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朋辈心理辅导员为依托,构建学生公寓心理环境

2016-05-14崔婷婷

亚太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理环境公寓

崔婷婷

摘要: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针对公寓心理环境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朋辈心理辅导员为依托,通过开辟朋辈心理活动空间,完善技能培训机制体系,丰富心理健康宣传方式,深化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加强公寓硬件设施建设五个方面,构筑公寓心理环境五道防线,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的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朋辈辅导员;公寓;心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19-02一、高校公寓心理环境存在的问题

1、因寝室矛盾诱发的恶性事件屡见报端

近年来,学生寝室内发生的恶意伤人事件屡见报端,有因作息时间不同而口角冲突的,有因室友未及时开门而暴力相向的,还有因日积月累的小纠纷而毒害室友的,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血淋淋的案件无不说明,学生寝室矛盾若不加以合理的判断和理性的处理,不仅会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学生心理失衡,严重者甚至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2、 因集体生活引发的心理问题日趋高发

高校的教育模式使班级的概念逐步淡化,学生在寝室中的时间逐渐增多,而集体生活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趋高发,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第一,生活环境变化引发的焦虑心理。异地求学,环境的变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适应能力较弱者便产生焦虑情绪,更甚者水土不服、茶饭不思,短时间内无法适应集体生活。第二,不良消费观念引发的失衡心理。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宽裕,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也尽量满足,导致学生之间互相攀比。这显然给那些家庭经济不富裕,但又有虚荣心的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二、高校设置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意义

1、健全高校心理辅助梯度体系

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高校在思想,时间和活动空间上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但这一管理方式增加了对学生危机事件的干预难度。而当其他学生面对危机事件会显现出心理异常或者心理应激反应时,朋辈心理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一员,很容易捕捉到这些异常反应,并即使向辅导员或者校专职心理咨询师汇报,学校可以迅速应急处理,降低危机事件的危害性。因此,通过设置朋辈心理辅导员,可以进一步健全学校一学院一班级一寝室四级梯度的心理辅助体系。

2、增强心理咨询工作的能动性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推行了很多年,但部分高校学生对心理咨询仍然存在排斥心理,依然羞于寻求专职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援助。而朋辈心理辅导员作为同龄人,能够长时间接触学生,方便收集学生各方面信息,了解学生在学业、生活、情感上存在的困惑,并且依据这些情况可以在非常自然的环境下与之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3、深化良好寝室氛围的形成

良好的寝风不仅可以影响寝室成员的健康成长,更能促进班级的良性发展。目前许多高校寝室集体凝聚力较差,寝室成员间情感淡漠,甚至存在恶性暴力事件,而朋辈心理辅导员则能经常与同学交流,能正确引导和处理寝室舆论,及时处理寝室成员的心理困惑,协助建立良好的寝室氛围。

三、公寓心理环境创建的有效途径

1、开辟朋辈心理活动空间,构筑公寓心理环境第一防线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同学遭遇心理困惑时,当即不会想到联系学校的心理专职老师寻求专业帮助,他们第一时间会选择自我消化,或者向身边的好友倾诉,以此寻求同龄好友的慰藉。因而,在公寓开辟朋辈心理辅导员活动室,为公寓心理健康工作人员提供咨询场所,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能动作用。基于此,从各班心理委及寝室心理预警员选拔具有工作责任较强、沟通技巧良好、热爱心理学的学生来担任公寓朋辈心理辅导员。公寓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其他同学有相似的学习空间、生活方式和网络平台,通过日常学习、生活、社交平台的深入接触,可以实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帮助,让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充分展现在校大学生的“三自”功能。

2、 完善技能培训机制体系,构筑公寓心理环境第二防线

完善的培训机制是公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应高度重视对公寓朋辈工作人员的技能指导,让公寓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技能提升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心理干预的工作流程,深化公寓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的认可度。通过个人指导和团队探讨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寓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咨询的基础理论、常见的心理问题个案商讨、职业操守等,提升公寓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辨识、沟通、处理能力。通过无缝对接的公寓心理健康教育阶梯网络,实现校专职心理咨询师、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预警员与公寓朋辈辅导员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

3、 丰富心理健康宣传方式,构筑公寓心理环境第三防线

大学生在心理求助意识上存在误区,心理问题辨识能力有待增强,不能及时预见自身和同伴的心理危机事件,无法客观对待心理困扰和诉求,因而加强公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深化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迫在眉睫。在互联网+时代大环境下,除了依靠校园网、展板、电台、电视、宣传栏等传统宣传媒介,还应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来推进公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活动武装和价值凝聚,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微博、QQ群等网络渠道,实现对各公寓、各寝室、各成员的全面覆盖及最佳宣传效果,形成更大的舆论覆盖面和更强的宣传影响力,引导大学生明晰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意义,从而自觉涉猎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主动关注自身和周围同学的心理状态。

4、深化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构筑公寓心理环境第四防线

以寝室为单位开展各式各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创建公寓心理环境的关键基石。首先,针对不同大学生群体的不同问题,如违反公寓管理条例的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沉溺网络的学生群体等,公寓朋辈心理辅导员可分层分类地开展主题鲜明的团体探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明晰认知。其次,号召各级社团进驻公寓举办文体活动,将活动主题从心理学角度加以规整,进而拓展公寓心理文化的内涵。如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主题合唱比赛、创意全家福合影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增强大学生的寝室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此外,结合各年级各阶段学生的特点,定期开展主题辅导讲座。如:新生入学适应季的辅导,考前焦虑症的释疑,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助等。

5、加强公寓硬件设施建设,构筑公寓心理环境第五防线

物质文化与主观认知相辅相成,物质文化对情感、工作和学习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公寓物质文化是公寓心理环境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在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具有促进作用。因而,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公寓的物质文化创建工作,在公寓区开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园地”,设立能够开展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及朋辈交流的活动室;建立心理健康知识科普知识栏;开辟公寓寿星生日墙,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物质环境配备,从而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公寓心理环境。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

参考文献:

[1]祁承勇.大学生公寓的朋辈互助模式研究[J].党史博采,2015,3:40-41.

[2]董雪,王娟.大学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科教文汇,2015,304:161-162.

[3]邱杰.贺婧雯,夏冬晴,李姿霖,周峥艳,陈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军——朋辈辅导员[J].科技创新导报,2015,9:117-118.

[4]徐江虹.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的有效途径[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4-67.

[5]梅国英,庞杰.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9:80-81.

[6]毛伯民.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5:81-82.

猜你喜欢

心理环境公寓
树洞公寓怪房客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双钢路旧公寓改造
数字公寓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高校军事课教学心理环境探析
中职课堂心理环境分析与优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