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14麦迪娜阿布都热合曼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水利工程措施

麦迪娜?阿布都热合曼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上加大了投资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水利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起步较晚,在工程运行的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我国的水利工程运行造成一定的干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是当前水利工程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水利工程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分析;措施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idinan·Abudureheman

(Yining City WaterYiningXinjiang83500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creased investment, but also achieved some success, hydraulic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But the late start of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engineering management oper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may be caused by our country'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run some interference,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efficiency is the question of the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rs need to consider. In this paper,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proces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Key words】Hydraulic Engineering;Management;Problem analysis;Measures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加快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仍然有一部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成效。笔者根据多年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体制改革实践经验。

2. 建立新管理运行机制的基础前提

2.1水管单位按照要求应构建新的管理体制。

水管单位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将原来集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水行政及经营开发职能为一体的综合事业性水管单位界定单位类别和性质,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原则,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核定管理单位岗位和编制,通过"管养分离"改革,划分为管理单位、维修养护单位、其他经营单位等具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的单位,在体制上实现工程管理、维修养护和经营单位从职能、机构、人员、资产方面的彻底分离。同时明确了管理单位、维修养护单位、其他经营单位的相互关系和职责。

2.2水利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得到落实。

水管单位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的落实是水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在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财政部门应根据水管单位类别和性质不同,对管理单位按照《定岗标准》确定的定岗定员核定基本支出;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以下简称《定额标准》)核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将水管单位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部门预算并落实,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管理经费渠道不畅,财政拨款严重不足,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安全隐患多,工程效益衰减的问题。

2.3原有水管单位全体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

通过水管体制改革,原来的水管单位划分为管理单位、维修养护单位、其他经营单位等。管理单位按照精简高效、因事设岗的原则,精简了管理机构,解决了长期遗留下来的内部机构设置不科学,机构臃肿,管理队伍人员年龄老化、知识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偏低等问题。维修养护经费的落实保证了维修养护单位的人员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开支。

3.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

3.1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

水利工程极强的公益性使得无偿供水或低价供水观念根深蒂固。水利建设完全成为国家的事情,水管单位完全充当起不计成本的服务性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要求赋予水价值,要求水管单位依托供水,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

3.2明确权责、分级管理。

(1)为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各省、市积极修订相应的《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不断明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的管理责任。但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界限模糊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来讲:

(2)流域性水利枢纽和跨流域调水控制工程,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

流域性河道堤防、湖泊,实施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市负责对其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占用堤防、岸线、水域进行审查,检查监督工程管理状况,对防汛失修以及重点工程除险加固给予一定经费补助;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分段实施具体管理。

3.3界定不同类型水管单位的性质。

(1)水管单位的分类定性,是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关键。对水管单位的科学分类,有助于针对不同的水管单位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实行分类管理。

(2)水管单位的类别划分。目前,依据水利工程的功能和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结合其收益情况,将水管单位划分为纯公益性单位、准公益性单位和经营性单位3类。

(3)水管单位的性质确定。依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3类水管单位分别定性为事业性质或企业性质。纯公益性单位指具有防洪、排涝等公益性功能,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界定为事业性质。经营性单位指具有城市供水、发电等功能,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界定为企业性质。

3.4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

从理论上讲,水管单位中,承担防洪、除涝等公益性任务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及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应由财政全额负担。但因长期以来,财政资金不到位,水管单位出于正常运转和自身发展的考虑,需要挖掘潜力,开展多种经营。

3.5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依靠土地出让政策,通过环城河整治、绿化带建设、河道两边景观开发、房地产开发等,积极创造级差地租,带动公益性工程附近土地升值。从中获得回报,转而投入水利工程建设。

(2)砂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每年洪汛期间,洪水会携带大量砂石进入河渠,给水利工程及河岸的安全带来隐患。水管单位可以成立砂石开采公司,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对砂石实行有序开采。这样水管单位可从中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同时对采砂石地点和挖掘深度进行控制,既疏浚了河道,又保证了水利工程的安全。

4. 不同性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重点

依据国务院颁布的《水利产业政策》,结合实际情况,通常将水利工程按其功能和作用划分为公益性项目、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分别建立稳定的投入体系。相应地,在内部同样需要寻求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运行管理方式。为此,这里针对3种不同性质的水利工程,分别探讨其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

4.1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

公益性水利工程产生的是社会效益,是为社会服务的。但其现状却令人担忧,如堤防失修现象普遍,抗洪能力大大低于原设计要求,严重威胁着防护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削约防护区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除了投资少、标准低造成的"先天不足"外,"后天失调"也是不可忽视的。解决公益性水利工程"先天不足"的最有利措施是建立有效的水利投人机制,确保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严把设计标准与工程质量关。

4.2准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

准公益性水利项目是以公众服务功能为主,兼具经济效益或经济功能。同时又有社会效益的水利工程,其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重点在于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的清晰界定。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相应的运行管理方式,公益性部分以完善补偿机制为主线,经营性部分(主要指供水),则侧重于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体系。此外,必须重视政府投入的份额。这既是准公益性水利工程有一个良好开端的保证,也能引导后继配套资金的投入,为水利工程良性资产的形成以及实现自我积累,产生推动效应。

5. 结束语

我国是水利大国,水利建设任重道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水利工程管理就是在深入了解水利工程性质和作用的基础上,尽可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引导和管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霞.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民营科技,2011(1).

[2]柳长顺,张秋平.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的思路与重点[J].中国水利,2011(2).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水利工程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