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位结扎加点式注射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可行性及效果初评

2016-05-14余剑雄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硬化剂可行性

余剑雄

摘要:目的 分析高位结扎加点式注射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的可行性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高位结扎治疗静脉曲张,观察组患者采取高位结扎加点式注射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比较两组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静脉曲张患者采取高位结扎加点式注射硬化剂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关键词:高位结扎;点式注射;硬化剂;静脉曲张;可行性

静脉曲张在生活中又被称为“炸筋腿”,属于静脉系统中的多见病,主要是因为患者本身血管壁膜较薄弱或者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导致血液长时间蓄积在下肢,使静脉瓣膜受损引起静脉压过高,从而使血管突出于皮肤表面[1]。我院对静脉曲张患者采取高位结扎加点式注射硬化剂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50例。

1.1.1观察组 患者50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为(51.97±15.49)岁。静脉曲张I期为15例,静脉曲张II期为13例,静脉曲张III期为10例,静脉曲张IV期为8例,静脉曲张V期为4例。

1.1.2对照组 患者50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为(52.36±15.73)岁。静脉曲张I期为16例,静脉曲张II期为14例,静脉曲张III期为11例,静脉曲张IV期为7例,静脉曲张V期为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均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以及深静脉通畅试验。参照患者静脉曲张程度以及检查结果选择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高位结扎治疗静脉曲张,观察组患者采取高位结扎加点式注射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具体方法如下:首先使患者的大隐静脉在其腹股沟的底部显露,再切断患者的大隐静脉,近端采取双道结扎,远端将剥离器插入患者体内,最后剥离部分大隐静脉。寻找患者曲张静脉皮肤明显的地方并标上记号,取一点,将注射器注入到静脉血管并抽出血管内的血液,再对该血管注射NaCl溶液(浓度为0.9%,5 ml)进行冲洗,抽空血管内的液体,最后再依次对患者标记的各点注入鱼肝油酸钠(浓度为5%,1 ml),使用无菌棉球按压注射部位。两组静脉曲张患者均随访6个月。

1.3评估指标 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来评定,若患者的静脉曲张消失,或长久站立后下肢酸胀感明显缓解,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为显效;若患者的静脉曲张基本消失,或长久站立后下肢酸胀感部分缓解,生活和工作受到少部分影响为有效;若患者的症状未改善或存在加剧的现象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录入至SPSS 17.0软件中,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的方式进行比较,其中结果用例数、率[n(%)]来表示,若P<0.05,两组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比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而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经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静脉曲张的病变部位在临床上多见于下肢,下肢静脉曲张属于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位居我国血管疾病发生率中的首位。此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寒冷、潮湿、外伤、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等都可能引起机体出现静脉曲张。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机体血管发生溃疡、栓塞、坏死,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2]。

与高位结扎手术相比,采取高位结扎加点式注射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不仅治疗效果好,不容易出现复发,能够完全清除曲张的静脉,并且在点击注射硬化剂的作用下,机体的静脉内膜发生炎性改变,出现粘连、溶合以及纤维化等现象从而使机体生成新的静脉网,使得机体的皮肤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术痕,不影响整体的美观[3]。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静脉曲张患者采取高位结扎加点式注射硬化剂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参考文献:

[1]张秀江,王丽.下肢浅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护理[J].新疆医学,2014,44(3):105-107.

[2]傅平,曾庆黎,符建平,等.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9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3,48(3):195-196.

[3]蒋岚杉,白斗,武少辉,等.泡沫硬化剂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J].四川医学,2014,35(2):190-192. 编辑/肖慧

猜你喜欢

硬化剂可行性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GS土体硬化剂对软土地基土壤加固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聚多卡醇硬化剂门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不同浸泡过程对渗透型液体硬化剂性能的影响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