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

2016-05-14邢文琼

商情 2016年9期
关键词:低价出口策略

邢文琼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出口中存在着严重的低价竞销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抽口低价竞销,分别为:中国出口低价竞销的特点、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出口低价竞销的策略。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于出口低价竞销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的解决,使得国内企业在市场上占有生存地位。

【关键词】出口,低价,竞销,策略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国内产品还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产品在世界各个国家内都有销售,产生这样情况的主要因素为:依赖于本国的产量和价廉两点优势。所以,我国要角逐世界市场,维护出口市场的良性循环。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加深,其他国家现代机器化程度的普及,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低廉的价格,我国标签的物美价廉不再具有优势,甚至大规模的销售还被发达国家冠以“倾销”的罪名。国家发展必须从源头上剖析出口低价竞销问题,并找寻解决办法。

一、出口低价竞销的特点

我国出口企业低价竞销行为的特征。低价竞销行为往往源自具有比较优势刚性的出口企业长期以来,指导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理论基础是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学说,尽管比较成本学说能较好地解释我国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起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显示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就我国企业而言,比较优势一旦形成就产生了难以转向的刚性。其次,传统的比较成本学说仅仅考虑了成本—价格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却忽视了非价格因素的重要意义。受此影响,我国许多出口企业尽管面临低效率的生产经营却难以转型、转产,非价格竞争手段因难以引人竞争和创新机制而不易实施。因此,在这种局面我国企业的低价竞销行为就难以避免了。

出口价格是国内企业价格战的另类演绎。由于同行业企业的增多,国内市场的蛋糕逐渐呈饱和状态,已经无法在国内赢得利润。通过价格调控谋求世界市场的份额,挤兑原先在世界各国出口企业的优势,尤其以彩电、冰箱等家电产品更为剧烈。因此,国内市场的价格战,开始转战到世界各国,染指到出口市场。出口低价竞销的方法多样,隐蔽性增强。随着出口市场占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增加,许多企业已经对国际市场逐渐熟悉,尤其是已经开始在付款方式、国际贸易条例方面开始采取规避不利条件的方式,以求获得最大的低价利润。举个例子来说,在双方签订合同上的产品原价,会通过内部的实质佣方式给予“贿赂”,金额比例高达15%。此外,在理赔案例中,部分企业会通过高价来进行满足客户和自身的利益,甚至在合同条款中暗藏境外购汇核销等内容,让法律空白的商会“行业指导价”失去效应。

二、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

长期以来,指导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理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学说,尽管它能够较好的解释我国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起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

(一)政府因素

1、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长期把出口创汇和出口额作为政绩考核的标准。而不是从国内外整体市场环境去定位,从企业的长远角度考虑,通过给予企业各种优惠政策,比如在土地,信贷等资源配置上有很大权力,造成高度扭曲的土地和水资源价格,鼓励企业马上能够促进GDP产业的增长,造成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浪费资源的方式来提高增长率。

2、国内相关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措施的缺位,行业协会及商会的行业导向和对企业的监督不利。对政府而言,职能错位相当普遍,一是越位,二是不到位。

3、国内法律对出口低价竞销行为,缺乏法规依据。在制止通过价格手段实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诸多法律中都未对出口低价竞销行为做出具体的规定。在目前,我们谈论的低价竞销行为,采用低价竞销而没有采用低价倾销这个概念根本原因是低价竞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身就能直观认定为低于成本价值,但是,目前许多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发起反倾销一半通过选定“第三国”的形式确定我国的产品成本,本身就有歧视的成分,如果我们采用国外的低价倾销标准,本身就是承认了这种歧视的合理性。

(二)市场环境因素

国内市场饱和,发展空间有限出口低价竞销表现在流通领域,而根源却是在生产领域。由于我国的企业大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一旦某种产品畅销,盲目跟风,导致我国许多行业的生产总量供过于求,造成结构性失衡。而又由于近年我国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改革,以及国内的就业形势严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国内消费需求不振,购买力不足。国家虽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刺激消费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内需增长仍然乏力,面对疲软的国内消费市场企业开始把眼光投向国外,力求开拓国际市场。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主导产品,所以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既包括国内众多同质厂家也包括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众多企业,而全球对中低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是有限的,而为了抢占国际市场,占有市场份额,国内众多中小企业不得不以低价竞销方式去销售产品。

三、解决出口低价竞销的策略

我国企业出口低价竞销,有政府管理方面的原因,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还有市场不健全方面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多方面人手,主要应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寻找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结合点对于如何将一国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许多经济学家在理论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在于该国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即其在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国在国际经济领域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使其出口企业拥有竞争优势,成为竞争优势企业的基础是提高生产效率、引人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企业的竞争优势可由它所拥有的比较优势表现出来。如果两企业处于同一技术水平,则二者的国际竞争力是相同的;否则,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外经贸部政研室“出口低价竞销”课题组.兼治源头与末端[J].国际贸易,2003(2).

[2]张玉和.恶性低价出口的界定标准、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经贸探索,2008(01).

猜你喜欢

低价出口策略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工程量清单招标合理低价的确定方法
低价策略为何不适合J.C.Penney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
Passage Four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