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学生学习过程差异表现的原因及对策

2016-05-14安新华

文教资料 2016年9期
关键词:策略

安新华

摘 要: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同学生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生的这些差异性表现阻碍了英语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此,本文基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差异性表现的视角,从学习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表现,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差异状况的各种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差异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差异表现 原因 策略

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学习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学习行为。就初中英语的教学而言,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但是英语教学中,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是针对整个班集体而言的,学生的这种差异表现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也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面对的一个难题。如果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表现,教师没有一个有效的应对策略,那么教学质量、课堂纪律、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表现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研究学生的差异表现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成为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不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表现状况

就一个班集体而言,集体中的学生有性别方面的差异,也有学习成绩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各有不同。从学习行为上看,不同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有区别性的问题行为。基于性别的差异来看,男生在具体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不会倾向于从众行为,周围的学生在复习什么、在写什么作业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而女生则不同,她们容易形成从众行为,对周围学生在做什么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摈弃性别差异,仅从班级内的学生来分析,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差异表现。在纪律观念上,学习成绩优异、能够自我约束的学生纪律观念强,具有一定的学习认知,迟到、早退、逃课的现象很少发生在他们身上;而学习成绩较差、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则相反。学习观念上,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上课注意力集中,不会心不在焉;而成绩较差、行为散漫的学生在课堂中则是焦躁不安、不听课、打瞌睡。品行观念上,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喜欢大声说话,惹是生非,而有些学生则是尊重老师,不与老师胡乱顶撞,也不会钻牛角尖。学习动机上,多数学生是将自己的学习动机与集体、国家的利益相联系。当然,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动机还存在为了个人前途、为了他人、为了责任义务的差异。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差异状况的各种原因

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表现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不同思想意识的支配,自然会有差异性。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表现,可以从行为理论和学习理论来分析这些差异的原因。

基于学习理论的角度,首先,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积累知识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刺激和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同的学生对刺激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学生产生不同学习行为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学生因素。不同学生的学习认识和行为习惯不同。有些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和学习目的,有着正确的学习观念;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茫然,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情绪和性格,学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或者低落,与教师对立,或者从容面对。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为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行为表现。其二,教师因素。具体体现为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能力,课堂调控能力;教学作风是否民主、是否尊重学生。其三,家庭和社会原因。不同家庭的孩子受到家庭影响和家庭教育不同,不同学生对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等内容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受社会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其次,认知主义强调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关教学。教师在设计相关教学时忽略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是导致学生差异表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是基于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帮助和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此,学生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具有很大影响。不同学生对特定学习环境的接受能力不同,受到周围人物和环境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三、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差异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就整个班级的学生而言,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鉴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避免千篇一律。对此,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促进全班学生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的,调整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以学生在课堂学习和日常中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对那些学习自控性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拓展相关语法知识和相关习题练习内容。对那些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适当放低要求,根据需要来拓展教学内容。而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以文章为基础,让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探究、讨论等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相关课文内容为主,让学生用英语对话来表演文章内容。总之,不论是哪种教学方法,都要以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二)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

为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充分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特长和性格特点。例如从性别来看,男生善于逻辑分析,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指导他们在学好相关语法的基础上,在英语阅读教学时为他们安排分析推理的任务;而女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要对她们多鼓励、少批评,在教学过程中减少纠正她们口语语法错误的频率,以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另外,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任务。例如英语作业的布置环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展知识为主要目的来布置任务;学习能力稍次的学生,教师要以帮助他们巩固课堂学习知识为主要目的来布置任务;而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以帮助他们把我课堂学习的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来布置任务。

(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面对不同学生的差异表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共同进步。为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教学能力,用自身的知识素养来感染学生,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英语朗读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单词记忆比赛等,将整个课堂学习氛围调动起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综合来说,基于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具有差异性。有些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而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表现出消极的学习行为。对此,教师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审视学生的这些差异性表现,并认真总结差异表现的原因,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来布置学习任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平.浅谈学生差异性资源的有效利用[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9):61-63.

[2]孟丽莎.初、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差异及心理成因[J].林区教学,2014,(7):116-117.

[3]孙林.学生学习差异情况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学校提升校本研修质量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5】GHB1475)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
2016年理财策略——少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