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写作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解决策略

2016-05-14王乘乘李海红

文教资料 2016年8期
关键词:性别歧视解决策略

王乘乘 李海红

摘 要: 语言作为一种沟通手段及桥梁,在人类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体现了人与人交往中所传达出的社会理念及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权解放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性别歧视这一问题。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产生有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文在介绍商务英语写作的常见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应避免这种现象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 商务英语写作 性别歧视 解决策略

1.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

1.1文化原因(分成三段)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思想基础,对于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国家来说,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圣经中“女人是男人的派生物”这种思想对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除此之外,在古希腊神话中,火神用黏土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叫潘多拉,众神给了她一件非常危险但是美丽的魔盒,魔盒一旦被打开,各种邪恶便会传到世界各地。潘多拉最终忍不住好奇打开魔盒,在那一瞬间,邪念传遍了世间,后来“潘多拉盒子”被誉为灾难。男人是主宰,与之相反,女人却是万恶之源。这些故事、神话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公众的思想。

1.2经济原因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经济原因。人类社会早期,男女是平等的。在母系氏族社会中,由于母系血统在社会群体中的重要性,女性居于社会统治地位。妇女负责采集果实、看守住所、加工食物、缝制衣服、管理杂务、养护老幼等,在原始社会物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其社会尊重的经济基础,再加上分娩、哺育也是妇女的责任,关乎着这个部落与氏族的存亡,所以妇女有着崇高的地位。而男性负责采集涉猎,当时的采集经济比涉猎经济稳定,成为氏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私有制出现后,男性在经济上的地位显著上升,母系氏族制被父系氏族制取代,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男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男性从事的活动劳动强度大、过程复杂,因此当这些现象反映到语言中,描绘男性的词就偏向于重力,描绘女性的词就偏向于脆弱。就连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也曾借主人公哈姆雷特之口发出“Frailty,thy name is woman.(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样的感慨。这些种种性别歧视现象一旦反映到人们的语言中便根深蒂固,难以抹去。从此,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成为延续千年的社会问题。

1.3政治原因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政治仿佛只是男人的事务,女人就应该被束缚在家庭生活中,男人不仅在文化、经济方面束缚女人,还企图在政治上把女人排斥在外。美国宪法是由男人制定的,关于众议院、参议院和总统选举规定中,使用的称呼是“he”,而没有“she”,所以在二十世纪初期,若有女性参与政治生活,就一定会遭到非议,不被民众接受。迄今为止,能够登上政治舞台的女性寥寥无几,女议员、女律师、女法官的工作难度远高于男性。一旦妇女从政,新闻媒体就会争相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会谈论此事,而男性从政,媒体就不会过度报道此事,人们会认为男性从政是理所应当的,没有特殊性。

2.性别歧视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具体表现

商务英语写作是指在商务环境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商务书面沟通,完成各种商务交际活动,达到商务交际的目的。因此,在商务英语写作中遵循着七大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礼貌原则,即Courtesy。通过礼貌的、正确的用语,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达到交际沟通的目的。

性别歧视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但是在书面、语言领域很少有人关注。这种歧视现象不是说有人在写作或交流时故意使用一些带有偏见的词语,而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表达女性的一些词汇被逐渐标上“记号”了,成为“有标记的”词,人们开始习惯于用一些带有歧视性的语言来描绘女性。

2.1构词

在构词方面,男性的词汇是规范、标准和主体,而女性词汇只是一种附属或变体。很多语法书上也写道,在性别模糊的情况下,用代词“he”,“his”,“him”。女性词汇通常都会被加上-ess,-ix,-n,-ine,-enne等后缀,如“prince(王子)/princess(公主)”,“hero(英雄)/heroine(女英雄)”,“host(主人)/hostess(女主人)”。这些词汇看起来更像是男性词汇的附庸品,这便是男尊女卑的依据。

带“man”的复合词,“man”是指“成年男子;人类”,但当做 “人类”用时,则包括男人和女人,此外,还有很多带有“man”的复合词体现着男性的身份,如“mankind”(人类),“chairman”(主席),“policeman”(警察),“spokesman”(演讲人)。男人婚前被称为“man”,女人婚前被称为“woman”,结婚后的男人依然是“man”,而女人则成了“wife”,“woman”这个词就来源于“wife of man”,更加体现了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就连体现着平等与自由的《独立宣言》中也写道:“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生来平等。)”

2.2专有词汇的使用

在一些表达职业的名词中,如一提到“professor(教授)”,“doctor(医生)”,“layer(律师)”,“engineer(工程师)”等这些较为高级的职业名词,人们第一反应从事这些职业的人肯定是男性,如果有女性从事这些职业,则会加上带有女性标记的词,如“female”,“lady”,“woman”,“madam”,变为“woman engineer(女工程师)”,“female scientist(女科学家)”,“lady layer(女律师)”。而提到“nurse(护士)”,“secretary(秘书)”,“babysitter(保姆)”这些描述较为卑微的职业名词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则是女性。

2.3人称代词的使用

关于人称的用法中也体现着性别歧视。“Mr”,“Miss”,“Mrs”都是对人的称呼,“Mr”是对男性的称呼,如“Mr.Smith(史密斯先生)”不知道史密斯先生婚姻状态;“Miss”和“Mrs”是对女性的称呼,区别于男性称呼的是,“Miss”是对未婚女性的称呼,如“Miss.Smith(史密斯小姐)”,“Mr”是对已婚女性的称呼,如“Mr.Smith(史密斯夫人)”,这对于相当注重隐私的西方国家而言,通过称呼就能判定女性的婚姻状况,对女性是一种歧视与侮辱,完全没有隐私可言。虽然在后来出现与“Mr”相对应的“Ms”,用于称呼不知道婚姻状态的女性,但是其使用频率远低于“Mr”。另外,女性结婚后要随丈夫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为了丈夫竞选的需要,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婚后坚持了十几年的娘家姓,被称作“Mrs.Clinton”。

3.如何避免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务语篇写作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于是非歧视语的使用逐步进入一些日常会话及商务写作中。翻阅近几年的商务文章会发现人们已经对一些有歧视含义的词汇做出了改变,如用“businessperson”取代“businessman”,用“deliver”取代“milkman”,用“foreman”取代“supervisor”。那么如何在商务英语写作避免使用或者减少使用带有歧视色彩的语言呢?

3.1慎用第三人称“he”

在性别明确时可以使用“he”,在性别模糊时,“he or she”或者“they”比“he”,“person”比“man”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加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遵循了商务英语写作的礼貌用语的原则。例如“It also helps to operate with spare capacity so that he can transfer peopl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这个句子可以改成:“It also helps to operate with spare capacity so that he or she can transfer peopl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很明显,改完的句子更加礼貌及准确,也更加受欢迎。英国曾经颁布关于一项招工广告的法律,规定在招男女职员时,不得使用带有歧视色的词语。

3.2善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尽量使用第一人称“we”或者第二人称“you”,代替第三人称“he”。使用第一或者二人称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许多,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例如“His loan application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detailed profit and cashflow projections.”这个句子可以改成:“Our/Your loan application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detailed profit and cashflow projections.”修改后的句子没有修改前的句子那么生硬,更具有说服力。

3.3多用中性词

在日常的商务英语会话及写作中,使用中性词汇,避免使用带有歧视色彩的词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出现了很多中性词语,“salesman→salesperson”,“policeman→police officer”,“chairman→chairperson”,“workman→employee”。另外,在商务信函中,“Dear Madam or Sir”比“Dear Sir”,“Dear Gentlemen”,“Dear Madam”这些称呼阅读起来更让人觉得严谨,这也是近些年来在商务信函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称呼。

4.结语

性别歧视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上千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国家兴起,她们意识到在英语语言使用中,使用性别歧视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于是她们提倡“无性别的语言”,即在语言上避免性别歧视。这一斗争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果,许多人在日常会话中已经避免使用带有歧视色彩的词语,包括一些官方正式文件。但毕竟语言只是一种沟通的手段,它所反映的还是一个社会生活的理念与习俗。“男尊女卑”这一传统思想对公众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人们的心理,从心理上接受“男女平等”这个观念。消除性别歧视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公众的理解;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可。

令人欣慰的是,在长期的妇女解放斗争中,虽然困难重重,但也较为平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女性参与政治日益得到公众的认可,其政治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问题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女权主义的一些基本观念已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做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女性已成为社会潮流。

参考文献:

[1]樊俊艳.英语中性别歧视的文化因素深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53-55.

[2]李胡晓.《圣经》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安徽文学,2008(10):298-299.

[3]李月.英语性别歧视的根源及消除性别歧视的语言手段[J].柳州师专学报,1996(09):32-37.

[4]刘丹.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女权运动对它的影响[J].渝西学院学报,2002(06):37-43.

[5]宋玉娟.商务英语写作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应对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1(10):15-17.

猜你喜欢

性别歧视解决策略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泰政客因批副总理“性别歧视”遭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