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项目工程风险管理及控制

2016-05-14王捷

居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风险管理

王捷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关于工程项目的诸多具体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来。工程建设项目受到其他不确定及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设工程中会存在各种不同的安全隐患,极大的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比如施工周期较长,资金投入较大,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施工过程不断变化等,在此情况下,就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而施工管理人员要准确识别和正确判断各种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有效保障建设施工的总体质量和施工安全。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风险管理;发展现状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7-0164-02

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过长期的工程技术实践及工程管理实践总结而来,是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隐患及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应对的过程。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项目风险的发生,或者在风险发生后,能够使建设项目的损失降到最低。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表现为:通过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可以将风险予以量化,并进行具体的分析或评价;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合理的选择风险管理措施,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施工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对于风险管理的合理运用能够对企业经济利益进行有效保护,但在市场化发展程度逐步完善的趋势下,因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大量风险存于工程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产生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大多数建筑工程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经济风险预先防范及事后化解等有效机制,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建筑项目工程风险管理水平,本文从我国建筑项目工程风险管理现状出发,对风险防范及化解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在当前的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已经将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定义为了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于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较为迟缓,风险意识较差,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将这一管理体系引入,彼时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包括理论方法以及流程,还未包含风险管理。近年来,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诸多的项目也日益呈现出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工程项目施工中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基于此,怎样通过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全员式的合理控制,业已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要使得项目管理向专业化的方向持续发展,就应该促进项目风险管理的广泛应用。项目风险管理的应用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相互促进、各种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以及各类工程项目研究咨询机构的出现等方面。与此同时,项目管理的专业化也成为大势所趋,对于项目管理专业化的探索与发展,也正是项目管理这一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我国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在其发展方面存在两个趋势:如何将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理论应用于项目管理;如何将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应用到本行业中去。

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控制措施

2.1做好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步骤就是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分析及评价,并科学合理的对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分析。首先要判断建设项目究竟存在哪些风险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导致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对项目会带来何种影响,总结出造成这些潜在风险的原因。风险因素的识别应该借鉴历史经验,特别是以往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总结出的实际经验,包括确定风险的来源、导致风险产生的必备条件,对风险特征的详细描述以及对项目产生影响的风险原因等。

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案:首先,通过对项目的调研与研究列出清单,根据项目管理以往的历史资料,对其进行整理,并搜集与历史资料具有可比性的资料;其次,对列出的清单进行分析评价,对产生此类风险的原因、条件以及风险发生的概率、影响、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对各项风险进行分类排序,如地下作业部门施工风险、高空作业风险等。

2.2风险预警管理机制的建立

风险预警管理就是指经济单位能够有效预测、识别、评估及分析可能存有的风险,且在此前提下进行风险的有效处理,以成本最低化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式。企业风险预警管理具有超前性特点,对风险提前防范极为重视,其能够将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在风险产生前,企业需通过预警管理措施把风险防范控制的重点从化解转移到防范。为确保能够提前防范风险,企业必须对风险预警机制加以完善,以此筛选、分析与评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经济风险,并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及时做好风险预测与识别工作,在萌芽状态就将其彻底消除。

2.3降低投资风险

如今,通过银行进行融资是建筑工程融资的主要手段,这种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致使将建筑工程金融的风险全部集中在了银行当中。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拓宽融资渠道的方式,来构建完善合理的融资系统,进而加快房地产业发展的进程。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金融风险的监测指标来严格控制土地的出让规模,要与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当投资规模过大时,国家银行可以通过房地产信贷政策来调控建筑投资规模。国家银行通过调高其开发贷款的利率来抑制投资规模过大,当建筑工程投资规模极度膨胀时,国家银行刻印出相关的政策声明,限制商业银行对工程开发投资的贷款额度。

2.4提高风险分析能力

风险分析主要是分析衡量风险对既定目标的影响,其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来进行。定性分析是一种为应对风险计划所建立的优先级的快捷而又有效的风险分析方式,定性风险分析也为下一步的定量风险分析奠定了基础。定性风险分析需要对风险管理计划和风险识别所产生的结果进行使用;定量风险分析是对通过定性分析方式,排除优先顺序的风险二进行的量化,一般在定性分析之后进行。定量分析应当在确定风险应对计划后进行,以确保项目总风险降到最低。重复进行定量风险分析,所反映的趋势可以指出需要增加或是减少的风险管理措施量,它也是风险应对计划的一项依据,是风险监测和控制的组成部分。

2.5优化工作人员素质

合理构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结构,要求优化配置各个专业的人才组建内部审计机构,不仅只选取财务专业。要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企业组织形式及发展战略目的等因素进行充分思考,做好各方面综合权衡后,结合施工阶段特征,进行风险管理模式的合理选用。除此之外,还需加大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再教育的方式,最大限度提升员工专业素质,挖掘其潜能。同时,还需对工作人员道德素质加以重视,以此对工作人员责任心加以强化。如工作人员不具备较高工作责任心,则必然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进而产生大量风险,为此,应提升人员道德素养,选取德才兼备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将风险降到最低。

3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风险因素,进而对工程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产生严重损失。为此,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建筑工程产生风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建立、降低投资风险及提高风险分析能力等相关措施,以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工作质量,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丽萍,盛克苏.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完善建设市场运行机制[J].武汉: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5,(2).

[2]刘必胜.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分析探讨[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6.

[3]丁明光.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A].2016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4]夏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在巾帼园工程中的应用[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5]顾连胜.大型工程投资决策中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6]郭章林,贾增科,李晓慧.建筑工程施工风险接受准则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