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化阶梯式专题化实验初探

2016-05-14刘庆杰

新课程·中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序列化初中作文阶梯式

刘庆杰

摘 要:从事初中语文教育多年,在指导众多初中学子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的教学经验。作文作为语文的“灵魂”,是语文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初中是学生结束初级教育后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因此初中的语文作文能力在学生的受教育时期显得尤为关键。以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依托,从作文教学的序列化、阶梯式、专题化三个角度阐述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作文写作。

关键词:初中作文;序列化;阶梯式;专题化;实验

一、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化实验初探

在我们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一直使用的教科书版本为人教版。教科书的选择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会影响教师的讲课内容,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方法和顺序。多年来,人教版教材因其合理的内容编排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从整体的语文学习角度看来,人教版教材内容丰富,知识点安排密集合理,加上适度的练习安排,对学生全面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从作文学习角度来看,教师也应适当依据教材的编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1.单元读写落实探究

众所周知,单词和语句是语言的基础。人教版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融合了单词和语句的知识要点,并且设置了适当的课后练习。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进行写作授课要忠于教材的序列化,将每一单元的读写落实,使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熟练运用语言各种表达方式,熟悉各项修辞及表现手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本修养,方可开展更有效的写作教学。

2.基本叙事能力培养探究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教育工作者应适当地给学生增加学习的难度,写作能力的培养最初应具备叙述事实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记录生活中的事由或者发表简单的感悟。在叙事中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叙事能力和叙事逻辑,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有质的

提升。

3.丰富表达技法探究

在学生对写作有所了解后,即有一定写作记叙文的能力后,教育工作者可适当引导学生使用更高级的表达技法。例如,“妈妈笑得很开心”此类的初级表达可适当升级为“妈妈的脸上像是开了花一般,满眼笑意”。这个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悉心提点,耐心纠正。提升表达技法的过程与培养读写能力一样,是积累性的工作。

二、初中作文教学阶梯式探究

作文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应当循序渐进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应采用阶梯式的教育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具备更高的写作水平。

1.仿写探究

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之前,通过仿写获得写作的技巧和内容的积累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应当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优秀文章的习惯和能力,安排仿写训练。优秀的文章在语言和结构上都十分的优美,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秀文章,适当仿写优秀文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十分必要而且有效。

2.素材积累探究

初中学生的知识面较为小,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积累优良素材的能力。例如,多读优秀的课外读物,分析教材内的优秀文章及事例等。学生养成及时积累素材的能力并且熟练运用,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巨大的良性影响,也有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

3.思维发散探究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仿写能力,积累一定的素材,通过不断地写作练习,学生具备了熟练的写作技巧。这个时候教师不宜再沿用之前的教育方法,应适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文章是思想的载体,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发掘学生的能力,并且使每个学生展现自己的特点。优秀的文章承载着优秀的思想,体现非凡的对人对事的思考。教师可以定期依据不同的话题举办班级的讨论会。例如,以“太阳”为例,鼓励学生口头表达出对太阳的认识,在物理层面、人文层面展开多样深刻的讨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形成自己对事对物的独特看法,写出优美独特的文章。

三、初中作文教学专题化探究

写作是一门综合性语言活动,文章也是文字语言的集合体。文章的组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成不同的部分。例如,从文体角度,文章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散文、诗歌等等;从文章的功能角度,文章也有通知、失物招领、说明等多样的应用;从微观看来,一篇文章也可以分为语言运用、结构编排、思想升华等几个维度。这些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完成成功的探索。

1.文体训练探究

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学生对文体的认识。人教版语文课本在这一点上十分优秀,在课本的编排过程中,编写者十分重视各种文体的均匀分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吸取更多的文体,也使学生对文章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体教学,讲解各种问题的特点,使学生在欣赏各种文体的优秀之处时,锻炼自身的文章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备课时、在讲授文章时,从问题角度单独做一个剖析。长久以来不断积累,不但更加透彻地学习了文章,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文体知识。

2.专题集中式训练探究

众所周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依据科学的教材编写方法,在教材的编排中更加强调教材的整体性和单元间的连续性与互动性,以全面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从写作专项训练角度来看,教材无法按照语言训练、结构训练、整体性训练进行分门别类的清晰编排。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在忠实于整体教学的前提下适当地将每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提炼。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画出详细的训练点,如记叙文就可以划分构思、选材、描写、线索、场面、结构等。这些训练点也就是专题化训练中的专题内容。注重知识示范:教师按训练点即专题精心备课,用至少一节课给学生讲清专题的知识要点、基本要求、基本技巧,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范文分析,或者教师当场作文围绕该专题作比较具体的示范。讲清系统知识,学生作文有章可循,教师做好示范,学生训练有法可依,避免了写作的盲目性。

3.写作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的教学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并且不断修改,从而使之更加适合学生,更具教学效果。在制定写作专题训练的同时,教师应当注重将所讲学习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培养学生爱写、乐于写的习惯。例如,如果当日课堂上讲授了使用排比的句型,那么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地进行口头的实践,如,鼓励学生即兴就某一主题造排比句,或者在课堂上进行排比句接龙,以及时有效的训练,扎实学生对某一写作技法的练习。

除了课堂训练,教师可以适当地将训练延伸到课堂外去,为学生布置灵活有趣的“体验式”家庭作业。例如,可以通过鼓励家长与孩子相处24小时,让学生完成“我与爸爸/妈妈的一天”的写作训练。或者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及阅读书籍,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之后将学生讨论的内容编写成文章,并且互相传阅。好的文章在于传达,在多样的训练中,学生的各项知识和技法才能更好地发挥载体作用,传达学生的思想。

初中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而写作在语文学习中可谓语文修养的综合体现。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且有效的指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该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上的需要,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写作学习。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语言作为一门优雅的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写作,不仅是阶段教育的要求,对于学生日后的自我提升打下更好的基础。希望能给予更多的学生帮助,使他们在写作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李开明.初中语文故事型作文教学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序列化初中作文阶梯式
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Java 反序列化漏洞研究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Java序列化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