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大臣的难题芸镎而不触怒皇帝

2016-05-14高寿仙

领导文萃 2016年9期
关键词:王振魏忠贤宦官

高寿仙

擅权:张居正因“凌上无礼”遭到皇帝怨恨

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君主最怕大权旁落,历代政治制度的设计,都有防止大臣专擅的机制。朱元璋对此考虑尤深,他曾谈到:“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朱元璋发动了“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大肆诛戮功臣宿将。胡、蓝玉成为首犯,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违犯了不能“擅权”的帝王法则。

明代因“擅权”而得祸的最著名事例,当属一代改革家张居正。张居正出任首辅时,明朝已陷于沉重危机,他毅然以天下为己任,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明朝转危为安。然而,张居正的很多行为,也违犯了当时的“政治规矩”,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挟宫闱之势,以骄蹇无礼于其主”,亦即依靠太后的倚任,对皇帝管束过严、不够尊重;二是“威福自擅”“异己者率逐去之”,就是在内阁之中,他也“视同列蔑如也”,其他内阁大臣惧其威势,“不敢有所持诤,拱手受成而已”。这种“凌上无礼”“威权震主”的行为,不但导致皇帝对他怀有深深的怨恨,也在朝野树立了许多政敌。以致身死未久,大祸骤发,生前官秩尽被削夺,家产皆被籍没,家人遭受严刑审讯,长子敬修自缢身亡。后来出任大学士的于慎行评论说:“江陵之所以败,惟在操弄主之权,钤制太过耳。”

“婴鳞”:明代不少官员因直言进谏而招来惨祸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虽然以君主专制为原则,但要维持政务畅通和统治稳定,实有赖于君臣的良好配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帝亦然。臣下怎样匡正而不触怒皇帝,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韩非子·说难》形象地比喻说:“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后人遂把犯颜直谏称为“婴鳞”。历代君主大多标榜“兼听则明”,提倡臣下“极言敢谏”。如果臣下真把皇帝想象成虚怀若谷的明君,“明言礼义以挑其恶”,伤其颜面,动其怒气,鲜有不大祸临身者。明代就有不少官员因“婴鳞”而得祸。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深知“治国之道,必先通言路”。他特地宣布自己最喜欢逆耳之言:“朕观往昔议论于廷,有忤人主之意者,必君子也;其顺从人主之意者,必小人也。”其实朱元璋并无容人之量,不少官员直言进谏,不但未能使他改过纠错,反而招来惨祸。比如,朱元璋听说熊宣使之妹年少貌美,想把她收入宫中,员外郎张来硕劝谏:“熊氏已许参议杨希圣,若明取之,于理不妥。”朱元璋立时暴怒说:“谏君不当如此!”令壮士用刀捣碎张来硕牙齿。后来杨希圣遭人弹劾,朱元璋想到熊氏是其未婚妻,不由嫉恨交生,予以黥刺劓鼻的惩罚。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治政颇善,史称“仁宣之治”,然二人都有拒谏饰非的毛病。当时有一位“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官员,名叫李时勉,明成祖朱棣时就曾听信谗言,让他坐了一年多监牢。朱高炽在为皇考守孝期间,亲近女色,严重违背儒家礼仪。李时勉劝谏皇帝“谅闇之中,不宜近嫔妃”,并对让太子出守南京提出批评,认为“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朱高炽极为震怒,将李时勉召到便殿斥责,李时勉不肯屈服,遂“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接着将他关入锦衣卫狱。幸亏锦衣卫一位千户曾受李时勉恩惠,暗中请医生为他疗伤,才侥幸保住性命。朱瞻基做太子时,洗马戴伦、中允林长懋曾劝谏他不应荒废学业,引起朱瞻基不快。朱瞻基登上皇位后,经常出猎巡游,二人再次劝谏,朱瞻基遂将二人调任京外冷差。有人报告二人发牢骚,朱瞻基令将二人逮捕,带到大殿亲自审问,戴伦性格刚烈,抗辩不屈,朱瞻基令武士将他活活捶死,林长懋因沉默未言,得保性命,但被关入监狱十年之久,直到下任皇帝即位才被释放。

儒家提倡“君君臣臣”,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间本是道义性的关系。但在专制政治的实践中,“君君臣臣”完全变为尊君抑臣的等级原则,以致君可以使臣不以礼,而臣对君的正常规谏,也可能被君视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干政:明代宦官数次专权乱政,鲜有善终者

在中国古代,有机会干预国家政务者,主要有三类人,即后妃、外戚和宦官。明太祖朱元璋对这三类人都高度警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总起来看,明代对后妃和外戚的防范比较成功,而在限制宦官方面完全失败。宦官不但广泛参与军政事务,还数次出现专权乱政现象。不过,宦官专权鲜有善终者。

明代第一位专权宦官,是正统年间的王振。正统初年,因有太皇太后和内阁老臣约束,王振还有所收敛。待到这些人陆续去世,明英宗朱祁镇完全倚信王振,王振口含天宪,作威作福,官员有不肯依附或礼数不周者,皆遭其重惩。正统十四年(1449年),王振怂恿皇帝亲征,结果皇帝被蒙古人俘虏,护卫将军樊忠趁乱将王振锤毙,并说道:“吾为天下诛此贼!”郕王朱祁钰监国,群臣合词启奏:“王振倾危社稷,构陷乘舆,请族诛以安人心。”王振死党马顺、毛贵等被朝臣当堂乱拳打死,王振全家无分老少皆被处斩。

天启年间的魏忠贤,是明朝最后一位,也是势焰最烈的一位宦官。他与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勾结,统揽内宫外朝大权。东林党人反对他专权乱政,他便制造冤案,将多名东林党人逮捕下狱,“五毒备具,呼謈声沸然,血肉溃烂”,这些人均被折磨致死。

当时官员们为了向魏忠贤献媚,无所不用其极,全国各地纷纷为其建立生祠,斗巧竞侈,所供魏忠贤之像,皆以沉香木雕就,五官四肢,宛然如活人,腹中肠肺皆用金玉珠宝妆成。可惜好景不长,朱由校在位七年即突然去世,嗣君朱由检着手清算魏忠贤的罪行,魏忠贤自缢后遭戮尸凌迟,客氏被笞死,魏忠贤侄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被处斩,亲属均发烟瘴地面永远充军。

猜你喜欢

王振魏忠贤宦官
Analytical three-periodic solutions of Korteweg–de Vries-type equations
CrAlGe: An itinerant ferromagnet with strong tunability by heat treatment
九千岁
九千岁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 GLOBAL L1 SOLUTION OF THE EULER EQUATIONS FOR CHAPLYGIN GAS∗
THE EXISTENCE OF A BOUNDED INVARIANT REGION FOR COMPRESSIBLE EULER EQUATIONS IN DIFFERENT GAS STATES*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THE BLAST THATNEARLY DESTROYED BEIJ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