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强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2016-05-14许建军

甘肃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才观职校劳动者

许建军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台“发动机”,但长久以来却饱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学生低人一等”、“职业院校毕业只能干粗活”等等观念成为了一种社会“共识”。但是,我国对基层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很大。“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6年2月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报告如是说。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饱受歧视,一方面“哀其不幸”——社会对职校文凭歧视、职校生源良莠不齐、就业质量总体偏低、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另一方面,对职业院校“怒其不争”——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水平低下、与社会需要脱节、无法及时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

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基层,是较为辛苦的一线产业。在目前的人才体制下,他们极有可能做一辈子蓝领,作为一线普通劳动者,评优树先、晋级加薪等尚且不易,而福利待遇以及各种社会保障等与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国企仍有不小差距。工作艰苦、薪水不高、地位不高、晋升渠道窄、职业发展没前途……种种不利,都说明社会人才观和用人制度不尽合理。因此,家长和学生大都态度坚决地就读普通高中、普通大学,万不得已才去读职校,这就是社会最基本的“民情、民意”。于是职校就一直缺乏吸引力,生源也一直较为紧张,这使得职业学校在入口端和出口端都遇到瓶颈问题,导致入口、出口不畅。

党和国家近年来不断提出 “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薪酬、落户、培训、精神激励等方面采取措施,真正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当前,中国在走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亟需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此,在思想引领上,全社会应树立全面、科学、新型的人才观,不断完善优化用人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劳动者的积极性。在教育实际行动上,只有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猜你喜欢

人才观职校劳动者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我的职校我的梦
龚自珍的人才观
以多元人才观为引导,深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蒙哥马利元帅的军事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