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民办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培育

2016-05-14倪良明

文教资料 2016年8期
关键词:敬业精神

倪良明

摘 要: 民办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培育,既是民办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培育民办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需要引导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理解掌握敬业价值观内涵,加强敬业精神教育,多途径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敬业价值观培育成效。

关键词: 民办高职学生 敬业价值观 敬业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敬业价值观,强调公民要敬业,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身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民办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就业形势,培育敬业价值观,厚植职业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培育民办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的意义

1.培养高职人才、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源泉。

高职教育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注重职业技能,着眼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和岗位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敬业价值观。社会发展需要一批有着“工匠精神”的敬业者,工作机会认真把握,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工作投入勤于思考、开拓创新,工作境界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社会工作是否具有生机活力和高效率,一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立的根基,它离不开内在自发的动力,离不开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行动,离不开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者‘我要干的主动‘敬业尽责状态,它与‘要我干之下的自主空间,与消极、退让、等待、依赖、推诿相联系;而‘敬业尽责文化遍地普及,才有‘我要干之下的积极、主动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状态,这样发展动力永无衰竭之虞,我们就不必担心发展停滞”[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依靠民办高职学生主动作为、勇于实践,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2.民办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不论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提及的“爱岗敬业”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还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的“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都要求公民具有敬业精神,学生应热爱工作岗位,对待工作极端负责,敬重所从事的职业,符合职业道德规范。民办高职学生由于缺乏自主性和信息辨别能力易淡化职业观念、弱化职业态度、违反职业纪律、破坏职业作风,而对择业、创业产生模糊认识,影响就业和职业发展。只有确立正确的敬业价值观,规范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培育敬业精神,才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促成大学生顺利职业生活、健康成长。在这个社会上,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非常敬业的人;凡是事业成功的人,都是特别勤奋的人。

3.促进大学生立德修身、成才立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基本遵循,汲取丰富营养,增强价值判断力和规范意识,又可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养成文明习惯。敬业价值观明确了立业要求,强化了社会责任意识,设置了工作和岗位规范,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立德修身、成才立业,顺利完成学业,成就一番事业。

二、理解掌握民办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根据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时代条件赋予其新的涵义,敬业主要是指完成学业,敬畏职业,尊重工作,坚守岗位,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行为规范。加强学生敬业价值观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塑造学生优秀品质,认真对待学习,尊重所学专业,敬重社会职业,崇尚荣誉,维护学校权益,促进自身发展,做爱学习、会技能、懂道理的合格高职学生。

1.充满热情。

学习是学生在校的本职工作和中心内容,是学生的使命。学会学习,是学生应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应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持续投入热情,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工作能力。荀子说:“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2.尽职尽责。

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忠于职守,爱一行,钻一行,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完成工作任务。守土有责,不论是学习合作、社团分工、工作分配,还是岗位安排,都必须切实肩负职责和使命,保证工作顺利运转、任务如期完成,不能关键时候“掉链子”。社会责任是大学生的重要使命和道德要求,与责任感与投入程度相关联。社会责任感越大,给别人带来的获得感就越多。

3.专注专心。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凡精品力作,无不是经过精雕细琢、专心致志所成。德国职业教育造就了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劳动者,专注做技术工人,成为受人敬重、待遇优厚、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铸就“德国制造”世界工业标杆美誉。《师说》有言:“术业有专攻。”技能学业各有研究,专注是其完成学业、掌握技能的关键所在。

4.开拓进取。

进取心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一个没有进取心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一个对未来缺乏进取心的人是容易被社会所淘汰的,也将影响着个人发展与成就取得。开拓进取,挑战自我、迎难而上,坚毅果敢、持之以恒,培养“双创”精神,塑造新品质,规划职业生涯,起航新事业。只有对工作、事业有更高的追求,才能不断地付出努力、开拓进取,不畏艰难、永不言弃,提升工作境界,取得更大的成就。

5.甘于奉献。

敬业者常怀使命感、责任感,踏实工作,不简单计较个人得失、工资多少,着眼长远、甘于奉献,提升社会价值,收获实践经验,品味成长乐趣,锤炼优秀品质。敬业者把职业当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像对待生命一样敬畏职业、成就事业,在为人民工作、为大众谋幸福过程中诠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

三、培育民办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的思考

培育民办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需要引导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弘扬敬业精神,分类分层培育,多途径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敬业价值观培育成效。

1.净化职场风气,培育敬业精神。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反对假冒伪劣、欺诈行为,大力培育爱岗敬业、方便群众、优质服务的敬业精神”[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面临的利益诱惑和复杂问题越来越多,在职场中存在“利益至上,不守底线”、“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及“舍我其谁,唯我至上”等观念,让职场生活变得异常复杂、缺乏信任,敬业精神缺失正在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唯有净化职场风气,弘扬社会正气,端正校风学风,涤清网络风气,改变“勤学无用、懒学有理”、“敬业受嘲讽、不敬业受益”及“宁可啃老,也不工作”的不良习气,提高敬业意识,培育敬业精神,才能促进个人与国家、民族敬业价值观和谐发展,在赢得社会认可的过程中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2.深刻分析学情,分类分层培育。

民办高职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就读形式多样、个性特征鲜明,在敬业教育接受方面会呈现出不同的情形,敬业教育效果差异较大。因此,改变不顾学生特点的一刀切式敬业价值观教育模式,基于学情现状,对学生进行分层培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敬业层次和教育效率。对无心学业或职业倾向的学生,需要强化学业或职业态度和责任意识,培养敬业精神;对存在模糊认识或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需要建立学业或职业激励机制,引导他们认同并发现其价值所在;对于善于思考或积极进取的学生,树立崇高职业信仰,弘扬敬业精神,为他人作示范表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鼓励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提升敬业层次,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3.开展社会实践,彰显敬业价值。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出课堂、融入校园、接触社会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锻炼才能、积累经验、增长见识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树立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感的有效途径。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实践锻炼机会,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借助校企合作育人平台,介入敬业情境,领会敬业精神;借助课堂实践如演讲、讨论、辩论等形式端正学习态度,参与课堂交流,提高学习专注度,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文体比赛、娱乐表演、技能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展青春风采,抒自信情怀;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假期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做敢于责任、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有所作为的人。

培育民办高职学生敬业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既要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品质,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扬开拓进取、创新创业精神,提升民办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社会竞争力,为提升“中国制造”影响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2]马俊林.打造“敬业”为美的社会文化刻不容缓[J].理论研究,2013.6.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生出版社,2008:236-237.

猜你喜欢

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
医学生敬业精神现状与对策
——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
教师敬业精神教育体系构建策略探寻
大学生敬业精神培养的研究
论敬业精神
我爱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