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2016-05-14李芳

医学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对策

李芳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为其寻找最佳的预防措施与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1082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自身、手术及用药3个方面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082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中有50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62%;经对比发现,自身因素中,年龄≥60岁、ASA分级Ⅲ级、血红蛋白水平<110g/L、体重指数≥22、住院时间>7d及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与切口感染相关,感染率分别为2.50%、3.06%、4.58%、2.60%、6.42%、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因素中,手术时间≥2h、急诊手术、接台及非主刀缝合人员与切口感染相关,感染率分别为2.23%、4.41%、2.62%、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因素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围术期用药等因素与切口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围术期应引起重视,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对策

切口感染是妇产科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1]。一旦发生切口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防治术后切口感染一直以来都是外科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了解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给予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1082例在我院妇产科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自身、手术及用药3个方面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82例,年龄245~71岁,平均46.8岁;手术包括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宫外孕病灶清除术、剖宫产术。

1.2诊断标准 所有切口感染病例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手术切口感染是在手术后30d内,且感染须与手术有关,其伤口内有脓样分泌物或软组织培养能分离出的病原菌,伤口部位有疼痛、压痛、局部肿胀、发红或发热等现象发生[2]。

1.3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根据病史、病程记录及各项检查结果报告等资料综合判断是否为切口感染,从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以及用药因素3个方面进行感染相关性研究分析。患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ASA分级、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住院时间及是否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手术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是否接台手术、缝合人员;用药因素包括是否进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以及围术期是否应用药物治疗等。

1.4统计方法 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切口感染率 1082例患者中有50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62%。

2.2感染相关性

2.2.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中年龄≥60岁、ASA分级Ⅲ级、血红蛋白水平<110 g/L、体重指数≥22、住院时间>7d及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与切口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患者自身因素与感染相关性及感染率见表1。

2.2.2手术因素 手术因素中,除麻醉因素外,手术时间≥2h、急诊手术、接台及非主刀缝合人员与切口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3 用药因素 用药因素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围术期用药等因素与切口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3.1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3.1.1自身因素 本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年龄、ASA分级、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住院时间及是否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均与切口感染有相关性。年龄较大、血红蛋白水平较低、伴有基础疾病和感染的患者,免疫状态明显相对较差,易发生感染。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应重视抗炎治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

相关研究指出体重>90 kg的患者切口发生感染率为5.7%,而<90 kg的仅为0.7%;肥胖患者由于脂肪层较厚,容易导致无效腔形成及影响手术部位的暴露和手术操作,致使手术时间延长。因此对于肥胖患者,要进行饮食辅导和控制,预防肥胖。此外,术中慎用高频电刀,缝合腹膜后要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冲洗已经被破坏的游离脂肪颗粒[3]。我们根据数据可知,患者的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概率越高。住院时间>7 d的患者感染率为6.42%,而住院时间≤7 d的患者其感染率为0.75%,所以缩短住院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患者的感染率。

3.1.2手术因素 手术本身的侵入性操作使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是造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表2显示,除麻醉因素外,手术时间、手术类型、缝合人员及是否接台均与感染相关,实施手术的时间越长,则切口感染率越高。这是因为手术时间越长,发生细菌感染的概率就越大,同时患者身体的抗力也随之下降,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率也增加。手术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也与感染发生率有关,手术人员缝合技术不熟练会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和出血量的增加,不当的伤口缝合会导致伤口的继发性感染。此外,我们发现急诊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择期患者。急诊手术由于时间仓促,术前准备不充分,不能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切口感染的概率增加。从表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接台手术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显著高于非接台手术患者。有研究显示,接台次数越多,空气中微生物监测的菌落数越多。手术接台间隙撤换布类和物品,人员和物品流动引起的尘粉、纤维、微粒都会污染手术室内环境。

3.1.3用药因素 本调查显示,手术前后以及围术期未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围手术期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良好的自身免疫状态也是防治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4]。

3.2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 感染的防治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控制措施,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①术前:术前对患者应进行全方位多方面评估,尤其是老年患者,手术前应提高警惕。老年体弱的患者,应及时并积极加强营养支持,纠正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抗力,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同时,对有原有基础疾病或感染的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增强防御能力。此外,仔细检查手术区域,做好术前皮肤准备工作,并避免备皮过程中的皮肤损伤,以减少术后感染。②术中:各种手术器械的灭菌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应该采用正确的灭菌方法,并结合科学的监测手段,达到灭菌效果。对预计手术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应尽量安排在第一台,使用层流手术间,减少因接台引起的感染。此外,手术医师应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护士、参与手术人员、手术者三者密切配合,加强团队合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③术前及术后:合理规范应用抗菌药物,针对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术后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做好相关辅导工作,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此外,应保持患者手术切口的引流管通畅并定期换药,检查伤口愈合情况。一旦发现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局部理疗,拆除部分缝线,充分引流炎性渗液,并加以抗炎治疗,防止感染进一步发展。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支持治疗,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很多,针对切口感染的因素,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个细小环节均应做好相应的护理对策,将感染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保证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避免因感染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Anderson DJ.Surgical site infection [J].Infect Dis Clin North Am,2011,25(1):135-153.

[2]叶昕,郑喜慧,葛晨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防治[J].吉林医学,2009,30(18):2119-2120.

[3]罗英.自制细硅胶管预防脂肪液化5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9):4708-4709.

[4]谭学书.基层医院手术室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65-66.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对策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