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教学之我见

2016-05-14委成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定活力初中语文

委成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真正做到以生为主、以学定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活力,使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进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一、服务学生,以学定教

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杜郎口教学法、微课堂、翻转课堂等,不管哪种新教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学生放到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上,以学定教,教为学用。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接受者,但我们的传统教育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还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学生”。教师机械说教,学生听之乏味,怎能积极投入。本是师生双向的活动,却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即使有些教师准备了充分的问题,那也是根据教材死板预设的,设计过程并没有完全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考虑,其实学生并不感兴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冤屈。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既要“真心”的为学生好,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与感受,以学定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质性的为学生好。比如,我教《信客》一文时,上课前一天我组织学生与我共同讨论确定本文的学习目标,因为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所以积极性很高。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很快就确定了《信客》一文的学习目标。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就成了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这样他们课前就会竭尽全力预习,课上也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很好地达到了以学定教、服务学生的目的。

二、激发活力,快乐学习

学生是一个活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感情,又充满活力与潜能,特别是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情感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想独立又怕挫折,爱面子又易于冲动,有能力又感觉无处施展,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顺势引导,尊重个性,深入解读课文,挖掘文章内涵;全面了解学生,知晓学生所好;精研教学方法,一切为生服务。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活力,就必须首先激发或培养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怎么才能培养或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第一,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他们对课文产生亲切感,这样学生才能感兴趣,才愿意主动学习。第二,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成功”可以是“成功之母”,所以教师设计教学要有一定的难易梯度,便于学生不断体验努力后的“成功”。第三,要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为自己加压,在竞争中为自己加油,激发活力,不断进步。第四,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尊重个性,允许犯错,打消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欢乐上课、愉悦展示。例如,我在教《石壕吏》一文时,上课前一天引导学生在自主确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让他们预习时联系实际、发散思考、自主设计,争取第二天课堂上能把本文的学习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出来,比比哪一个组展示的更有创意,更有效率,更加特色。因为是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所以学生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第二天,有的组设计了课本剧,还加入了旁白,以表演的形式直观生动地把课文精华都展现出来;有的组设计了历史讲座,让历史说话,让历史表白,把课文内容引向了更深的层面;有的组设计了双簧,动作与语言分开,让大家积极思考,既解决了课文翻译的问题,又促进了文章主题解析。整堂课学生学得高效,学得快乐。

三、挖掘潜能,不断进步

一个人自身潜在的统治意识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实现。这种能力是上帝赋予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也可以使我们变得无比乐观。不错,潜力每个人都有,但大多数人的潜力并没有被发挥出来。“挑战极限”“挑战不可能”“超级大脑”等节目上出现的超人,其实他们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罢了。既然每个人都有超人的潜能,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表现不佳呢?我认为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和舞台,即使千里马又能怎么样呢?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特别是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必须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设置各种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我在教《望岳》一文时,引导学生分小组比赛当堂改诗、仿诗、做诗。改诗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原诗用词、造句的精妙;更好地感受作者忧国念家的情感;仿诗能使学生更好地熟悉诗中词句的用法。例如,我让学生仿照《望岳》写《望湖》(青土湖)、《望山》(沙山)、《望地》(田地)等,学生很快就能做出不少好作品;做诗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改诗、仿诗、做诗等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总之,我认为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一定要做到以学定教、学为教先,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需,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教改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出色完成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曾荣水.初中语文教学的新使命[J].才智,2009(12).

猜你喜欢

学定活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活力
改制增添活力
以学定教,让练习课充满活力——以“分数乘除法练习”教学为例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以学定教”模式下有效编制“导学案”初探
体育课也要“以学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