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14郑嘉莉

未来英才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

郑嘉莉

摘要:伴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多元史观”出现并被日益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和历史高考命题之中。 史观是观察历史和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现在史学界盛行几种主要的史观说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其地位显著。本文試从高中新课程教学角度浅析高中历史多元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联系与影响

关键词:新课程;多元史观;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四种史观,即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除此之外,还有革命史观、阶级史观、正统史观、英雄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高中学段历史学科在教学内容中,在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理念上,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编写的角度不同,在历史问题的表述上,各版本教材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新教材打破了旧教材按历史时序编写的思路,采用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这种课程体系导致高中历史学科知识跨度大,跳跃性强,给习惯于按时序教授和学习的教师,学生带来一定困难。纵观近年来新课程及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多元史观的渗透与应用越来越明显,多元史观的指导与引领逐渐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及考试的灵魂。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与复习备考应该适时从侧重知识传授向侧重理论指导、重视发挥史观的引领作用转变。

一、 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

历史观即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看法,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使史学研究观念(观点)或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走向现代。目前,高中历史学科比较盛行的史学观点包括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

1、全球史观。全球史观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所以又称为整体史观。它是从宏观的角度、世界的范围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强调的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相互影响与联系;突出的是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的相互碰撞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积极作用。

2、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内涵看,人类文明史包括“两大方面,四个角度”。“两大方面”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四个角度”即经济文明史角度、政治(制度)文明史角度、思想文化文明史角度、科技文明史角度。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过程。从范围上看,又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

3、近现代化史观。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主要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而我们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以人民版为例)的三个必修模块及25个专题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方面的诠释。

4、社会史观。指对社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我国而言,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观——辩证和唯物地看待社会。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

二、“多元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

如前所述,现行高中历史学科实行的是“一标多本”。各种版本时序、结构、名称、观点等都有差异。作为一线教师,按照“老教材”之“老传统”、“老套路”、“老观念”、“老方法”、“老模式”去教学,肯定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如果不与时俱进,如果不改革创新,贻误的不仅是教育事业,还有我们下一代的人生前程。所以,面对高中新课程,面对新课程下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一线教师必须转变思想、创新理念和模式,使历史“死”的知识“活”起来,不仅形式上要“活”,内容上也要“活”。那么,如何“活”?怎样“活”?

1、如何“活”。我认为,作为施教者:首先,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这个“思想和观念”不是一般层次和水平上的,应该是最高层面上的,即上升到“指导思想”高度。而这个“指导思想”就是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新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是帮助学生成功的指导者。其次,用前沿学术理论武装头脑。这个“前沿学术理论”就是新课程下的“多元史观”,即在“多元史观”指导、引领下,解读、优化、整合、构建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知识、内容和体系。

2、怎样“活”。我认为,作为施教者:首先,在教学形式上,摒弃“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贯彻和体现“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新课程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摆正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和地位;探索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质疑、探究、生成、总结、反思的过程,从中享受学习中的快乐与成就感。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在“多元史观”引领、指导下,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把现行教材当成供教师教学、供学生学习、探究的文本素材资料的一部分,根据“课程标准”大胆取舍、删减、拆分、整合教学素材内容,通过多种相对独立的途径,自主、合作查找有价值信息和素材,重建知识体系与框架,化“有形”为“无形”,最终成为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有用知识。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