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016-05-14王汝敏

未来英才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案探究课堂

王汝敏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一种行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机会和频率也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师生互动的水平。师生在自由和宽松的研讨气氛中,打开心扉互相接纳。在讨论中大家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智慧共享, 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讨论,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认识,课堂讨论环节充分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

一、现状及问题

在新疆内地初中班地理课堂中学生讨论与合作学习的机会普遍较少,有的课堂甚至没有讨论或流于形式。在对教师问卷调查的“课堂中您最常与学生互动的方式” 一题中,教师选择最多的互动形式是“教师讲解和提问”,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老传统。

笔者经过访谈了解到,一些新手地理教师认为自己课堂驾驭能力及工作经验不足,不敢组织课堂讨论,即使组织了也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地理老师们普遍认为双语和民考民班级很难进行有质量的小组讨论活动,有的小组学生在讨论的问题时总爱跑题,有的小组学生沉默不语,各自发呆。很少有小组能讨论的有些成效,因此老师很少给双语和民考民学生讨论的机会;而民考汉班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汉语言表达能力比双语和民考民学生要好一些,在民考汉班级学生得到讨论的机会就相对来说多一些,但总体来说学生课堂讨论机会普遍不够。

在不多的课堂讨论中,学生的讨论形式多为同桌讨论或前后4人为一小组的合作讨论。在小组合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分工不明确,造成有些同学无所事事,在此热闹中偷闲,和同学聊天等等。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偶尔或很少参与学生的讨论,几乎都是学生自己在讨论,教师走到学生中也好像只是“巡逻”而不是关注讨论的问题本身,有的教师甚至只是站在讲台上发呆。这样的合作学习是形式化的,教师没有明确好小组合作的意义和目的,课堂讨论参与度不足,既浪费时间,又毫无意义。

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准备策略。首先教师要创建合作小组,成员人数 4 至 6 人为宜。小组成员要保持相对固定,成员间要分工明确,比如6人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承担的角色任务可以是:组长、记录员、报告员、激励员(激励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使每一位成员都参与进去)、检察员(有没有一人垄断发言的情况发生,确保大家各抒己见)、观察员(纪律、礼貌等),4人或5人小组可选择相应的前几项。组员的角色可以定期调换,从而逐步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实现小组角色的互相依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小组的座位排列可以打破传统“秧田式”,采取多种形式的排列方法,如马蹄形、圆桌形、波浪形等等,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小组成员的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内容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活动课题的选取。教师提出的课题不能过于简单而缺少探究的价值,对学生来说不假思索就能解决,不能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当然课题也不能太难,超出初中生的智力范围。教师应当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选择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前布置,创设情境,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激发学生合作的热情,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进行问题设计,并把此作为探究点,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一些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易造成学生意见不统一,当教学中出现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辩论,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组成小组一起合作,与对方进行争辩,在辩论中不仅让结果水落石出,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将活动设计成“导学案”方便教师课堂操作,上课时老师只需依据“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即可展开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可以说是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其制作的是否科学实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小组合作能否成功,学生学的能否快乐、能否扎实。“导学案”的设计要点,主要步骤包括:①座位安排;②学法指导;③学习目标;④导学过程。导学过程这一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主要包括知识梳理、合作探究、目标检测、总结提升四个环节。

2、实施策略。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师在抛出问题情境之后,要用简洁的语言教授学生合作的规则并明确布置本次小组讨论任务,使学生清楚的知道讨论规则和要学习或解决的“主题”是什么。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怎样群策群力地依靠团队智慧来解决问题,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走进学生中认真倾听,参与指导,对学习小组的学习过程、讨论方向作有效监控和及时调节。在成果展示、交流汇报时,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小组合作成果,不同小组之间可以补充。在各小组汇报完成后,教师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将课题结果以微视频形式展示给学生看,巩固并提升成果。最后如果有时间还可对各小组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教师点评,也可以是小组互评。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导学案”为依据,通过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总结提升把“导学案”上死的知识变成学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猜你喜欢

学案探究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乡愁导学案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