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本科高校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状况研究的意义

2016-05-14张雪

未来英才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

张雪

摘要:开展本科高校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状况研究,有助有在学生中心理念支撑下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有助于完善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有助于改变研究视角拓展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范围。

关键词:课堂学习投入;学生发展;教学质量评估

一、有助于学生中心理念支撑下促进大学生发展

195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在哈佛教育学院举办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也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状况,正是体现了学生中心理念,有助于考察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

大学时代是人们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黄金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基本形式。因为在课堂学习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将来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所学知识的基础。掌握这些课程,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是大学生才能成为时代发展的引领者和国家未来的栋梁的关键。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投入度不理想,大学生的学习沿袭了中学阶段以知识获取和储存为主的目标,较为忽视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学习投入是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 就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研究中通过深度访谈和关注课堂层面学生学习投入的状况,引入“课堂学习投入”的概念设计调查问卷,对本科高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加以评估,为为教师和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者呈现出一幅大学生课程学习的真实景象同时,唤起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及其他人对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的重视和关注。对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度的研究深入到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去,详细、生动地揭示出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是如何经历的,以及影响学生如此经历的原因何在。以学生的学习投入来揭示学习行为,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在关注结果的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采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教师及学校教育管理者端正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二、有助于完善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基石,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此我国先后实施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发展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演进的一般趋势。在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无论是政府部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大学排名,大都注重对投入指标和现有资源的考察,强调输入指标和硬性标准。这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在一个关注教育外延发展的阶段,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这一群体。在大学,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无疑是本科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无法通过教学过程直接灌输给学习者,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在与他人协商、会话、沟通、交互质疑的过程中,才能建构知识的意义。由此看来,评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入手,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才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

而在现实中,各类教育评估的实施往往更关注教师的“教”,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往往以学期结束时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依据,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重视不足。授课只看教师课讲得是否精彩,教师的“自我表现”是否优秀。这样的评价导致教师备课时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只备教法不备学法。上课时教师只顾自己滔滔不绝,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满堂灌”、“满屏灌”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课堂上很多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出现了隐形逃课的现象。即使有时有督导听课,他们所重点关注的也是教师的授课能力问题,很少考查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投入状况,而且听课的结果有时还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的评价不利于教师及时反思与改进自己的教学。

研究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程度,引导教师去积极关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激发学生深层次学习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了解本科大学生在校的课程学习投入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能够给高校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提供新的视角,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继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有助于完善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三、有助于改变研究视角拓展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范围我国在高等教学的理论研究领域,学者关注更多的是教学中的“教”的问题,重“教”轻“学”是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和“教”成为教育中的焦点和主体,而教学的另一个中心——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口益被边缘化。从学生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很少,从学生视角出发的实证研究就更少了。对大学生课程学习投入的关注,有助于学生在教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可以开拓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新视角。

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建立的几十年来,正赶上是中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迈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在宏观层面,很多学者较多关注高等教育体制、结构、组织等方面。但随着高校学生入学率在短期内的急剧飘升,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在对质量与数量、效率与速度的矛盾质疑中愈发重视多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并受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的影响,关注高等教育微观层面的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微观层面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学习、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学习投入度是目前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生在有效学习活动中的投入及学校对学生有效学习所提供的支持条件。所以,研究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投入问题,有助于改变研究视角拓展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1] 陆春萍、赵明仁.大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习投入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2(6):72.

[2] 韩晓玲.浅析双重教育模式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心理学为基 点分析[J].剑南文学,2012(1):222.

[3] 李国年、肖昊.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阶段性规律与转变[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30(1):2.

[4] 关宏.探析建构主义教学观视阈下的教师角色[J].继续教育研究究,2008(11):55.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
职业院校《教育心理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中职院校课堂管理探讨
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