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凤春:生于70年代的“90后”

2016-05-14杨筱卿

中外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直觉

杨筱卿

从投资银行总监到风险投资合伙人,金凤春与大多数职场人一样,经历了角色转换、心态调整、相信自己,这样的渐进式成长。然而,他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我到底要做什么?难道我要做一辈子投行吗?”

2010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监金凤春这样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一年,他已经37岁。

众所周知,投资银行风光无限,华尔街就是典范。然而,投资银行的工作强度非同一般,加班、出差是家常便饭,而作为投资银行,本身就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是服务提供商。

“说到底,投行是‘体力活,是‘伺候别人的,不可能做一辈子,所以要转型。”金凤春对《中外管理》坦言。在他眼里,投行人士要转型,有三个方向:一是风险投资,二是股票投资,三是董秘。

身为中国最早一代的网民,金凤春对互联网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风险投资能将兴趣爱好与社会最前沿的趋势结合,比如互联网领域。”金凤春说,“其他两个选项则缺乏这样的特点。”

角色转换

然而,职业转型并不容易。

在投资银行时,企业是买方,也是甲方,而投资银行则是卖方和乙方。因而,投资银行有强烈的冲动撮合交易,只有交易成功,才能获取服务费,员工才有高额奖金。

投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似乎更多的是一锤子买卖,项目完成,关系也就结束。风险投资却与此相反,风险投资投下企业的那一刻,正是合作关系的开始,企业的后续发展关系着投资是否成功以及回报率。如果抱着促成交易的心态,急于求成,投资很有可能失败。据金凤春的观察,角色的转换是大量从投资银行转到风险投资的职场人士普遍存在的问题。

金凤春也不例外。

转型伊始,金凤春就遇到了这样的企业。一个家纺行业的龙头企业,达到A股上市的条件,据他估算,如果上市,金凤春所在的赛富基金可以获得一倍的回报。

刚转型的金凤春,身上有着投资银行的烙印,按照惯有思维,这是一桩生意,可以赚钱,为何不赚?而作为一个投资人,只有投资项目,才能证明自己是投资者,也只有在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金凤春自然积极撮合这桩交易。

出乎金凤春意料的是,公司其他人对这个项目给出了不同的评价,因为A股上市排队周期很长,在排队过程中就会有风险,而那家企业估值很高,需要消耗赛富基金大量的资金,而且只能在三四年后退出。如果这些资金用于四五个移动互联网早期项目,回报率可能远高于此,因为后者更具有成长性。

权衡之后,金凤春最终放弃了对这家企业的投资。

坚持直觉

在早期的摸索之后,金凤春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投资方法论——无论创业者讲述的故事多么诱人,无论项目在市场上多受追捧,只有代表着前沿趋势,满足宏大叙事的框架,金凤春才会考虑。

然而,即使有了自己的投资方法论,金凤春依然漏掉了一些优秀项目,因为那时的他还未建立足够的自信。

2013年,打车软件“快的”进行A轮融资,金凤春就与其有着接触。直觉告诉他,手机打车会是将来的趋势,而那时的“快的”,估值并不高。但是,由于内部有不同的意见,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投资项目。

后来,金凤春的上司,也就是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对他说:“投资并不能依靠民主决策,有时需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应该坚持时,就必须坚持。”

“从那以后,如果我第一眼就觉得这是让人心动的大项目,哪怕后面有动摇、质疑,我可能仍然倾向于继续推动这个项目。这是我从阎总那里学到的,也是案例教给我的道理。”金凤春向《中外管理》如此总结。

2014年,金凤春接触如涵电商,后者是国内最大的网红电商公司,签约了数十个网红,通过后者出售时尚产品或虚拟道具。彼时,只有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大V,而网红概念还未红火,但在美国,时尚、高颜值的网红做电商,已经萌芽。金凤春凭直觉判断,这事很有意思,将是一个大趋势。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了投资,而估值谈判时,双方也一拍即合,并没有讨价还价。

最近,如涵电商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与此前的估值相比,上涨多倍,而该公司业务在2015年的增长,达到了10倍左右。

2015年10月,金凤春又一次依靠直觉以最快的速度——与创始人第一次见面到投资完毕,两三个星期内就完成直播平台映客的投资。

“映客是赛富基金有史以来成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项目,在很短的时间内,不管是用户数,还是财务规模,抑或是融资估值,都创下了最快的成长纪录。”而无论是如涵电商,还是映客,金凤春都颇为满意。

保持好奇心

但是,直觉并非一朝练就,只有足够自信,才能依靠直觉驱动。

“你刚加入这个行业,就要靠直觉去投资,上面的老大会红眼的。”金凤春笑言。在他看来,风险投资是一个经验主义的行当,经验非常重要,而直觉就建立在大量的经验之上。

不过,丰富的经验也会带来弊端,比如判断项目时,投资人有可能根据过往的经验评判项目,会有“你有什么大不了的”心态,从而过快下结论。实际上,这在投资行业并不鲜见。

金凤春认为,移动互联网每天都会涌现新生事物,要有开放的心态去容纳、学习和了解,不能用过往的经验去拒绝它。对金凤春而言,则是用好奇心平衡经验带来的弊端。他自诩出生于70年代的“90后”。“90后、95后甚至是00后,是互联网的主力人群。他们的爱好和喜好,消费习惯和行为习惯决定了创业项目的方向。”他说,最重要的是了解他们。

为了接近并了解这部分新兴人群,金凤春每天都会关注苹果Apple Store排行榜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参加大量创业活动、项目路演、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因为这里面大量早期项目服务90后。闲暇时间,他还会去大学讲课,并经常玩社区、App,与网上的小明星打交道,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责任编辑:朱丽

个人档案

姓名 金凤春

年龄 43

星座 双鱼白羊座

职位 赛富基金 合伙人

画像 出生于70年 代的“90后”

Q&A

Q:您觉得自己的转型经历,对其他人而言,有哪些可以借鉴之处?

A:第一,将兴趣与职业结合,身心愉悦才可能出成果。我喜欢互联网,每天刷苹果排行榜寻找好的App,我再去投资,我岂不是看着他们长大?对我来说,这会让我心情愉快。

第二,选对行业。不仅要喜欢这个行业,这个行业还必须有前途。而它的势头,可以带动人的职业生涯。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有自己的方法论,每个人成功的路径都不一样,要琢磨对自己最有用的方法,职业规划也是如此。

管理点评

所谓职业经验,最宝贵的部分不是你做过什么以及你做成过什么,而是你的商业直觉。只要你的年资够长,你总会做过一些什么,只要你的运气不是太差,你也总能做成过一些什么。但是商业直觉是当这件事还没有雏形之前,你就能判断它的走向,成还是不成。这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总结,敏锐的商业观察力和分析力,不是光有经验就可以做到的。

当人们都在围观风口上的猪的时候,你已经找到了下一个风口。

点评人:蓝港互动副总裁 王世颖

猜你喜欢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直觉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数学直觉诌议
一类分数阶房地产风险投资系统的混沌同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如何创新构建可持续国际影响力
浅析投资银行的内涵及业务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