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皓:狭路相逢勇者胜

2016-05-14许淑瑶

中学生天地(B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双人全运会勇气

许淑瑶

姓名:汪 皓

运动项目:跳水

巅峰时刻:曾搭档陈若琳夺得上海世锦赛、第十八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和伦敦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冠军。

个人现状:现为天津体育学院学生,同时担任跳水裁判。

我说的勇气,不是说你敢跳就行,而是你有勇气在中国这么多练跳水的人里面坚持,是你有勇气去比别人多付出一点,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记:您是如何走上跳水这条道路的?

汪:小时候,父母把我送去练体操。后来我的体操教练把我送到了跳水队,我就开始练跳水了。

记:2010年,您开始与陈若琳搭档,当时陈若琳已经是奥运冠军,您会不会压力比较大?

汪:之前我在国家队都是参加一些国际大奖赛,没参加过像世界杯之类的大赛,会有一些压力。但是我和陈若琳是在国家队一起训练的队友,每天都在一起,其实已经很熟悉了。

记:组合短短两年时间,您和陈若琳实现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项国际大赛的大满贯。您认为你们这对黄金组合所向披靡的原因是什么?

汪:参加奥运会那一年,我已经20岁了。在我们那个项目上,我和陈若琳都属于老运动员了,所以心态放得很平。而且女子双人10米跳台,一直是我们中国队的优势项目,从这个项目开设以来,我们就没有丢过金牌。可以说,只要我们正常发挥,这块金牌就不会丢。

也不能说我们一点也不紧张。任何比赛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是因为从小就练这个项目,我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比赛经验,所以就比较从容,奥运会不过是我们参加的那么多比赛中的一场而已,不会太计较我们的成绩,只是想完成好自己的动作。

记:在中国,是不是到了一定的年纪,就没法参加跳水比赛了呢?

汪:其实跟年纪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因为中国跳水的后备力量太强大,更新换代很快。我参加奥运会的时候已经20岁了。我们的双人赛很有实力,但若参加单人赛的话,我们两个都不敢说一定能拿冠军。有很多十四五岁的小朋友,整体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很成熟的阶段。

记:在您的运动生涯中,最具意义的一场比赛是什么?

汪:2009年全运会,对我来说是一个提升的开端。因为伤病,我从2008年年底到全运会之前几乎一整年都没有参加过比赛,别人以为汪皓受伤了,可能再也不会参赛了,所以那个时候压力特别大。但是全运会上,我拿了女子跳水双人10米跳台的第一,女子跳水单人10米跳台的第二。

记:2013年,您因伤退役。告别了这项伴随了您童年和青春的运动,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汪:我是在2013年东亚运动会后退役的,主要是因为眼睛的伤。因为我们从小练10米台,眼睛会受到冲击。大概2004年,我的视网膜曾经脱落过。现在我的视力一直较差。

当我要彻底跟跳水告别的时候,其实会有一点不舍,但我也憧憬新的生活,所以也来不及伤感。

记:退役后,您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汪:我现在是一名学生,也是一名跳水裁判。因为我还是对跳水比较有感情,以后可能会做一名跳水教练。跳水裁判证我也是刚刚考下来,其他知识还在学习中。我觉得裁判是一个比较好的职业,你可以去评判别人的动作,可以去给别人打分(笑)。

记:对于一个跳水运动员来说,您认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这对中学生来说有什么借鉴意义吗?

汪:勇气。我说的勇气,不是说你敢跳就行,而是你有勇气在中国这么多练跳水的人里面坚持,是你有勇气去比别人多付出一点。因为在我们中国,练跳水的人太多了,是大浪淘沙。如果你不努力,很快就会被别人比下去。现在学生参加中考、高考也是一样的,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你要时时刻刻告诉自己,要很努力、很认真、很用心地去练习,去坚持你正在做的事情。

记:中学生可以参与跳水运动吗?

汪:因为跳水的选材是从五六岁开始的,如果是中学生的话,可能会赶不上,但我希望跳水能成为他们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由于设备或者场地、器材的限制,跳水不能算是大众项目,但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跳水馆,我希望同学们可以去尝试一下。不过这个项目有一定的危险性,一定要在专业教练或者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猜你喜欢

双人全运会勇气
公园里的双人瑜伽
寻找勇气
双人面具
——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
勇气何来?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双人运球”乐翻天
“双人运球”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