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张良之“奇”

2016-05-14邓娟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刺秦子房太公

邓娟

留侯张良,字子房,是西汉王朝的重要开国元勋,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张良曾被刘邦美誉为“汉初三杰”,他却能功高而不震主,并在汉兴功成之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为后人留下许多感慨。如果说萧何是豪杰,那么张良则是一位品行高尚、多谋善断的奇士。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张良之“奇”。

一、博浪沙刺秦

张良的出场就显得不同凡响。据史载,张良,字子房,祖及父连续相韩五个王。公元前250年,良父死,后二十年,韩为秦所灭。张良作为一个韩国贵族后裔,面对国破家亡的惨局,自然对秦始皇怀有刻骨的仇恨,因此他虽未曾仕韩,却仍发誓为韩报仇。于是他“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离家出走,浪迹天涯,曾经“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终于觅得一位能操持120斤中大铁锤的大力士。秦统一中国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18年),良与大力士趁始皇东游至博浪沙(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东关)时,予以突然袭击,误中副车。始皇未能当场捉住凶手,这一惊不小,又下令天下大索十日,亦无所获。张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从事任侠活动。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力士刺秦事件”。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文作诗道“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下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桥下,怀古钦英风。”晚年张良总结自己的一生时也认为自己当年的刺秦之举足以令天下振动。

二、“黄石授书”

《史记·留后世家》《汉书·张良传》均记载了神奇的圯上授书的故事。这个故事可分为圯上纳履和黄石授书两部分。梗概是躲在下邳的张良,时常到圯桥上散步。有一天,他遇见了圯下老人。他通过捡鞋、穿鞋、约会等屡次考察,终于欣然地说孺子可教,并授给张良一部《太公兵法》,并说读此书可成王者师。张良回去后如饥似渴地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一个优秀的“帝师”。

“黄石授书”之奇首先在于这段佳话奇人、奇书、奇事一应俱全。老人是何许人也?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他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人,他来无影去无踪,还能预知后事,说十年后天下将会大乱,而十三年后张良将见到一块黄石等,莫不一一应验。苏轼在《留侯论》中说,此老可能是一个秦世的隐君子,早就看重张良,而又“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至于奇书《太公兵法》,又称《太公六韬》《六韬》,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此书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兵家类中不见著录,却在儒家类著录《国史六》中有著述。一般认为《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最后,关于授书的真相又如何呢?有三种可能:张良自己著书而假托“太公”之名——这是古代常有的事;张良无意中得到了某人假托“太公”所著的伪书;世上从来没有此书。不管黄石授书的实情如何,张良在下邳的十年避祸生涯确实成为其一生的重要转折,因为接下来张良智投沛公,荣辱沉浮。张良与刘邦的相遇,可谓一拍即合,相见恨晚。张良自己就说“沛公殆天授”。

三、屡出奇计

张良第一次在下邳见到刘邦就“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多年来,张良一直试图与人交流,可一直无人理解他,而只有刘邦一听就懂,而且举一反三,常用其策。于是张良引为知己,遂从不去。张良辅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屡出奇计,充分展示他是一个“奇才”,而刘邦则是天纵奇才。张良的奇计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鸿门脱险、任用三雄等。

四、功成隐退

现在到了真正要退场的时候,张良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说,我家世代相韩,韩国灭亡之后,我不吝万金家财替韩向强秦报仇,令天下为之震动。如今以三寸不烂之舌为帝王之师,封万户,位列侯,已经做到了一个布衣所能做到的极致,我已心满意足。现在我只愿抛弃人间事,跟随赤松子神仙云游天下!他从此学道去了。以上这段自述出自司马迁笔下,表明了张良的心迹:晚年的他不愿再纠缠于政治纷争中,而想隐退养志。

对于张良隐退养志的举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笔者以为不应单纯地批判或否定哪一种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它的合理性。张良的隐退离不开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源于其个人的价值取向。总之,每个时代的人都局限于他所生活的客观环境,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行事。

司马迁写张良之死,仅用了“后八年卒”四个字。极妙!司马迁写得极妙,张良也死得极妙。许多人将死亡看成人生的终结,而张良却将死亡看成是人生的定点,是生命最为辉煌灿烂的瞬间。

综上所述,奇士张良,达人知机,他为我们展现了不同于裂土封侯的另一种高明的人生境界。诚如《史记》索引述赞所论:“留侯倜傥,志怀愤惋。五代相韩,一朝归汉人称三杰,辩推八难。赤松愿游,白驹难绊。”人生如此,不如是乎?

猜你喜欢

刺秦子房太公
不同果型黄瓜子房的组织学观察及其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ALA对低温胁迫下甜樱桃子房和花柱AsA-GSH循环的调控
外太公
释 然
忠于原文是解读文本的前提
草莓的籽长在 表面上
这个刺客不太“冷”
张良得《太公兵法》
荆轲刺秦:士为不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