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科学伦理意识的思考

2016-05-14郑中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马克思主义

郑中华

内容摘要: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处在互相交织的复杂大转型中,教育转型的结构层次、组成内容、演变逻辑处在不可逆转的并将持续性加速转变的历史过程中,社会转型背后的生产力在科技高速发展过程中进步,伴随着文化教育事业协同式地快速发,已经过去与即将到来的工科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工程师培养为培养目标的工作重心”理念中“学生科学伦理意识”将会凸显显著的急迫性、风险性、重要性,对中国经济政治的结构转型升级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科学伦理意识在人心的深化、在社会领域的普及进而影响政治文化、科学文化、经济文化,会对高科技带来的风险有制约作用。科学伦理的意识必须在道德化的人文精神引导下,人类的长远利益,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直接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转型 科学伦理意识

一.社会大转型呼唤教育过程中科学伦理意识培养

在最近的,中国艰难性走过的一百年历史中,科学理论的快速建构、科学技术快速替代,导致科学精神的推动力现在业已快速,并将加速地推动着社会变化过程中,特别,在最近的50年中,物理与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获得更加深入的发现,生物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单一与协同在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单独或者互相形成的理论支撑体系中快速、高效的在社会各领域、在人的生活学习中应用与改进,形成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处在互相交织的复杂大转型。

社会存在是人的认识矛盾性,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决定因素,对社会存在的认知分析的认识矛盾性,是“三观”本质多元化、现象多面貌化、结构多矛盾化的原因。由于单个的人利益可能出现不一致性,各自之间的斗争则避免不了,进而,在具有价值性与理性判断斗争过程中的零和博弈变成了可能,共赢的局面变成难以获得的。对利益纷争之路,纵观历史,横看世界,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压迫,或者一个阶层乃至阶级另一个阶层或者阶级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直到这样的稳定社会形态被产生力与生产关系这对伟大的矛盾而产生的力给毁灭为止,进而产生更加高级、更加隐蔽的压迫剥削方式。为此,在这个过程中的人,需要用教育的伟力来宣传主流的意识形态,让大众的思想能够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上达成共识,如获得大家都认可的“科学伦理”。

中国高等教育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是,在社会经济建设领域内,为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地实现工业化而进行,此直接产生的原因也源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提供更多的具有实用性价值的各种工程师。可以看出教育的改革需要辩证看,教育改革的成果也需要历史的,在社会人文、政治法制、经济建设、教育人才培养等综合领域的长时间检验,不是一个孤立的、短暂的的判断。现在中国教育文科成整体上弱势,文科的价值由于其很难在短时间、短期利益中体现出来,导致部分人“重理轻文”。对工程师的科学伦理教育也就必须不仅仅是在理论层面、意识层面放在重要位置,而是要不断的提高人们,特别是工程师的科学伦理精神。

二.教育过程中科学伦理意识培养的现实紧迫性

教育的作用是把人改造成为历史过程中的进步的人的可能性、区别于没有辩证的规则性约束的动物性法则的基石之一,也是撑起由人的精神意识界与外界的物质界构成的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持力。教育,在西方没有进行工业革命之前、在中国没有被动的拖入世界性的殖民地式残暴世界性贸易之前、没有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前的时候,就对提高人改造自然力量的视域来分析,在农耕社会、手工业社会、没有历史性显著意义进入追求资本在资本各种迷惑人们的运动过程不断增殖的时代,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或者破坏的力量,对自然界本身,并不是显著的改造力或者破坏力。

所以,当前科技的操纵和破坏的力量的变化已经向科学家、公众和全人类提出了在伦理上和政治上控制科学活动的问题。现在人类已经拥有毁灭地球的及时性能力,一旦核大国之间由于各种不可控制的矛盾,导致核战,人类也就完成科学家推断的人类的灭绝;同时,人类现在整体上而言,大多数的人口、地区、国家三个层次上,都是以工业生产为产品制造体系、以市场为交易体系、以追求最大剩余价值为动力体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样的方式,已经产生的各种问题,比如人类价值观的多元化、娱乐化、矛盾化,世界性难题的气候变暖、大国之间一触即发的核威胁、经济上的显著发展不平衡导致国家、国家之间的各种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对抗性矛盾。在这个日益激烈的走向毁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逻辑、实践性的灾难后果,表现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天然性对抗矛盾的存在与人类必须解决的无选择而预示着资本主义的必然消失。

在科技与伦理问题上,以马克思主义科技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主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发展逻辑的“技术哲学”体系,以辩证法为路径本质的“自然辩证法”体系,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理想建设、目标要求、过程考核,并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中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改革开放的发展,探索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

三.思想教育中科学伦理意识培养的现实操作方法体系

科学伦理是一个道德问题,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更是一个需要人们在面对现实不断求证而又无最终获得确切答案的哲学问题。科技伦理意识的复杂性、易变性、决定于客观世界的被决定性,决定在人的教育过程中,培养人的科技伦理意识是不易的。

1.进一步与时俱进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指导重要性

1797年法国特拉西首创“意识形态”研究“观念的科学”,用以确定启蒙思想体系,但是其对“普遍性”的热衷,对“历史元点”,或者对情感意志的追求,缺乏对意识形态的本质认识,必然走向“虚幻”和“虚假”。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性的认识,在其《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提出“社会意识受制于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同时,把意识形态定义在物质世界的另一面,在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等涵盖乾坤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把意识形态,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的矛盾斗争,界定为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范畴,并由此而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大学生对“剩余价值”、“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等理论的客观认识以及这些理论在中国人民的实践过程中获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对大学生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心这三对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剩余价值”的彻底认识能够让大学生自觉抵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只有利益而无终极人文关怀的自私进行划界与圈定,抵制自私性不良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的认识观脱离迷惑性的形而上,而是获得比较清晰的历史发展规律、人类发展方向。“自然辩证法”为大学生提供了与时俱进的,有变与不变的适应性逻辑思维方式。此三对矛盾在当前呈现非常复杂,其背后的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中的互相混乱与矛盾,而由此产生对科学、技术、工程等错误的认识、错误的实践。伦理道德的层面的观念与以此观念而产生的人类的行动总和,进而获得的现实性状况,需要放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大写逻辑下进行判断与选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人们走向自由全面的发展的必然性历史选择。

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实现全面客观地对科学技术的风险认识

当代科学技术应用的风险后果严重性、复杂关联性、日常的潜在的隐蔽性、难以预测性、涉及范围公共性等特征,是伴随着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过程中显著被人们觉察到的。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充分运用,导致价值判断理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呈现退却、弱化的现象。对工具理性以及工具理性的运用的反思,是现代人们对价值理性的在理想层面的追求,同时,也更是社会现实要求进行所对应的理论回应。作为理工科的大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专业学业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认真学习,处在其中的大学生能否跳出这样学习过程中,来反思大学的课程,是判断大学生对科学理论运用之后实践性结果的价值性判断能力强弱的重要根据。

在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科技伦理、工程伦理的意识强化是建立在科技的应用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永久持续性的现实性的环境破坏;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因科学理论与科学精神充分运用导致“唯科学至上”的唯科学论对“人本主义”的压制,进而使得人本身成为科技发展过程中由目的到手段化的附属品,最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乏温情脉脉的关怀、人的自由发展与心的承受力呈现高度的对立、宏大的精神被解构为相对性的琐碎的、机械的、无服务于人的目的的科学。

3.融合“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让大学生“科学伦理意识”培养在路上

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作用都是重要的,不能互相替代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二者的作用充分发挥,不可偏废其一,当允厥中。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中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是不言而喻的。在人类自身创造的改造自然的能力远远超过人作为自在的存在的条件下,控制或者制约这种改造力,力图把这样的力量放在不能使得人类自我毁灭的状态下,需要能够独自作为无所凭依的,而又能够产生综合平衡人类各种斗争力的人文精神。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是应然性在服务于人的目的下进行,而这种一直在发展中、在路上的、没有终点的状态,是需要人文精神的时时刻刻的关照而使得在此过程中的人产生深刻的反思,获得决定于客观存在的、适应于客观存在的科学伦理意识,进而处在一种对无知风险、无知领域的谨慎。

科学技术的重视来源人创造各种产品的改造自然界而自然性的获得。这样的人类社会性的意识在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之后得到迅速的提升与普及。经历几百年的发展,科学技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熟,其目的是在于培养能处理各种复杂、高精尖的现代工程的工程师与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创造的科学家。此培养体系是建立在一个个理工商农管文艺等等的专业上,通过一门门的课程,并保持着课程之间的互相制约,形成不唯利用、不唯实用、不唯享乐的大学生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性目标,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来过分强调的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消费背后的,以资本疯狂的增殖而不在意人类、特别是单个人的精神世界的资本流动现象。并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科学伦理意识对科学技术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与与时俱进的价值引导、信仰选择而深入人脑、深入人心作为培养的逻辑演进路线。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社会转型时期新疆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的建设性构想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转型——以1949年至1952年湖南省攸县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