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首个失能护理互助险试点落子海淀

2016-05-14赵方忠

投资北京 2016年9期
关键词:商业保险海淀海淀区

赵方忠

7月5日,北京首个失能护理互动保险试点在海淀启动。海淀户籍18岁以上的居民可自愿缴纳保险费,个人缴费80%,政府补贴20%,折合个人每月仅需76元,交够15年,65岁后一旦失能,重度失能老人便可享受每月1900元的上门护理服务。

这是北京市2015年制定《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后,首个针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政策性保险,探索家庭养老向社会化支持服务养老转型。

顶层设计逐年强化

“十三五”期间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期,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5亿。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如何完善养老保障机制,有效解决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确保老有所养,国内外都在探索和尝试科学有效的养老模式。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家近年来正加快完善养老事业的顶层设计,对于在养老服务中引入商业保险的思路逐步明确。

2013年9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中提到,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2013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中指出,保险公司应该积极开发长期护理商业险以及与健康管理、养老等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2014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要抓住保险与社会保障体系有机衔接这一重点,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北京市更是在政策上积极引导商业保险在养老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1月29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其中第16条明确指出,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

2015年9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各类养老、医疗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保险产品,扩大商业养老健康保险覆盖面和保障人群,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

2016年3月15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长期商业护理保险,鼓励政府部门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探索建立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海淀试点应运而生

和全国一样,北京正加快步入老龄化社会。而这其中,失能老人最受政府所关注。

“老年人有三怕:贫困、疾病、失能。其中,前两怕都已经有了相应的保险政策措施予以救助,而在失能救助方面一直是空白。”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指出,当前北京300万的老年人口中,4.78%属失能人群,剔除其中可以室内移动和洗澡的失能老人,2%处于完全失能的状态。

李红兵告诉记者,对于失能救助,近年来北京市积极着手建立长期制度,试图通过保险的制度性建设,建立起相应的评估和服务体系,打通商业保险参与的障碍。

海淀区的试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海淀区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8.6万人,占总人口的20.3%;失能失智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6%,其中重度失能老人达到2万人左右。另据海淀区民政局数据,海淀区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年2.2万人的速度增长。

目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一是依靠家庭照顾,一位失能老人基本上会影响全家人的正常生活;二是从市场上请护工上门照料,但费用高昂。据测算,照顾轻度或者中度失能老人,聘请护工的费用每月在5000元到8000元左右;如果是重度失能老人,一个月动辄上万元。而目前海淀区70%的退休老人每月退休工资仅3000元左右,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费用。

“启动失能互助保险可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到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怀等照护服务,同时减轻多方经济负担。”海淀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杰告诉记者,调查显示,保姆在一个家庭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为3小时,目前的护工费用中包含着雇主要支付一定的无效劳动费用。

历时近2年,海淀区政府联合中国人保寿险公司,针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展开了深入细致调研和设计,反复论证之后,形成了自成独立体系又可与其他保障制度有机衔接的新型养老服务保障模式,重点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支持,也为北京乃至全国开展长期护理互助保险试点经验。

海淀区副区长王际祥指出,海淀失能护理互助险的试点,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实体服务社会化运作的原则,一方面通过保险公司的运作,发挥金融杠杆效应,放大资金,节省政府成本,并在基本制度基础上设置N个附加产品,满足不同经济收入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该项产品采取服务给付的新模式,参保人在享受了护理服务的前提下,保险公司根据参保人授权向服务机构支付服务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参保人享受到真正需要的服务,降低服务交易成本,得到真正有效的养老保障。

试点办法保障成功

海淀的此次试点仅限于“居家养老”,并不包括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也就是说,老人一旦瘫痪在家,可以享受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关怀等几大类20多项服务。保险以“实物给付”形式向老人提供——由服务商向投保老人提供有需要的服务,由保险公司买单。

今年6月6日,《海淀区居家养老失能护理互助保险试点办法》正式通过,这将在政策上有力保障全国首个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在海淀的开展。

办法规定,具有海淀区城乡户籍年满18周岁以上的居民,及在海淀行政区域内各类合法社会组织工作的具有本市户籍的人员,均可自愿参加长期护理互助保险。保费按年缴纳,采用个人缴费加政府补贴的形式,政府补贴20%后的标准缴费为每年912元,相当于每个月仅为76元。根据年龄段、户籍类型缴费稍有区别。个人缴费不少于15年,政府补贴不超过15年。另外,55岁以上的低保、低收入家庭居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居民的保险费由政府全额承担。涉及居民大约5000多人。

参保人达到65周岁,经专业机构评估,以日常基本生活中吃饭、穿衣、睡觉、如厕四项基本生活能力为标准,划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度、中度、重度失能的老人可分别获得每月900元、1400元、1900元的护理服务。

服务主要包括居家照护服务、社区照护服务、机构照护服务以及亲情家庭互助服务、精神安慰、志愿者服务等其他照护服务。

根据海淀前期的抽样调查,在1100多名被调查者中,约一半的40至60岁人群愿意参保,且独生子女家庭投保意愿较高。

“1900元提供的都是有效服务,比如15分钟的上门理发、1个小时的助浴服务等。”李杰表示,加入保险后,会有专业的服务规划师根据老人的失能情况,配备个性化的服务计划,由实体的服务商按照计划,提供上门入户服务。同时,李杰说,通过这种“实物给付”的保险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平抑当前养老市场的服务价格,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消费得起。

中国人保寿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王文表示,海淀区将建立长期护理互助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照护服务机构缴纳三部分组成。基金将按照合作共赢、控制风险、持续发展、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筹集和使用,并利用保险公司在管理和投资方面的经验,实行基金独立核算、保值增值和专款专用。同时,基金接受企业、社会单位、慈善机构等社会和个人的捐赠。失能老人享受的待遇也会参照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和基金承受度定期增长。

此外,如果参保人未享受护理待遇,在其身故时,个人账户可由受益人继承或享受其他待遇。据悉,失能护理互助保险的准入规则、评估办法等配套政策将陆续发布,首单签发还需两三个月时间,今年12月起开始为参保老人提供护理服务。

“试点产品有没有吸引力,最终都体现在用户的参与上,这还需要时间去验证。”李红兵说,海淀的试点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成功或者失败,以及所获得的信息,都将成为北京完善长期照护制度的一个重要探索。

猜你喜欢

商业保险海淀海淀区
香山名字的由来
我国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保险的协调发展
论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如何促进我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坐地铁 游北京(十四)16号线(北段)穿梭海淀后花园
“智慧海淀展”成功举办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御宠阁 海淀旗舰店开业
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