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谱教学

2016-05-14刘锦霞

艺术评鉴 2016年7期
关键词:识谱格子音符

刘锦霞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对知识充满好奇,在课堂上孩子们对唱歌、律动、打击乐器充满了兴趣,但是让他们唱歌谱,他们就觉得很无聊,甚至感到畏惧。文章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强调在教学中充分把握好时机,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方法,努力激发小朋友对识谱的兴趣,给他们建立音乐教学常规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歌谱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喜欢识谱。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谱

一、节奏先行,为识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旋律与节奏,而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它赋予音乐以活力。先从简单的节奏训练开始,能使视唱教学中的难点得到解决,从而为识谱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一年级阶段笔者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从趣味的、新颖的教学形式入手,培养学生对节奏的兴趣。

(一)重视听说节奏的训练

音乐本身是以听觉经验为基础的,让学生用耳朵去听、去感知生活中的声音世界。孩子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他们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是他们很喜欢的活动。在低年级的音乐教材中有大量的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如《动物说话》《小动物回家》等,其中让学生模仿小鸡说话“叽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小鸭子回家“摇摇摇—”,小乌龟回家“爬爬爬—”的叫声与动作,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感受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的时值。在聆听《春天音乐会》这一课中,自然界的春雷、春风、春雨、春水的各种声音都是富有节奏的,让学生仔细区分这些声音的不同,以及用音乐的节奏表现出来,不仅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倾听,然后让学生听着音乐用身边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来替代这些节奏的音响。如,响舌代替春雨滴答声,抖纸张代替春风的沙沙声,敲桌子代替春雷轰隆隆声,拍掌代替春水的哗啦啦声,亲自感受各种各样节奏的长短,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在《红眼睛,绿眼睛》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他们边念歌词边用手拍出节奏。而后,老师来读,请学生拍节奏,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边表演边念,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八分音符、二分音符以及休止符的练习。歌曲中的节奏如果单独拿出来教,用“da”来念,学生总是很难接受,但是,如果结合一定的词组和语句去掌握一定的节奏型,就像语文课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样,使孩子边朗诵、边拍掌、边跺脚,那么孩子们就会很快学会。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也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二)格子识音符时植

在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中,开始把儿歌写在格子里进行按节奏认读。首先笔者让学生知道一个格子就是一拍,并通过划拍子规定一拍读多长。然后让学生知道一个格子里有一个字这个字就读一拍,后面采用问答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格子与字数的关系。如:笔者问一个格子里有两个字各读几拍?学生立刻回答“各读半拍”。一个字占两个格子读几拍?“读两拍”。学生很快就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全理解了,而且通过划拍子朗读节奏非常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可以过渡到语言读说训练,有节奏地念诗歌、儿歌。如《我家门前有条河》《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在学生熟练掌握方块中的节奏关系后,老师就可以在歌曲朗读歌词环节渗透方块与歌谱旋律节奏的关系,一个方块中有一个字的对应歌谱是四分音符,一个方块中有两个字的对应是八分音符……然后让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顺利地解决了歌词朗读节奏问题,这样学生唱歌谱的节奏问题也相应解决了。

二、认识唱名,柯尔文手势辅助音高音准

现在的小学生从小就获得大量的音乐经验,但是孩子们听的音乐多是歌曲和器乐曲,几乎接触不到唱名,如果在音乐课上,我们也很少进行唱名的学习,那么孩子们把熟知的音名叫成数字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唱名的学习也要从简单的单音开始,结合语文学习拼音的基础,学习唱名时把每个音符用do、re、mi、fa、sol、la、si的拼音标上,让学生很容易认出来。识谱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在认识音名的同时,加入游戏的引导,减少了孩子学习识谱的难度。笔者经常采用的游戏“找音符宝宝”,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并唱准音符。让每个学生拿一个唱名卡片,学生听琴声辨别是哪个音符,手拿这个音符卡片的学生站起来,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唱出这个音符。

当学生认清音符唱名后,就可以用柯尔文手势搭桥,训练学生迅速地唱准唱名,为视唱打下基础。笔者先让学生结合字母谱学会柯尔文手势的动作。然后把各个动作根据音高从低到高表演,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记忆 ,笔者还在柯尔文手势学习中配上生动形象的律动《do、re、mi》,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平时教学中,笔者经常做出各种柯尔文手势,让学生迅速唱出来,同时强调发声位置以及最重要的音准,最后用钢琴对音。

三、识谱教学与节奏教学相结合

音乐的识谱教学不是单一的,它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唱准旋律,所以识谱教学与节奏教学的结合相当的重要。在掌握基本的音高后,要求孩子们试着唱旋律,掌握巩固基本的音高。进行节奏的练习,用嘴唱出或者用手奏出。之后两者结合,带着节奏去演唱旋律,培养学生的学习歌曲的能力。

经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先唱歌,后识谱”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对学生而言比较轻松的唱好歌谱的方法。先唱歌后识谱是先让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让学生用听唱法学完歌曲,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歌谱中的音高和节奏难点,同时降低了学生识谱时的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增加对歌谱视唱的喜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又反作用于唱歌,学生能更有表情地演唱好歌曲。

四、器乐协奏,潜移默化建立准确音高概念

乐器引进课堂也是识谱教学较好的实践活动,因为学习器乐的演奏,首先要识谱。例如:在使用沙锤、三角铁等打击乐器时,即使在简单乐器的演奏时学生对作品也要进行二次创作,学生就会对谱子有更深的认识,学生同时也注意谱子中的各个要素,这样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建立了节奏的概念,加深了学生对曲谱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识谱能力。而且课堂上葫芦丝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唱谱的准确性,让孩子多吹、多听、多唱,孩子们唱谱的水平自然会大大提高。

总之,在低年级识谱教学中,我们要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讲、认、唱、听、记等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今后高年级进一步学习乐谱打下良好基础。

基金项目: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提升小学生识读乐谱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FJJKCG14-260。

参考文献:

[1]张艳.浅析提高小学低段三年级音乐识谱能力的探究[J].黄河之声,2013,(12).

[2]黄鑫.浅谈小学唱歌课中的有效识谱教学[J].群文天地,2011,(02).

[3]王艳芝.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4]龙卫军.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谱教学[J].音乐天地,2013,(12).

[5]黄舒姝.识谱教学:小学音乐不可或缺的环节[J].音乐时空,2015,(21).

猜你喜欢

识谱格子音符
小学音乐低年级识谱教学微练习的开发与实践
一串快乐的音符
美妙音符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问题探究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轻松识谱,快乐课堂
格子衣
音符草
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