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华梧州瑶绣花鞋工艺与艺术特征研究

2016-05-14李彦欧阳露祎

艺术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工艺

李彦 欧阳露祎

摘 要:江华梧州瑶绣花鞋历史悠久,制作工艺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体现了瑶人的审美情趣。本文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征三方面研究江华梧州瑶绣花鞋。

关键词:江华梧州瑶;工艺;艺术特征

1 梧州瑶绣花鞋源流

“梧州瑶”属平地瑶,是盘瑶中的一支,多居住在江华岭东、岭西。据江华旧县志记载:“自明嘉靖以来,外来流民多起多批进入梧州与当地‘抚瑶结盟而居,相互通婚,形成了‘半瑶僮、半梧州流民的平地瑶村。聚居于这些村落的平地瑶人,因在日常生活中通用当地独特的一种汉语方言‘梧州话,同时他们又都自称是‘梧州人,故这部分瑶人被称为‘梧州瑶。”[1]梧州瑶人多穿月兰家织布制成的“滚兜”服饰,颜色质朴刺绣简洁,其中绣花鞋颇具特色,鞋面绣花鞋头勾尖,色彩艳丽,做工精美,常被称为鸡公鞋。

2 绣花鞋工艺

2.1 制底工艺

第一,打袼褙。用碎布﹑旧布糊成的厚片,多用来制作布鞋鞋底,底厚约1.5厘米。鞋底多由两片袼褙和三层布片缝制而成,每页袼褙需要10~12层布。第二,刻底。沿着鞋底的纸样,剪好袼褙的形状。第三,包边。上层两页袼褙都需要沿每页袼褙边用布片紧紧包住。第四,圈底。包完底布用搓好的麻线绳或棉线绳沿底边两毫米的宽度进行圈底边。第五,合底。把包好边的袼褙和布片整齐叠在一起,用麻线钉牢固。第六,纳底。缝制鞋底首先要用锥针在鞋底扎孔,用麻绳有序的缝底,直到均匀地铺满整个鞋底。

2.2 制帮工艺

第一,刻帮。按鞋帮的纸样,在布料上画好,然后按画线将袼褙逐一剪下。第二,剪纸。将纸上的纹样剪成小块纸片,将其贴在待绣位置。第三,粘纸衬。将较硬的牛皮纸贴在刺绣图案的背面,方便绣图案。第四,绣花样。在贴好的纸片上直接绣花。第五,缝内衬。在贴有纸衬一面用米糊粘好内衬,再用针线缝合。第六,拼贴绣。将鞋面不同色的云纹布块、鞋帮装饰布块,对齐缝在鞋面上,有时为了防止局部磨损,在鞋头底部拼绣布块。第七,包边。防止鞋帮多层布料外翻,在边缘零点五厘米处包边缝。第八,缝鞋嘴。选择不同颜色的布条为鞋头进行包边,并用平行针法收拢鞋嘴。第九,缉口。用绣线沿着鞋口包缝。第十,合帮。粘上鞋里布,再将鞋后帮用麻绳缝合在一起,用于调节松紧。

2.3 刺绣工艺

刺绣手法丰富。第一,打籽绣。在绣面上绕一圈或两至三圈,在原来出针处落针,便呈现一颗“籽”。打籽绣作品要求颗粒排列均匀紧凑,大小一致。第二,平绣。绣品的表现手法可抽象可写实。要求用线排列平整。第三,锁绣。主要分为锁边绣和单针绣。一般用来拼接鞋跟处的云纹布片。单针绣形似辫子,由上下两股线相扣而成。第四,绕线绣。通常将缠好的绕线沿着打籽绣外轮廓固定。第五,辫线绣。将编制好的辫线固定在需要的位置,通常用来固定和装饰云纹贴布的外轮廓。

2.4 绱鞋工艺

绱鞋是将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首先用锥针沿着鞋底边缘穿孔。用针从鞋底侧面处入针,鞋内处出针,留出一段线在鞋内部,把针取下,穿在鞋外侧的线头上,锥针继续往后穿孔。然后将针穿入第二个针孔,鞋内部穿出,把第一个孔里的那根线头套入第二个孔的线中,向下抽拉第二个孔的线,将第一个孔里的线牵引到鞋底外侧,将第一个孔里的线从第二个孔里的线中抽出,两线向相反方向抽紧。最后重复前面步骤直到鞋面鞋底完全缝,直到两线从鞋底抽出。

3 绣花鞋的艺术特征

3.1 图案纹样丰富

梧州瑶绣花鞋纹样题材多样,主要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自然纹样、科仪纹样几何纹样五大类。首先,其纹样主题、素材、图案多与梧州瑶生活习性息息相关,最大限度地贴近他们的生产生活。如经常出现在鞋面的蜜蜂纹,是因为当地瑶人多养蜜蜂,对蜜蜂有着特殊的敏感性而创造的。其次,丰富的纹样也寄托了瑶人的生活希望和生活的情趣。如太阳纹,太阳在瑶人眼里是兴旺、平安、吉祥的象征;葫芦纹,瑶人认为葫芦是人类的保护神,能驱邪保平安。

3.2 颜色斑斓,好五色

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瑶族先民盘瓠蛮“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五色分别指:红、黄、蓝、黑、白。梧州瑶瑶民喜用这五色丝线织绣纹样,不仅是对先祖的怀念,也是出于对自然的崇拜。瑶族多居山区,房屋建筑常与青山绿水为伴,竹林叠翠,因此纹样用色上喜好青色、蓝色。另外山区生活是粗放的,因此更多考虑的还是实用性和功能性,劳作环境和狩猎生活使他们偏好黑、蓝或黑蓝色。自古以来瑶人就崇拜太阳,认为太阳能带来平安和吉祥。红色、黄是纹样里象征太阳的两大颜色,婚嫁节庆时,绣鞋上少不了红色和黄色,红色象征太阳升起的颜色,而黄色代表太阳落山的光芒。这两个颜色在长鼓中多有体现,传说在长鼓上涂抹红黄两色油漆和吊红黄丝线是模拟太阳的颜色。此外仪式剪纸中也用红、黄两色来描绘太阳纹。

3.3 社会角色的符号

绣花鞋在梧州瑶的礼仪风俗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婚恋丢包袱[2]习俗中,女方要在包袱里装上云头鞋等女红赠与对方。婚嫁之际,姑娘要为自己、夫家人赶制绣鞋,既表达了心意,也展现了梧州瑶姑娘的心灵手巧。丧葬仪式上,去世的老人要穿绣花寿鞋,戴孝后人则要穿着绣花孝鞋。有姑娘要出嫁,婶婶、姨娘要穿绣鞋送亲、接亲。此外,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不同的社会角色的要求,单身姑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做女红,为自己准备嫁妆,绣的纹样也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媳妇娘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照顾丈夫及其家人,因此她们的绣花鞋也都透露着对生活、对家人的美好祝愿。老人制作寿鞋则是期望去世后能得到神灵庇佑不受苦难。

绣花鞋会随着穿着者身份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颜色、纹样、形制暗示穿着者身份的转变。青年人的鞋颜色纯度高,颜色鲜艳明快,多穿大红、黄、蓝色等色鞋面,刺绣纹样丰富。老人爱用蓝黑色家织布,包边简洁色调纯朴,刺绣面积小,鞋帮装饰少。中年人的鞋面颜色饱和度底。婚嫁时,新娘穿大红色缎面尖头鞋,鞋头鞋帮绣有双凤朝阳,鞋帮两侧为蜜蜂纹、葫芦纹和鸟纹。年轻媳妇多穿亮色系绣鞋,鞋头鞋帮都缀有云纹,鞋头图案多为鱼纹、泡桐花。中年妇女,穿浅灰色或者深蓝色鞋。鞋头图案多为鸟纹、鹿纹、桃花纹。去世老人穿的寿鞋,为黑色缎面,鞋头绣有圆形铜币纹,保佑逝者的阴灵不受饥饿。绣花鞋约定俗成的变化,与社会对不同年龄段人的要求相吻合,体现了社会规范与次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

4 结语

江华梧州瑶绣花鞋是集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产物。它不仅题材丰富、色彩斑斓,具有社会角色符号特征,而且也是区分族群内部身份的标志,它的工艺与艺术特征体现了梧州瑶妇女的能工巧匠及其独特审美和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宋灏漭.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梧州瑶歌传承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李祥红.江华瑶族自治县志[M].地方志民族出版社,2005:566.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工艺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
W ELDOX900钢焊接工艺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