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

2016-05-14徐浩良

新课程·中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基本方法科学实验创新思维

徐浩良

摘 要:在初中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实验中是否可以掌握真正的知识,特别是在面临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法就会导致实验结果过于粗糙,这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科学实验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科学实验;创新思维;基本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身就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做支撑,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对实验形式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观察,并且需要尽可能用多元化的思维形式去思考实验的过程和基本现象,这样科学实验教学也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一、科学实验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1.实验过程中缺乏多元化的思维形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简单的顺向思维,也就是根据平常的逻辑思维去推导和看待问题,这种思维形式一般只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表象,而无法透过本质去分析实验的真谛;另一种指的是逆向思维,这种思维形式特别适用于进行推导过程,因此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再就是垂直思维形式和水平思维形式,特别是垂直思维形式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具体的事物时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对现有的实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总的来说,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让思考模式不限于传统的固有方式,但是这种形式的思维结构主要是依赖于原有的学习经验,所以说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最后一种思维模式是水平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思考问题的方式大致成一条水平线,显然此时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固有思维过程,还是注重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这时候就比较容易产生创新思维。比如,在做化学实验时碳酸钙经过高温可以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大多数学生只看到碳酸钙的分解只需要高温,但是并没有想到要想完全完成化学反应还需要催化剂,这就是教科书教学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单纯地去看待这种化学反应,因为这种常规的化学反应只是验证性结果,学生对实验没有太大的期待,一些学生只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进行实验,所以在当前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缺少的就是对书本上知识的质疑精神,并且时刻将自身的想法付诸到具体的实验中去。也就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阻碍了创新思维的产生。

2.教师缺乏对学生合理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拥有创新思维,比如具备几个基本条件:良好民主的学习环境、基本的奖励形式、良好的榜样作用和基本的创新条件,这几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当时在一些学校中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能够这样去设置的情况十分少见,一旦有一些有想法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意见时,教师也基本不去重视,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所提出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因此,教师在这方面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建立相对民主的课堂环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有自身的想法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重视并且去鼓励学生多开展这类活动,因为学生对于教学中的需求其实就是实现自我学习上获得肯定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建立一个民主的课堂形式,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随时发言和提出自身看法的机会和空间,这样学生创新思维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作为教师则需要去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旦碰到探究性质比较好的问题,教师需要将其运用到科学实验中,让实验更加有效。

2.引导学生建立多种思维形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忌讳的是用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看待问题应采用多角度,避免根据以往的经验去分析实验结果。原有的思维形式和知识结构固然重要,但是知识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延伸性,因此,学生应在知识广度和深度去扩展,并且注重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结合,这样学生对对应知识的掌握就会变得扎实有效,特别是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有善于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融合,并且将实验经过的延伸性进行拓展,并且尽可能摒弃教材中固有的表述,尽可能通过实验去探索新的知识,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不断涌现出来,本身来说创新思维就具有求异性、独特性、灵活性等多重特征,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灵活性,因此,学生在实验中必须灵活地将各个知识点进行结合,因为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定势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灵活性,导致创新性不足,只是一味地追求同一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学生发掘问题的空间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去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不能局限于垂直的思维形式,避免形成思维定式。

总体来看,在初中的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教师需要对实验的过程和意义向学生表明,无论是从基本的实验方法还是分析过程都需要尽量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不能局限于同一角度,同时对于教材中实验的描叙,需要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去印证,不能一味去引用教科书中的介绍,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逐渐地形成。

参考文献:

[1]丁泉林.高中生物探究式实验教学探析[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11).

[2]莫雪斌,李坊贞,陈小珺.建构新课程视野下中学生生物实验评价体系[J].中学生物学,2010(8).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基本方法科学实验创新思维
浅析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
小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析激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