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栽培关键技术及推广实践

2016-05-14曾伟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水稻

曾伟

摘 要 大米是我国近一半人的主食,因此水稻的高产种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稻育秧栽培方式也有所改变,通过推广、实践与改进,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简单分析在农业生产中,水稻栽培的关键技术及推广实践工作。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推广实践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016

水稻的结实粒数、单穗粒质量及有效穗数是水稻经济产量的关键影响因素。水稻的粒数与水稻结实率是衡量水稻产量指标的重要因素。粒数决定单株的水稻产量,穗数会影响到单位面积水稻的最终产量。若为了提高水稻产量而增加种植密度以提高穗数,忽略水稻的结实率、粒质量,水稻的最终产量还是不能提高,因此粒质量、结实率与穗数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播种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排灌方法和种植密度等都会影响水稻的产量。

1 水稻种植栽培关键技术

1.1 水稻种植的准备工作

1.1.1 选择水稻品种

首先,需要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因为普通品种在特性、稻谷质量上都不能与优品相比。在选择品种时,要选分蘖强、抗倒伏、抗病虫、成穗率高、结实率高及穗大的优质品种。同时,应该结合种植区的实际情况,包括经济、生产、生态和栽培条件等,做到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不能单纯看品种的数据指标,而是应本着适种和优质品种的原则确定最终水稻品种。例如,在吉林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中,有吉粳83、吉粳81、吉粳88和长白25等优质水稻,其中吉粳83与吉粳88已经被认定为超级稻品种,但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应结合当地情况酌情选择[1]。

1.1.2 苗床准备

在进行育苗前,需要处理苗床,以向阳、平坦、背风的厚土层为宜,平整土地或者良田,清除其中的杂物、石块,尽量把土壤细化,按照约1.5 m宽作床,床边沟深度约为30 cm,厢高确定为15 cm左右。将农家肥施入苗床中,667 m2苗床的农家肥用量在1 500 kg左右,最好结合当地的地力情况适当地减少或增加施肥量,钙肥、钾肥等在使用前 需要腐熟处理;施肥过后处理苗床,使其平整、肥沃。

1.1.3 稻种处理

选定水稻品种后,经过一定处理才能使用。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一是晒种子,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晒2 d,目的是杀死种子表皮中的细菌,激发种子活动新能,有助于种子播种后发芽;二是使用浓度为3%的杀菌灵药液浸泡12 h再清水清洗;三是用清水泡种子,泡洗3~4次/d,3 d后捞出种子;四是放在55 ℃的热水中浸泡;五是装好种子,最好是使用湿麻袋,搁置在温度为32 ℃的恒温处。通常情况下,24 h可出芽,当水稻出芽后温度控制在20 ℃左右,再练芽播种。

1.1.4 整理水田

由于水稻田要经过整理好才能放入秧苗。通常情况下,水稻收割之后就翻犁,将水稻残渣翻到土壤里,等待下一茬再犁耙,这次犁耙主要是精细耕整,平整田面,保证灌水时整块稻田中的水深一致。在此过程667 m2可用磷肥、钾肥、氮肥等配方肥40 kg,尿素8 kg左右。

1.2 播种移栽工作

水稻播种后,需要再次管理苗床,清除杂草,做好肥水管理工作,始终保持苗床湿润。当水稻长至2叶时,需要控制水分和湿度,主要是防病;此阶段也要适当补充肥料以壮秧苗,重视病虫害,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控,防止病虫面积扩大带入水田中,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若采用的是旱地育秧,秧苗的根系很发达,可以提早移栽。若水田育秧,可以适当延迟移栽时间。移栽时候以中小苗为主,秧龄约为1个月,秧苗增长至五六叶时为最佳移栽时间,最好不移栽大苗,原因是大苗的根系过于发达,移栽会影响根系的完整性。重视移栽密度,间隔不能过大,正常合理的密度就是保证水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地力,让单苗发育生长正常,行距大于20 cm、穴距9 cm、每一丛2苗最佳。还重视移栽的质量情况,要促进水稻早生分蘖,就需要采用浅插的方式[2]。主要作用表现太阳可以辐射到表土层,氧气温度重足,可以帮助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争取早日分蘖成穗。在实际移栽过程中,有抛秧式、厢式条栽、双行条栽等,但目前,运用较多的是机械式插秧,条栽居多,秧苗的长势较好。

1.3 田间管理

1.3.1 追加施肥

要想让秧苗快速生长发育,就需要足够的养分;同时,要注意科学合理的施肥,结合水稻的不同生长期和肥料特征进行施肥,通常在移栽后10 d开始用提苗肥,肥量约总量的30%,这时期施肥是促进水稻分蘖。孕穗期施肥主要是保证水稻结实率,积累水稻干性物质,实现稻粒饱满效果[3]。通常情况下,667 m2田地使用20 kg过磷酸钙、1.5 kg硫酸锌、15 kg尿素,运用普通施肥方式即可。

1.3.2 灌溉

在水稻返青期要进行深水灌溉,帮助返青。孕穗期到齐穗期始终保持潜水灌溉,水土湿润。在分蘖期也需要浅水促进分蘖。在分蘖之后要晒田控蘖,以增强通透性,降低无效分蘖,保证水稻健康生长。水稻黄熟期需要排水晒田,有助于水稻成熟;收割时田间最好处于无水状态,以免影响大米的质量。

1.3.3 防治病虫害

作为病虫害多发性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结合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物理、农业及化学药剂治理。

2 水稻栽培关键技术的推广实践

2.1 开展试验研究

水稻栽培关键技术的推广可以通过结合农艺和农机,与土肥、植保、作栽和农机等站点展开秧苗精确定量的栽培试验,以此确定合理的水稻产量、质量提升阶段,实施配套调控的技术方式,运用量化指标编制出水稻栽培的标准化栽培流程与操作程序,为水稻快速发展与高产提供参考依据。不断创新集成化的栽培技术。

2.2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凭借国家的惠农、强农之力,补贴秸秆还田等。根据行政村的推广力度进行给予适当适量技术指导与资金补贴,以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推广水稻栽培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利用电视台、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将栽培技术的推广作为农业增长方式的内容来宣传,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此外,可促进农艺农机的结合,开展多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与现场会,提供栽培关键技术手册、培育图等,让行政村干部、示范户和机手都人手一份,以便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帮助普通农民掌握水稻栽培关键技术。

2.3 坚持科技入户工程

逐渐推进“专家进户”模式,实现大户帮助小户,农户帮助农户的形式,促进栽培技术到村、户、田,提升科学技术应用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水稻增产增量的作用[4]。此外,可以培养龙头企业,专业化的产业性服务,将规模化的农机、种田和农技服务组织作为依托,实现育苗、移栽和管理的全过程服务,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技术及资金支持,形成“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企业,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此外,可以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重点突出、抓住典型的原则,将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户水稻种植的积极性,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逐步推广,形成循序渐进过程。

3 结语

水稻的栽培过程相当复杂,也极具技术性与系统性,每个栽培细节都可能会影响水稻的最终产量和质量。文章首先明确水稻的栽培过程及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做好水稻品种选择到水稻防治病虫害至水稻收割等每个环节的施肥、灌水工作;并采取措施推广与实践水稻栽培技术,做到科学栽培技术入村、入家、入田,不断研制新型的水稻培育技术,确保水稻增产与增量。

参考文献

[1]王阳峰.陕南水稻优质节本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实践与探讨[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2]王旭辉.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效益分析[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5.

[3]冯骏.麦茬稻免耕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效果[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4]罗德强.水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作用及评价[D].贵阳:贵州大学,200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