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进生转化之我见

2016-05-14张辉

文教资料 2016年8期
关键词:转化方法后进生思考

张辉

摘 要: 后进生在班级中所占人数虽然不多,但能量不小,他们轻则自暴自弃,放纵自我;重则扰乱课堂秩序,干扰正常教学,影响他人。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在师者的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 后进生 转化方法 教育 思考

在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是由他们的品行、智力、个性心理差异所决定的。在班级中,后进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学习不够努力,知识、道德素质偏低,是非观念模糊、纪律观念淡薄而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表扬。后进生在班级中所占人数虽然不多,但能量不小,他们轻则自暴自弃,放纵自我;重则扰乱课堂秩序,干扰正常教学,影响他人。因此,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在师者的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教师应如何以师者身份来践行传道的任务,促进这部分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后进生的特点剖析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

任何班集体中都会有优秀的学生和部分后进生,这些后进生要么是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是生非;要么是学习成绩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末尾,还有的学生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即所谓的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但也应是教师的工作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反应比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如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下滞留;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工夫,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

3.从心理行为看。

有的学生虽然竭尽全力,但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平时学习还可以,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而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开夜车”赶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后进生的特点分析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从德、智、体、美、心理等各个方面分析他们,教师只有深入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才能使后进生改进自己的缺点,才能使他们跟上一般的学生,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正常地发展。

二、教育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1.培养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也一样,后进生之所以学习不好,成绩始终无法提高,就是因为没有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改进后进生的落后现状,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只要下工夫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必要时教师可为后进生“开小灶”,指导和点拨他们改变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亮点和微妙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赞扬、鼓励,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尊心,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建立持之以恒的学习决心,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精神,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转化了学生学习的态度。

2.对事不对人,重在激励。

教师要想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消除偏见,以自己的言行提供良好的示范,这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对后进生教育,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说,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应针对情景而不要妄加评论学生的人品与人格,否则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损伤其自尊。

3.树立学习榜样,重在鼓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可以让后进生自己选择敬佩的班干部或者成绩优异者成为同桌,并在这些班干部和优秀生身上下工夫,对其严格要求,使其能很好地带动后进生进步,改变后进生的不良行为。同时,教师应及时把学生的进步以打“表扬电话”的方式向家长报告。这样,可以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和家长互动的模式,让后进生把教师制定的转化目标,逐渐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4.爱心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唤起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自强心。

由于受思维定势影响,一提到某个后进生,我们多会想到他们“怎么不好”、“怎么不行”,而很少能注意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在班务管理过程中应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以“爱”为核心,加强对后进生的情感投入,立足于争,着眼于救,着手于拉,潜心挖掘,苦寻后进生的闪光点,欣赏并放大其闪光点,借以教育鼓励其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闪光点”促进后进生的转变。一旦后进生的自信心被唤醒,就会产生驱使积极行为的内动力,学习的激情、努力做人做事的愿望会在催唤中孕育诞生,进而迸发出极大的能量,创造力会有所发展。

5.创设情境,锻炼后进生的意志。

针对后进生的不良行为,光靠说理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凭借一定的手段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宜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使他们身临其境,直面困难,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后进生意志行为方面独立性差,易受自身“暗示性”影响,认同外界的不良刺激,同时自控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很好地自我监督,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易灰心丧气,不能持之以恒。所以,后进生出现行为的反复属正常情况。只有经历改错——犯错——改错的曲折历程后,后进生的某些良好意志品质才能逐步形成。

6.激发参与欲望,创造竞争氛围。

由于后进生自身的特殊性,与优等生相比,他们获得的成功体验不多,需要教师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提供机会让他们成功。

(1)降低提问起点,缩小提问坡度,以他们独立思考后能解答为宜。当然,也不是一味地降低要求,还要让他们尝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甜头。

(2)建立兴趣小组。根据后进生的特长,专门建立可以让他们发挥特长的兴趣小组,如球类、田径、阅读、数学等小组。

7.巧具匠心,感动后进生,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导致外部表现形式为“听不进去话”,不可一世甚至是冥顽不灵。因此要取得他们思想和情感上的认同,获得心灵之弦的共鸣绝非一件易事。教师应全方位开启自己的智力思维,运用各种管理方式,巧具匠心,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营造可视、可闻、可感的“召唤结构”。通过不同的途径,采取不同的方法,把自己的情感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后进生面前,以此感染学生、感动学生。教师对待具有逆反心理的后进生,只有正确地诱导、转化,及时发现和把握教育良机,才能消除他们的对抗心理,让教育水到渠成。

8.明确进取目标,激发内在动机。

教师从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及掌握文化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对后进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进取目标和远大理想。只要有了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就具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有目标,才会调动主观能动性。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入社会实践中,就必须认真掌握教材中的积极因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教学设计,让学生有趣味地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觉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使后进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愉快的事;布置作业时,对后进生把握好难易程度,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循善诱的方法,让他们一点一滴地提高,逐步引导他们自己动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我们眼中的后进生,在他们父母的眼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最好的老师,受到最好的教育。放弃他们,对我们而言,只是放弃了一个,而对家长来说,却放弃了全部的希望。因此,我们要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这不仅能改变一个班的班风,更为重要的是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对这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要善于以“心”换“心”,即以教师的爱心、精心、耐心、匠心唤醒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甚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参考文献:

[1]赵晓华.浅谈转化后进生的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5,05:142+144.

[2]李振华.转化后进生的探索与体会[J].山东教育科研,1991,03:5-8.

[3]娄赫民.后进生教育的两点思考[J].天津教育,1994,02:17-19.

[4]刘飞舟.新时期“后进生”转化的策略和方法浅淡[J].教师,2008,11:6-7.

[5]董传香,庄建红.班级管理之用爱心促后进生成长[J].新课程(小学),2012,03:150.

[6]张艳平.新时期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169.

猜你喜欢

转化方法后进生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为孩子创造闪光的机会
班主任工作之“慢”的转变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