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作文有效方法之跟课文学写作

2016-05-14郭荣

新课程·中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故事写作课文

郭荣

摘 要: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中最大的困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在记叙文中缺少生活经历,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缺少具体而有效的描写方法,因而学生的作文看起来显得假大空。基于学生写作的现实与老师教作文的现状,“跟课文学写作”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当下作文教学现状。

关键词:课文;写作;故事

课文是学生接触最多、理解最深的语言文学材料,从这样的语言范例中学习写作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学生根据课文来模仿,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写作技巧。

一、积累语言模型

如,在人教版语文八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仅有的八个字不仅是在描写天气,更是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能发挥最大限度的表意作用。读者在阅读时,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头脑中会想象一下画面,自然会把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样,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无限的悲哀之情。讲解完成以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此句进行仿写。这样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有的学生思考以后仿出了“幽林、曲径、山清、水秀。”通过这样的仿写,锻炼了学生的炼字能力,效果很好。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这样的炼字组词、构成意境、表情达意的方法,正符合语文是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课的本质特征。

二、段落仿写

课文中选入的文章都具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以读促写,以写促悟的课堂仿写形式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写作的难题。“情动方能辞发”当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必然活跃。当学生对于文本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与感悟后,写作就成了表达情感、表达自我的需要了。在我们课本中就存在这样的好例子。让学生潜心阅读、感悟,教师适当地讲解指导。这样,学生心中的写作热情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自然倾泻在笔端。如《安塞腰鼓》一课,就是例子。“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雨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这里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兼用的修辞,把安塞腰鼓表演时的场面、声音写得形象生动。让学生据此仿写,可以锻炼学生对于这两种修辞的运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确修辞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更好地表现中心。通过这样一小段的仿写,把作文中的基本思想蕴含在其中。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自然提高。在段落仿写中,教师要找准文章段落的精彩点,对于仿写训练要有一个明确的训练目标,并且要把训练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仿写中紧紧围绕目标。同时,仿写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三、续编故事

续编故事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提示,从已有条件出发,推想故事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充分展开想象,构思适当情节,把原有的故事持续下去,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续编故事,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运用想象与联想的方式来作文。在续编中必须读懂材料,抓准中心,这是续编的基础与前提。在续写中大胆想象与构思就是续编的重点与关键。如,在学习了童话《皇帝的新装》后,教师指导学生续写故事的结尾,学生对于故事的结尾设计出了几种情节:一是骗子被抓、杀头。二是骗子回来后继续行骗皇帝,又得逞。三是皇帝受骗后悔改,认真治理国家。无论是哪一种的续写都能够忠实于原文,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有一种就是改写。把现代诗改写成散文,把古诗改写成现代文章。例如,在讲授完《归园田居》时,让学生把古诗改写成一篇现代文,在写作中学生大胆地展开合理想象。他们根据诗人所处的时代,想象诗人的衣着和所处的环境,同时也根据对诗人生平的理解描绘诗人的精神世界。在改写中,学生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调动了自己的所有精力与储备,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四、单项训练

在作文训练中,我们经常将某些训练项目分成若干项,逐步落实,然后整合。如,写人的文章,我们会分解成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记叙的顺序我们常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对于这些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如果在平时教学中,学生会感到形式单一、枯燥乏味。但如果把它放在具体的文章中,借助一定的情境,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提高了写作的效能。如,在学习完《口技》一课后,进行本课写作方法的提炼,教师指出本课的主要写作方法:(1)场面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教师指导有关场面描写的几个因素:①确定的时间,②确定的地点,③较多的人物及活动,④营造一种特定的气氛。教师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让学生明确四个因素。接着,教师指出场面描写要注意的问题。①场面描写以记人为主,②场面描写要点面结全。③场面描写要处理好场内与场外的关系。教师指导后让学生以运动会为具体的情境,写一写场面描写。在描写时尽量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由于有现成的例子,又是亲身经历的事件,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习作,并且质量很高。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学完《列夫·托尔斯泰》后让学生进行肖像描写训练,本课主要写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是人物的肖像画,在文章中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重点刻画了人物的眼睛,再结合鲁迅先生《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让学生明确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让人物具体丰满。学习完《阿长与山海经》后,对学生进行先抑后扬写作方法的训练,作者先写了阿长睡相不好等方面的毛病,但通过买《山海经》一事表现了阿长的善,前面的事为后文做了必要的铺垫。学生明确了哪些是抑的部分,哪些是扬的部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再结合鲁迅的《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这两篇文章,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让学生以班级同学为对象进行先抑后扬的写作训练,效果很好。

“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如果能运用好这个例子,那么这个例子将会发挥巨大的、无与伦比的力量。我们只要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写作技巧。让我们架设课文与作文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得写作的思想与技巧,从而提升写作素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王丽琼.例谈跟着课文学写作[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4).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故事写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