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一年级的作文教学

2016-05-14谭业麒

文教资料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写话写作

谭业麒

摘 要: 写作练习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不适合的超前训练。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不管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未成熟,存在种种特点,这些特点成为写作练习的障碍。因此,在一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该进行铺垫性、准备性的作文教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才是关键。中国普遍存在这类超前教育的现象,这些超前教育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 作文教学 写作 写话

小学阶段是为整个学习生涯打基础的阶段,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因为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让孩子超前学习。各类教育机构打着兴趣班的旗号,做着超前辅导的生意。校内的教学工作在不断改革,英语学习的时间由原定的初中一年级提前至小学三年级,其他学科也在不断改革。在语文教育中,对于学生来说,作文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学习任务。作文教学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因此有些教育机构提出,既然作文困难,就要提早学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写作教学,虽然此前,在一些地区已将写作教学提前至小学三年级,但小学一年级是否合适进行写作教学呢?本文针对小学一年级是否适合进行写作教学,以及小学一年级应该展开怎么样的作文教学活动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作文与写作

要分析小学一年级进行写作教学的必要性,首先需要分清“作文”与“写作”这两个概念。“作文”与“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人们常说写作文,写作文可以拆开成“写”与“作文”。“写”为动词,“作文”为名词,这样拆开就会发现这里的“作文”一词与“写作”一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实“作文”与“写作”两者之间是一个量与质的关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写作”的解释为“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1];对“文章”的解释为“(1)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2)泛指著作”[2];对“作文”的解释分为两种,一种“作”为动词:“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3],另一种“作文”为名词:“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4]。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可以发现“作文”是一个练习的过程,练习是为了达到“写作”的水平,达到能够完成一篇篇幅不很长的作品或是一本著作的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分学段的,对小学1—2年级学段提出具体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5]显然小学一年级就进行“写作”教学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实属超纲。

二、写作与写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不同学段的作文教学有不同的名称。第一学段(1—2年级):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每一个学段的课标要求是不一样的,那么写作与写话在课标上有哪些不同呢?

上文中已经提到写话阶段的要求,这里不再重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第三学段写作的要求:“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6]

首先,从篇幅上,写作的要求明显增多,并且要求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其次,写作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思想,而写话则重在培养兴趣。再次,相较于写话,写作提出了文体的要求并且要求学生学会缩写与扩写。最后,写作额外提出了练习的时间、篇幅、次数的要求,这些都是写话中没有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够完成这样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吗?

三、小学一年级进行写作练习的可行性

以上论述仅能够证明在小学一年级进行写作练习是一个超纲的要求,那么在小学一年级进行写作练习到底是否可行呢?写作是一个“采集—构思—表述”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同时,学生写出的文章好坏也与其知识的储备积累的多少有关。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写作的一大障碍是该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储备足够多的字词,也存在会说不会写的情况。这是以往在小学低段作文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障碍。通过学习,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否会影响一年级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呢?

(一)一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写作练习的可行性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生理方面有自控能力较低、注意力易分散、理解能力较低等特点。由于以上特点,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并不能够静下心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对教师的讲解也并不能够完全准确地理解,因此并不能够完成写作过程中的采集写作素材的部分。同时因为自控能力较低,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对每个问题或事物进行良好的长时间的思考与分析,而注意力易分散更是会导致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被周边事物吸引,从而中断思考。这同样不利于完成写作过程中的构思整篇文章的部分。

由于一年级学生生理方面的特点并不能够很好地完成“采集”与“构思”部分,因此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可行性是不大的。

(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与写作练习的可行性

一年级是学生由“依附父母“的“小霸王”转变为“独立生活”的“小个体”的过渡时期。学生在心理上需要一个适应期,这一时期的学生会因为例如被同学欺负或是听不懂课程而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个较枯燥的过程,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在小学一年级,这个可能存在负面情绪的时期,进行写作训练可能会造成学生更强的抵触心理。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想要进行写作练习的可能性亦是不大的。

由上述论证,可以看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存在一些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在一年级进行写作练习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本身的作文能力,亦可能在日后的作文教学中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这并不代表小学一年级不可以进行作文教学。那么,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以便解决学生日后写作难的问题,在小学一年级应该展开怎样的作文教学活动呢,下文将进一步进行分析。

四、小学一年级应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培养收集材料的能力,培养构思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表达能力都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小学一年级的作文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存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首先需要培养的并不是上述的写作能力,而是针对该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后期的作文教学做铺垫性的、准备性的作文教学。

(一)培养兴趣

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强行提前进行写作训练并不是良好的开端。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经被说过千万遍,但对于每一个初学者来说,培养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开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7]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用文字表达自己想法的兴趣,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作文教学中出现语言缺乏色彩,如同记流水账一般乏味的现象。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作文课上,教师可以不急于让学生提笔练习,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激发学生对上作文课这件事情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将作文教学与阅读及口语交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铺垫式的作文教学。例如,多鼓励学生读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体会用文字所表达事物的乐趣。再如,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表达自我感受的兴趣。小学一年级的作文教学并不应该急于催促学生为了写作而写作。打好基础,为后期的提笔练习做好准备工作才是该阶段学生需要的作文教学。

(二)对学生思维的正确引导

近几年,一个热门词汇引领着整个语文教育界——语文核心素养,这其实是重提双基。但过去的双基更加侧重停留在语言本身的层面上,现在重提双基则加入了以前忽视的人文性。教育本身,一为教书,二为育人。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也应该在教书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语文课堂,帮助学生塑造完整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尤其是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心智都不成熟,如同一张白纸。因此他们所想象的事物很多都是不符合逻辑,是天马行空的,该阶段的学生是需要成年人进行引导的。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学生思维的正确引导,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够的。下图是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

这段看似让人哭笑不得的文字,却令人感慨颇多。这段文字不仅逻辑不通,用词也存在非常大的问题。现在的社会飞速发展,经济、文化、政治都在不断进步,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通过一些事物,间接地接受一些正确或不正确的信息,从而导致学生写出与上述段落类似的语句。如果学生出现这类问题,在作文教学中,课上可以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将心中所想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出来。例如,每周请2到3名学生讲述一个自己编的小故事,在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亦可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及时纠正学生思维中的错误;课后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科普读物,多与大自然接触,让学生减少与媒体不必要的接触,同时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端正三观,避免使用一些错误的词汇。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以上两点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训练。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时期习惯了以游戏为主的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帮助学生练习。如造句接龙,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并让每一位同学设想在这个情景下会发生的事情,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用简短的句子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并请学生逐个读出自己的句子,以此丰富整个情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结语

虽然教育一直在不断改革,但是教书育人的初衷是不变的,不能因为目标的提高而不断超前教育,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时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最终适得其反。作文教学如此,其他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揠苗助长的故事众所周知,但仍然有很多人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选择不顾后果的不适合学生发展情况的超前学习。我国的教育方式被世界称之为“中式教育”或是“精英教育”,但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出现了不少被人们称为“死读书”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并不能做出很好的成绩,反而一些在学校里成绩一般但思维活跃的学生在社会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进行不适合的超前,真的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不败的成绩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李娜.谈谈小学低段写话兴趣的培养[J].大庆: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12).

[4]姚晴.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5]高敏.小学低年纪写话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6]李新农.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猜你喜欢

小学一年级写话写作
作文启蒙教学要从一年级抓起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