把老年人给忽悠了。杨先生都搞不懂自己爸妈是什么想法,他说:“爸妈硬说买的这些保健品有用,而且还替那些销售员做宣传,所以,那些人更是时不时给他们送点水果、安排游玩等小恩小惠,而且每次打电话阿姨叔叔叫得甜,弄得我爸妈跟没了魂似的,每天都迷信这些保健品,比如买了一台八千多元的净水器,其实功能很简单,无非是些活性炭的装置,但他们居然每天坚持喝这种生水,肚子疼了、发烧了也把该水当药吃,简直把它当成了圣水。”

伎俩五: “权威”迷惑

老人家有时候不信保健品,但是却十分信权威,保健品的讲座推销时,就有一些所谓的“权威”坐镇,比如某养生名家,有名有姓,讲起来头头是道,为某些保健品宣传造势。实际上,有些专家就是托,雇托是不法商家惯用的手段,请来所谓的专家、学者、权威在公开场合介绍该产品的特殊疗效和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或指使一些人假冒患者名义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疗效。

伎俩六: 回报承诺

不少老人家手里有闲钱,因此除了买保健品,有的商家甚至会骗你说有大回报让你去投资,殊不知这是一个更大的陷阱。胡先生的爸爸2014年参加了一个保健品公司组织的外出旅游的活动,回来后没几天,对方打来电话向他推荐一种保健品,称可以治疗各种老年疾病,老人接连买了几盒,再后来,对方又陆续打来电话,说公司有特优活动,投资一定的金额,保健品可以免费吃,而且投资的钱到年底还可以分红。老人信以为真,陆陆续续把家里的存款全部打给了对方,前后投资了五六十万元,没钱了,又开始跟亲戚朋友借钱。还有购买产品可成为会员,而后推荐别人购买可获报酬,推荐越多,报酬越高,老人一不留神甚至落入非法传销的圈套。

猜你喜欢

伎俩洗脑老人家
汪曾祺的小说“伎俩”
铭记于心的残缺
资金盘传销惯用包装伎俩和鉴别方法
洗脑
我想去看望上帝
洗脑与洗头
琼瑶:最出色的洗脑专家
感谢爷爷给我带来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