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景抒情诗《词、曲》教学三步曲

2016-05-14武琨

未来英才 2016年7期
关键词:写景抒情诗词

武琨

摘要:写景抒情类诗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了解写景抒情类诗词的基本规律和手法特点能够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关键词:写景;抒情;诗词

诗歌教学,向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诗歌体裁固有的特点——思维的灵动性、内容的跳跃性、内涵的朦胧性和句式的复杂性,它通常是“发纤农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书黄子诗集后》),让多少语文教学者产生“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无奈,无怪古人有“诗无达诂”之叹。我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写景抒情诗的教学略有感悟,兹简谈心得教于大家。

詩歌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实质就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诗的外壳——语音、语意而深入到诗的内核,登堂入室,直接领悟诗人透露出的信息:对理想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生命之旅的沉思、对博大胸襟的抒发……实现与诗人思绪的对接,从而获得审美的快感和情操的陶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思维上达到如此境界,应是有规律可循的。我认为,须奏写景抒情诗《词曲》教学的三步曲。

一、高声朗诵,捕捉关键字词

诗,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与歌结成了连理,所以,早先之诗一般可入乐,即可歌,乃至于诗、歌不分家,故此,“诗”本身就具备了“歌”的音韵美、节奏美,而此特质,非放声吟诵不可体验,所以,古人有“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经验之谈。在诵读的基础上,逐步地锻炼学生敏锐地捕捉诗句中关键字词的能力,把音韵义转化为字义或把音韵义和字词义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思想情感就能顺着由优美悦耳的韵律和内韵丰厚的字义搭建的隧道,步入诗歌那多彩的殿堂。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先让学生高声诵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然后再点评。整首词从头至尾都押“i”韵,一韵到底。“飞”为阴平,“肥”为阳平,“笠”为去声〈仄〉,“衣”、“归”复归阴平,韵律一上一下、一高一底,起伏变化,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在如此轻快变化的乐曲音律中,一种悠闲、怡然的情调,自然流淌出来,再抓关键字词“白鹭、桃花〈粉红〉、流水〈碧蓝〉、鳜鱼、箬笠〈青〉、蓑衣〈绿〉、风〈斜〉、雨〈细〉。找准景点,看清景色,诗词所流露的自然之美、郊野之趣渐显,再将此与诵读的感受结合起来,其诗情画意几呼之欲出了。

二、组合景点〈色〉,构筑画面,接受信息,调动积累,感受意境

把关键字词抓住后,得拼缀组合,使其成为完整感人的画面。如上的景点,可将其组合为这样的画面:葱茏的西塞山前:一行白鹭展翅高翔;一树树桃花灿若云霞;弯曲的河流,碧蓝的水波,漂着瓣般粉红的桃花,清澈的水中那肥美可人的鳜鱼在追逐嬉戏;河岸上,一位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的钓翁,在斜风细雨中乐不思归。画面有人有物,有静有动,以动为主,色彩有白、粉红〈桃花〉、碧蓝〈流水〉、青、绿,绚丽和谐,明快动人。再把画面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相结合,启动想象翅膀,展开联想,于是,画面在记忆的天幕上得到延伸、扩展:仿佛哪次春游时,就曾置身过如此美丽的画卷,因景、因事、因起情而令人流连忘返;似乎,在哪部电影、电视剧里,也目睹过类似美妙情景,曾为之心驰神往。这样一想,一个个呆板的方块汉字便灵动起来了,幻化出有线条、有色彩、有生活情景的场面,于是,词人寓在词中的形象,就被读者接收过来,而且,这一形象,被读者用想象和联想的画笔在外延和内涵上再作进一步描绘后,当更精彩,更富情味、更感人。画面鲜活起来后,便浮动着缕缕的生活气息,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因此感而愉悦了身心,此时,通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出现了。

三、感受意境,能摸诗词主旨,捕住词人思想感情

古人张戒在《岁寒堂诗语》<卷上>中说,“然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岂专意于咏杨哉?”景物只是情的载体罢了。虽刘勰有“文情难鉴”之言,但是,通过以上途径,是能顺着藤(诗词的内容)摸得到瓜(词人通过诗所传递的思想感情)的。在张词中,由青山、绿水、桃花、鳜鱼、钓翁构筑的画面,闪动着一股鲜活的气息,吸引着画中的钓翁,吸引着作者,也吸引和感染着读者,人的感情在此境界中徜徉漫步,多么恬适,多么惬意。由此,词人寄情山水,专近自然之意,已尽显无遗。再捡一首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看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单纯角度看,藤、树、鸦、桥、水……道、马、夕阳等,本身并不含情,但作者用一“情”字把它们聚在一起,犹如一高明的山水画家,随手几笔,意趣毕现。“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道”是古的,“马”是瘦的,枯萎衰败的景致,营造出惨淡凄凉的气氛,在此背景上,推出一位憔悴疲惫的游子,再衬以“小桥流水人家”,面对此景,谁不被画中人那满肚的愁肠所动?你真要“问君能有几多愁”?那只能答:“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了。到此,对作者着力渲染的氛围,抒发的浓郁感情,还有谁不能领悟呢?

总之,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如上三步,诗歌的教学也就有一种章可循了,既可免去一般诗词教学的枯燥乏味,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学生在今后也就愿意走进古典诗歌的学习中来,从而, 既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思想感情, 又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写景抒情诗词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景的妙招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简论抒情体
诗词之页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