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模因论看蓝翔广告语的传播

2016-05-14林天送

文教资料 2016年9期
关键词:模因论

林天送

摘 要: 蓝翔广告语具有九个方面的特征,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从由蓝翔广告语产生模因型广告来看,广告模因在传播过程中并非忠实复制,而是选用和弃用某些特征,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起来。广告的模因传播能够迅速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但也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蓝翔广告语 模因论 模因型广告 家族相似性

模因论(memetheory)是一种解释文化理论,最早由英国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模因论认为,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随着模因的不断复制和传播,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何自然(2008)指出,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也可以根据模因论来解释。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2014年9月以来,山东蓝翔技校的这个广告语忽然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一时受到大小商家的竞相模仿,大有铺天盖地之势。然而,这一广告语随后又忽然消失,犹如昙花一现。本文基于模因论,分析蓝翔广告语作为强势模因的特点,梳理蓝翔广告语在传播过程中的演化,探讨商家选用模因型广告语时的注意事项。

一、蓝翔广告语的特征

现代商业广告多如牛毛,一则没有任何新颖特点的广告是不会让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蓝翔广告语充分简洁,所用词语和句式能调动情感,其诉求也顺应时代,因而能成为成功的广告。

模因要能够被复制,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具有简洁性。只有通俗易懂的模因,才能在短时内被受众理解和接受。蓝翔广告语没有复杂生僻的字词,消费者无需费时费力去揣摩。而且上半段的“强”和下半段的“翔”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正因为蓝翔广告语的简洁性,其他品牌才能迅速进行套用。

从修辞看,蓝翔广告语采用设问句的辞格。设问句的前半段提出问题,可以引起受话人注意到自身的信息欠缺,引起注意和兴趣。“哪家强”预设有很多同类技校,人们在进行选择时不免迷茫。心理学认为,购买商品和服务所需代价越高,人们就越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选择,也就越可能出现难以决断的情况。蓝翔广告语的后半段使用“地名+找+品牌名”给出明确的答案,省去寻觅的过程,从而让受众心中的烦恼困惑涣然冰释。

成功的广告都能够激发消费者的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亲情、友情或爱情等。“哪家强”既包含感性因素,又包含理性因素。“强”和“翔”的押韵给人一种力量、自信的感觉,能调动受众的形象思维,从而迅速领会蓝翔的品牌内涵。而“哪家”所蕴含的选择项,提供出一种理性的情感。对于技术,人们都希望是最强的,“强”字顺应了当下社会大众对于技术水平的一种期待。

此外,下半句的地名以“中国”冠首,表面看来似乎是冗余信息,因为受众都知道山东在中国。其实不然。以“中国”开头的机构均具有权威性,例如国有大型机构往往以“中国”开头。蓝翔广告语以“中国”冠首,传达的是一种可信感。蓝翔广告的主体部分提出其拥有一百台挖掘机供学员学习,而且先学技术后交费,这一点也给许多人心理极大安慰。

从语用角度看,成功的广告必须顺应目标受众的需要。1990年代到21世纪的中国,一些技术型人才存在着极大的缺口。掌握一项技能对于底层民众而言即是有了生活的保障。蓝翔技校的目标受众是想要学习一门技术谋生的底层青年,他们在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中处于底端。蓝翔广告语契合这个群体的内在需要,因而能引起共鸣。

二、蓝翔广告语在传播中的变化

蓝翔广告自1990年首次播出以来,二十余年不间断重复,已经深植人心。2014年,随着蓝翔技校丑闻发酵,蓝翔广告语迅速被民众和各行各业复制,并不断被改编,出现所谓的“蓝翔体”。我们称原有的蓝翔广告语为基底模因,由基底模因产生的新广告语为模因型广告。

从上文看,蓝翔广告语的基底模因具有9个形式特征:

A.整个广告语是包含两个部分的设问句;B.上句突出广告主的服务核心;C.服务核心为定中短语,中心语是“技术”;D.上句结尾为“哪家强”;E.下句的最末字与“强”押韵;F.下句结构为“地名+找+品牌名”;G.品牌名在下句给出;H.下句的地名以“中国”冠首;I.下句的谓语中心语为“找”。

以下是我们从线上和线下随机搜集的15则模因型广告:

(1)物业管理哪家强,中国东营找玉山。(新浪微博,面朝大海157)

(2)数码修调哪家强,中国修调找永恒。

(3)购物扫货哪家强,中国东营找万达!(东营万达城市中心的微博)

(4)花生油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莱香。(山东电视台)

(5)婚礼策划哪家强,钟爱一生强强强。(厦门移动卫视)

(6)婚纱摄影哪家强,蒙娜丽莎强强强。(福州移动卫视)

(7)导航技术哪家强,百度果断秒蓝翔。(百度地图)

(8)要问工程哪家强,就去南京找云鹏。(http://www.weibo.com/1122clamn)

(9)要问麻辣烫哪家强?七台河步行街找福林。

(10)面包技术哪家强?法式烘焙找纽罗宾!

(11)宁拉面哪家强?交通巷北口找马队长。

(12)电竞外设哪家强?高端产品找HyperX。(新浪微博)

(13)广东高校毕业生薪酬哪家强?深大研究生和中大本科生!

(14)搞笑技术哪家强?

(15)2014年高校就业率哪家强?

蓝翔广告语的9个特征在这些模因型广告语中的体现情况为:

A:(1)(2)(3)(4)(5)(6)(7)(8)(9)(10)(11)(12)(13)

B:(1)(2)(3)(4)(5)(6)(7)(8)(9)(10)(11)(12)

C:(7)(10)

D:(1)(2)(3)(4)(5)(6)(7)(8)(9)(10)(11)(12)(13)(14)(15)

E:(4)(5)(6)(7)(11)

F:(1)(2)(3)(4)(8)(9)(11)

G:(1)(2)(3)(4)(5)(6)(7)(8)(9)(10)(11)(12)

H:(1)(2)(3)(4)

I:(1)(2)(3)(4)(8)(9)(10)(11)(12)

从数量看,蓝翔广告语的9个特征的保留情况依次是:D>A>BG>I>F>E>H>C。只有特征D在所有模因型广告中保留。特征A设问修辞格被多数广告语沿用。广告的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自己,因此改编的广告语基本上都包含服务核心和品牌名,并且分别在上句和下句给出(特征B和G)。(14)(15)是新闻标题,没有设问句的答句,答案在新闻正文中给出。蓝翔广告语的“找”(特征I)既蕴含消费者的选择烦恼,又给出答案,这点在多数模因型广告中得以体现。以上5个特征可以说是蓝翔广告语家族最重要的特征。

至于其他特征就较不重要。F特征为地名,如只在本地发布广告,就不需要在广告语中给出地名。E特征押韵虽然是蓝翔广告语感染力的重要因素,但是要同时具有特征F,就必须品牌名的末字韵母为iang,在我们的样本中只有(4)符合。其他广告语或干脆不用押韵,或者如(5)(6)叠用“强”,(7)沿用“翔”作为下字末字,虽然蓝翔并没有导航技术。H特征地名冠以“中国”,也不见于多数广告语,因为很多广告是本地广告,并不需要给出地名,一般商品的广告(如食品)也不需要体现厚重感。很多改编广告的服务并非提供技术,因此也就不需要具有特征C。

可见,没有一则模因型广告语完全具有蓝翔广告语的所有特征。蓝翔广告语与这些模因型广告形成一个家族,这个家族通过共享蓝翔广告语的某些特征联系在一起,这点符合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现象。

三、广告模因传播的影响与选择

(一)对蓝翔品牌的影响

广告的本质就是广而告知。蓝翔广告语被大量编改,蓝翔体风靡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增加了蓝翔这个品牌的受众关注度。在蓝翔体泛滥的时期,只要看到“哪家强”,人们自然而然会说出或联想出“中国山东找蓝翔”,消费者已经能在大脑中自动识别蓝翔品牌。因此,蓝翔广告模因的传播,对蓝翔品牌的宣传和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然而,企业做广告除了要注重知名度外,也要考虑美誉度,考虑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过多的蓝翔体广告容易造成消费者的感官疲劳。网络上大量出现的对挖掘机技术的夸大和恶搞,以及随后对蓝翔技校运作情况的曝光,这些都对蓝翔技校品牌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广告主需要关注自身模因的传播情况。如果只是一般网民的搞笑复制,没有造成太大伤害,可以不必太在意;但如出现泛滥性的恶搞或者竞争对手的恶意复制,攻击性过强,就需要进行危机公关。

(二)模因型广告的选用

当其他品牌采用业已流行的基底模因蓝翔广告语时,就可以快速地捕捉消费者的眼球,从而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创造一个全新而成功的广告语需要投入不菲的时间、物力和财力,选择强势模因进行复制,对于处于创业初期、不具备雄厚经济实力的广告主,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是,选择强势的基底模因进行加工也需要注意尺度。在同质化日益加重的今天,人们难免视觉、听觉疲劳。对于格式相当、区别不大的广告,受众不会付出过多的思维努力进行再加工,也就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广告中的关键信息(如品牌和服务)有可能会被消费者忽略。

此外,模因型广告的投放时间也应注意。在蓝翔广告最活跃的时段,受众对蓝翔广告的关注度最高,就越可能出现在网络空间。我们在“百度指数”(http://index.baidu.com)上分别用“蓝翔广告”和“哪家强”作为关键字进行搜索,得到这两个关键词的搜索指数曲线图。从曲线图看,它们最活跃的时间是2014年的9月到12月,之后就直线下降直至销声匿迹。对于采用模因型广告的广告主,在这个时间内进行投放,其对受众的影响力也就最大。而如果在此之后投放,就几乎不会有影响力。

四、结语

广告语是一则广告的灵魂。蓝翔广告语的成功,在于其形式和内容能迅速触动目标受众。从蓝翔广告语的模因传播看,基底模因蓝翔广告语与改编的模因型广告语,是通过共享部分特征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家族,具有家族相似性。在广告领域,一个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对于广告主可能利弊参半。它们能迅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也可能因为攻击力太强而使基底模因的广告主受到伤害,或者由于消费者的感官疲劳而受到忽视。此外,每个模因都有自身的活跃周期,模因型广告的投放还要关注模因的活跃期,只有在最活跃的时期进行投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中信出版社,2012.

[2][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语言科学,2005(6).

猜你喜欢

模因论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浅谈成语在广告语言中的偏离现象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试论模因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模因论视角下的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