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改革精神纵深推进供给侧改革

2016-05-14周汉民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产力榜单结构性

周汉民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的换挡期,既要保持眼前经济的稳定增长,又要考虑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为精准地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将供、求两侧相结合的调控方式的目标,可谓恰逢其时,必将大有作为。

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何以解忧,唯有改革,继续改革,不停顿的改革,这就是今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所在。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要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经济新常态,有四个表现非常明显:第一,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第二,人力资源的成本高企,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比周边国家高很多。第三,能源资源成本高企,我们对包括石油在内的资源依赖性较大。第四,环境影响巨大,去年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第一份全球气候协定,中国做出了庄严承诺,任务艰巨。

由此,为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供给侧改革至少要侧重五个要点:一是人力资本必须受到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劳动力是生产力第一要素。二是资本的涌动在很大程度上,应当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三是应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我国作为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国更应注重土地资源的作用,尤其是农村的土地确权、流转和发挥效益,当成为供给侧改革一个极为关注的要点。四是注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是生产力,是国人的自豪。五是政府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是政府改革的组成部分,审批制改革只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三者的关系在逻辑上是一个从属关系,不是等同关系。我们对政府不断改革、继续改革寄予希望,就是因为政府管理也创造生产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当下的任务就是要极大地提升创新能力

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将追求有效需求满足作为重要目标。如何体现?我以为很大程度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绝对不能低估工业化朝气蓬勃的力量,因为中国还处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

有三张榜单可以说明工业创新的意义:一是财富五百强榜单,2015年大陆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就有100家,仅次于美国。在世界五百强行列中,已经有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中国企业队伍。二是世界品牌五百强榜单,去年美国有239个,占据半壁江山,而中国还不到30个,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点,我们需要有效供给,思考分层消费该如何满足。中国企业在世界五百强数量较多,但中国品牌数量离我们国家的发展以及世界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三是世界创新企业一百强榜单,2014年我们有华为一家,2015年一个都没有,此消彼长。而相比较之下,亚洲国家几乎占到一半,有47个。这三个榜单就是极大地提高创新能力的参考。中国应以创新为首,供给侧改革要的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增长、分层以及实际和未来的需求。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极大地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

不可否认,我国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模式让我们警醒,这样自觉的警醒难能可贵。

由此,要做三件事:一是机制改革。供给侧改革最需要的是与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和法制的改革。

二是要把社会资源调动起来。我们以往强调的是政府和企業,但同样要强调社会力量也有重要的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第三方力量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三是需要强调国际合作。中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国已经高度融入世界,另一方面,世界对中国的期望如此之高,也令我们非常受关注。G20国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刚在上海结束,拉开了今年G20系列峰会的序幕。我们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给今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打下一个重要的基础。总之,中国应当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与世界交往,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生产力榜单结构性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来不及生产力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榜单
榜单
榜单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