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6-05-14杨维邬敏志骆翠媚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

杨维 邬敏志 骆翠媚

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ICU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ICU收治的2014年4月~2015年6月100例使用人工气道患者分成两组,2014年4月~2014年11月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2月~2015年6月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14%,意外脱管发生率为12%;观察组VAP发生率为4%,意外脱管发生率为2%;对于护理工作的评价,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需要进行人工气道管理的危重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和意外脱管发生率。

关键词:循证护理;ICU病房;人工气道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急救时通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患者的各项治疗措施。临床上的很多病例都是因为使用人工气道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不当,从而导致患者的多种并发症并且延误救治的最佳时机[1]。本次探究循证护理应用于ICU病房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对照组 50例ICU病房患者。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34.33±5.44)岁,其中清醒患者32例,昏迷的患者18例。50例患者中,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12例,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25例,气管切开的患者13例。

1.1.2观察组 50例ICU病房患者。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34.87±5.83)岁,其中清醒患者31例,昏迷的患者19例。50例患者中,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10例,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26例,气管切开的患者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①建立人工气道之后对每位患者建立医疗诊治档案记录,每日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比如血氧饱和度),进行记录;②调节重症监护室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通风2次/d;③保持患者的伸展位,减少患者的头颈部的可活动性,防止意外脱管的发生;④每天对患者切开气管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采用的是0.5%的碘伏;护理工作者更换1次/d无菌敷料;⑤耐心和已经清醒的患者进行沟通和安慰,鼓励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

1.2.2观察组 除采用上述措施外,还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于ICU病房患者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循证护理,分别是VAP发生率和人工气道意外脱管或意外拔管。

1.2.2.1 VAP发生率

1.2.2.1.1循证 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之后,失去对于空气的净化和清洁作用,以及失去了口腔黏膜等处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不能抵挡病原菌的侵入,因此肺部容易发生感染问题。1.2.2.1.2护理 ①保证重症监护病房的无菌环境:医生和护理工作者进行相关操作时均应该在无菌环境下进行;②口腔护理:尤其是针对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患者的口腔中有分泌物,内含有细菌等可以作为污染物[2],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口腔每日进行清洗工作;对患者进行吸痰处理时需要注意吸痰时机的选择和吸痰管的使用,吸痰管不能插入过深,可能会损伤患者的气道黏膜;③气囊的管理:主要是对于患者气囊压力的控制。气囊的压力调整至恰好能够封闭气囊与气管壁间隙为最佳压力,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3.33 kPa[3]。④气道湿化:我院本次选择的湿化液是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45%,定时对患者进行湿化处理有利于抑制患者痰痂的形成

1.2.2.2人工气道意外脱管或意外拔管

1.2.2.2.1循证 在人工气道的使用过程出现意外脱管的可能性较大,①由于患者未经医生同意私自拔管,②气管插管不慎脱落

1.2.2.2.2护理 ①建立意外拔管应急流程及登记本,有针对性的制定交接班制度;②规范护士操作常规:如约束、口腔护理、翻身、吸痰、移动等。对科室发生的每一例意外拔管均作讨论,分析脱管原因,改进操作流程,如:翻身、移动患者时,动作应轻柔,应妥善安置各种管道,避免管道被拉出;③提高年轻护士识别意外拔管高危因素能力,如:患者谵妄或躁动时,管道固定或连接不妥时、翻身或移动患者时,是意外拔管易发生的环节。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以及导管阻塞发生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ICU病房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工作,观察并且统计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以及意外脱管发生情况,见表1。

2.2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见表2。

3 讨论

人工气道的建立常见的有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4],均需要护理工作者耐心细致的护理,否则重症患者极容易发生VAP发生率和人工气道意外脱管或意外拔管的问题。

循证护理是通过循证方法发现问题,然后运用医院现有的可以利用的工具和资源再结合患者具体的情况制定护理的方案[5]。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主要解决的问题是VAP的发生和人工气道意外脱管或意外拔管,在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取最佳的科学证据,然后结合以往病例的临床经验制定护理措施。

在我院本次的实验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了循证护理的护理方法,其各项护理效果均强于对照组。①VAP发生情况和意外脱管发生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是98%,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ICU采用人工气道的患者建议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娟.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212-214.

[2]王蒨,张萍,孙玉蓉,等.循证护理在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98-100.

[3]熊京京.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4):3793-3795.

[4]陈冬梅,曾佩,卢月珍,等.集束化护理预防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206-208.

[5]洪跃玲.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6):845-847.编辑/肖慧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对骨折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
循证护理应用在肛裂术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