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伊琳:从爱哭鬼到奥运冠军

2016-05-14史申

中学生天地(B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奥运冠军国家队体操

史申

姓名:杨伊琳

运动项目:体操

巅峰时刻:曾与程菲、邓琳琳、李珊珊、何可欣、江钰源一起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金牌,这是中国女子体操到目前为止得到的唯一一块团体金牌。

个人现状: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并将继续攻读该校研究生。

我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是,一旦决定要去做什么事情,就不会随随便便,要尽可能把它做到最好。”

记:您是怎么走上练体操这条道路的?

杨:我小的时候,教练来幼儿园选材,我们小朋友排队站好,教练一个个看过来,胳膊肘关节直不直,再通过我们和父母的身高来判断谁比较适合练体操,我就是这样被选中的。

我的韧带特别硬,小时候在区队,别人都是自己压腿,我则需要教练帮我压,然后我就哭得不行。可以说哭一直陪伴着我走过了整个体操生涯。压腿疼一点会哭,有点累了会哭,动作做不好,着急了也会哭,就这样一边哭一边继续练。我差不多在市队待了四五年,在省队待了四五年,然后就进了国家队。

记:进入国家队之后,特别是参加每一场大赛时,您有没有觉得压力特别大?

杨:一路走来,奥运会就是我的目标。在国家队训练不到一年,我就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团体预赛的时候我第一个上场,打头炮,说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但这都是我们运动员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而且教练一直对我说“你只是一个新秀,只需要珍惜每一次上场的机会去表现就可以了”,我就比较放松了,尽可能把自己的动作做到位,为团队争得每一分。

记:心理素质是平时锻炼出来的,还是天生的?对于中学生来说,您觉得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杨:这跟先天个性肯定有很大关系,但后天的锻炼也很重要。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有的事情可能因为你的积极和乐观就迎刃而解了。不是有这么句话么?爱笑的女孩子运气都不会太差。

记:在您的体操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杨:很多人会认为拿奥运冠军,或者是站在领奖台上那一刻是最难忘的。其实对我来说,最难忘的是做手术的那段时间。2008年奥运会后,我以为那会是我的起点,之后可以拿更多的荣誉,让大家记住我。但我受了腰伤,当时医生跟教练说,这个孩子以后能正常生活就不错了。那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想拿更好的成绩,可能没有希望了。

做完手术重新踏进体操房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5岁练体操时的状态——手上的老茧褪没了,劈叉疼得要命,做一个引体向上,或者吊杠,都能把手皮磨破。而且那个年龄的我有很多想法、很多挣扎,以及“到底还要不要继续练”的纠结,所以感觉比以往练得辛苦。

记:突然在事业巅峰期受伤,然后重新振作,您是怎么调整心态的?

杨:我爸说过一句话对我影响特别大:“不管你是继续做体操运动员,还是退下来,保持一颗平常心特别重要。”我们运动员从小练就一颗好胜的心,当我回归到平常状态,发现很多事情不能一一如愿,往往心有不甘。听了老爸的教诲,我不再什么都去争强好胜。伦敦奥运会我没有上场比赛,但我的心态一直很好,在一旁为队友加油鼓劲。

记:“为什么我努力了却没有用”,很多中学生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惑。根据自身的经历,您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

杨:努力之后没有成功,也许是你坚持得还不够久。有人努力是为了短期目标,比如说3个月以后有一门考试,这几个月努力突击一下,但是最后没有考好,他会觉得这就是“我努力了没有成功”。但也许他身边的同学朋友是从学期一开始,或者从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努力积累,到了某个点的时候他们爆发了,成功了。

我们运动员也不是赛前才去努力的,从被选为体操运动员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开始了漫漫长途的跋涉。短时间的成功或许是幸运,而想要积攒到一个大爆发的话,一定需要时间,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只有真真切切体会过长时间的磨炼和煎熬,才能真真正正地告诉别人什么叫“我努力过”。

我属于E分运动员,就是动作完成质量很高的运动员,所以呢,我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很严格,一旦我决定要去做什么事情,就不会随随便便,而是要尽可能把它做到最好。

猜你喜欢

奥运冠军国家队体操
越努力越幸运——奥运冠军全红婵作文素材解读与运用
中国第一个中级别举重奥运冠军
———占旭刚4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体操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国家队”医院考评记
包虫病为害一方盼“国家队”相助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