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冬:以佛之心养商

2016-05-14王璐

投资北京 2016年8期
关键词:亦庄阳阳早餐

王璐

有这样一家良心餐厅,十几年如一日地标准化经营,早餐售卖的每根无明矾油条重1两8、长30公分,豆浆坚持每天现磨,你以为这就足以吸引人们每天排起长龙?最令人称赞的是以上产品全部定价1元,同时老板向顾客承诺维持此价格50年不变,这家深得民心的餐厅就是“阳阳中国饭”,生活在大兴的人们恐怕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这个名声在外却又无限接地气的餐厅,这家“舌尖上的快餐”的老板叫王冬,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幸福从早餐开始

为什么选择早餐这个费力且不赚钱的行当?王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餐厅每天早上5点半开门,顾客中有辛苦的环卫工人、有早起的上班族,我希望让老百姓花2、3块钱就能够吃得很好,从温暖的早餐开始一天的幸福生活。”

“以佛之心养商”是王冬的经营信条,王冬解释说:“我要把打广告的费用省下来还利于民,早餐是否赔钱并不重要,做好口碑,老百姓认可我比什么都重要。”干净、实惠的体验让阳阳赢得了更多百姓的信任与爱戴,很多从小就吃阳阳早餐的孩子到今天已经上了大学,王冬深以为自豪,他就是这样把早餐这项看似并不复杂的小事持续做到完美,平实地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近些年政府对早餐这项民生工程格外重视,对阳阳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扶持,阳阳中国饭从2004年的第一家店到如今遍布大兴的17家店,成绩斐然。王冬本人也同时身兼数职,大兴区人大常委会常委、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大兴工商联副主席……荣誉面前,王冬并未忘记初心,而是感受到更加沉重的责任,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不仅来自于企业自身,更多的是源自于普通的百姓。

从面条到包子的成长之路

王冬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称得上坎坷的过往。王冬的父亲是画家,同时也非常热爱美食,身为母亲的摄影师在王冬17岁的时候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学开车,要么学摄影。年少的王冬却在一次和厨师朋友的聚会上独独对做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走上了餐饮这条路。“厨师这个行业讲究拜师,要有门有派。我没有老师,我就是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长大了四处民间走访,当学徒,四处打工,走遍了中国很多菜系的发源地,集百家之所长。”王冬戏谑地称自己是烹饪界“怪兽”。

不满足于给别人打工的王冬第一次的创业堪称完美,却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1991年王冬在虎坊桥附近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面馆—“小面王”,主要经营炸酱面、打卤面。王冬自己形容:“当时没有人做手擀面,所以那时候生意太火了,以至于外国人都慕名而来。” 在出国热潮的吸引下,当时有人劝王冬去国外投资面馆,被成功冲昏头脑的王冬并未深思熟虑,被人骗走了十几万设备,留下了一个出国梦。

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王冬并没有因为打击而一蹶不振,落脚在大兴的他对做面条生意情有独钟,重新开了一家面馆,生意依然好得一塌糊涂,爱面子、对朋友仗义豪情的王冬却又一次被“越来越好”的生意打败了,唯一剩下的是手里攥着的一摞“白条”。

痛定思痛的王冬反复思索了之前的教训,重打鼓另开张做起了包子这项快餐生意。当时兴成商厦内800平米的店面人满为患,阳阳中国饭的雏形就此诞生,也成就了日后这个声名大噪的连锁快餐品牌。

做出好味道的诀窍之一就是用料讲究,王冬时刻关注食品安全的把控,在货源方面十分用心,所有的原料都可以追根溯源。“我们与北京二商局达成战略合作,尽管猪肉价格比批发市场高,但我们让百姓吃得放心,我们经营也安心。”王冬说。

做好人心的管理

“我们只招已为人母的女性当店长、我们的企业内部取消罚款制,只有奖励。”王冬语出惊人。多年来的从业经历让作为企业掌门人的王冬深谙餐饮企业管理最核心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阳阳中国饭仁和店的副店长小杨2007年来到阳阳,从服务员升至领班、主管到今天成长为副店长,从一个小姑娘到与同样在这里工作的老公结识并组建幸福的家庭,阳阳一路见证着她的成长。“来到这里以后就从没想过要离开,阳阳给我的感觉像家一样,这里的领导和同事从不会责怪你,而是耐心地告诉应该怎么做,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着希望,也期待着更好的机会,只要阳阳不抛弃我们,我们是不会舍弃阳阳的。”小杨的目光坚定且充满希冀。

老子有句名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大意是最高明的统治,百姓仅仅知道有它的存在;第二等高明的统治,百姓喜欢和歌颂它;稍差的统治,百姓畏惧它;最差的统治,百姓咒骂它。王冬将这样的统治思想转化为管理的精髓,将靠制度管理的他律升华为靠理想和精神来约束自己的自律。“每个员工对待企业像对待自己的家,对待客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来这个企业工作,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王冬这样形容。

阳阳有自己的人才工程库,每一个人站在合适的位置上都是人才,员工们强烈的自信心和对企业的归属感背后离不开王冬为企业构建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和完善的激励机制。王冬为记者举例:店长可以拿到整个店利润的5%作为提成,员工可以拿固定比例的每日流水提成。人人股份化充分调动起员工们的积极性,他们努力实现着自己梦想。“员工的宿舍完全是按照如家公寓的住宿标准设置,配备空调、洗衣房,专人清洗打扫,食宿等一系列生活和收入水准在行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王冬不无自豪。

有故事的餐厅

为使品牌走上更为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王冬对产品进行市场细分,强调市场定位,使目标人群更加聚焦和集中。

“善膳”是王冬打造的面对小资食客们的小清新餐饮品牌。品牌的背后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家餐厅是王冬送给自己心爱女儿的一份生日礼物。经常忙碌于事业的王冬错过了女儿成长中的许多快乐和喜悦,他总想做点什么挽留住这份可贵的亲情。开一家餐厅,让更多和他一样的父亲能够在这里体会到对孩子的陪伴是如此可贵,“善良的膳食,为了可爱的孩子”,“善膳”由此得名。餐厅同时也寄托了王冬对自己女儿那份最深沉的爱,餐厅里的每一道菜都是精心设计制作,充满着爱的味道。

相比于“善膳”的温馨,“藏素”餐厅则是王冬创立的一个充满大爱的高端餐饮品牌。一次去青海旅游,爱好摄影的王冬途经一个叫堪达寺的寺院,一进寺院他就被眼前的情景震撼,寺院的师傅带领着100多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生活,每天的传法传教丝毫没有被清苦的生活所迫。王冬被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所感动,从此以后便源源不断地对寺院进行捐助,心怀感恩的孩子与王冬成为了好朋友,这样的经历让王冬心怀善念开了“藏素”创意菜餐厅。对自然充满敬畏的王冬深信中国饮食的精粹在民间,为了达到顶级食材的配置,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去深山里寻找最好的食材,学习当地居民最用原始的烹饪方式做出最深得人心的菜肴。“我希望把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下去”,从事餐饮行业近30年的王冬一直有份情怀,想做一个百年老店。

为了让企业更快地迈入集团化连锁餐饮公司的行列,王冬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摒弃蒸煮袋、保留传统烹饪方式的“锅气”同时,最大限度地将生产工艺集约化。这样将菜品的大部分原料验收、切配加工、腌制滚揉等环节进行集约化生产,大大降低门店的备料加工工作和产品加工设备、人工等环节的支出。这样出产的菜品既具有生命力和回味感,又能够通过门店简易化加工深化标准化生产的所有环节。

贵人相助

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贵人”的相助。2014年,“阳阳”在区政府的协助下拿下十亩地准备做一个集餐饮博物馆和早餐配送中心于一身的综合体建筑。如今,工程已经完工,今年10月份准备试运营。届时这家能够为150店配送早餐的配送中心将为阳阳布局更大的早餐市场做好依托。

尽管项目已完工,期间却充满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我们以微利经营早餐,再挣钱也不能靠自己盖出一个大楼来呀!”王冬朴素的言语道出了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就在为筹措资金愁眉不展之际,北京亦庄国际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亦庄担保”)向阳阳施以援手。

其实早在“阳阳”经营发展的起步阶段,就曾与亦庄担保有过合作。彼时的“阳阳”没有资金和名气,想发展却处于向银行贷款无望的实现困难中。亦庄担保作为中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桥梁,悉心关注和支持成长型企业的发展,他们也正是看中了阳阳这份立志做好早餐市场的坚定决心,以及其所具备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决定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

这次阳阳筹建配送中心工程,再一次面临巨大的资金瓶颈,亦庄担保通过与阳阳多年的合作,见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决定再一次鼎力相助实现阳阳的腾飞梦想,面对亦庄担保的信任与支持,王冬心怀感激,也更加踌躇满志。

王冬已将未来的布局放眼到世界,目前他正在以纯净著称的新西兰创办一家集餐饮、旅游、休闲度假于一身的一站式服务机构,“我想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美食,我也想告诉所有人,厨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像氧气一样真正为人们供给养分。”

猜你喜欢

亦庄阳阳早餐
走好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赶考路
早餐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交换秘密
蔚来获100亿元投资 将在亦庄设立新实体
亦庄国投精准对接E园企业
聪明de猴子
早餐,你吃对了吗?
水上乐园迷宫
丰盛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