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比较的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2016-05-14轩颖李荣冉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连续性学段文本

轩颖 李荣冉

非连续性文本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文本形式,语文课程标准将其作为小学阅读教学内容的重要文本形式之一,然而非连续性文本真正引起重视主要缘于以PISA为代表的素养测评。中国学生在PISA测试中总体水平领先,但中国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水平测试成绩远低于国外学生,学者的反思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我国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为什么呈明显弱势,二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三是教师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质量低等。为探明这一系列问题,为一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本文将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比较,旨在厘清两者在概念、特征、价值和教学任务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可行性的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 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特征与价值比较

要探析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特征与价值上的差异,首先要从两者的概念入手。

连续性文本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1],以文句、段落组成篇章或者整本书,提供一个完整信息的单元阅读,阅读时采用由左到右的直线型阅读方法;而非连续性文本是以文字说明、表、符号、单和图画等信息为单位,一种或几种信息组合而成,直观呈现信息内容的文本形式,阅读时以非线性阅读方法[1],需要组合多重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做出评价[2]。

1.特征比较

连续性文本阅读多为文学类阅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具有抽象性、主观性、文学性、技巧性等特征。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多为实用类阅读,源于学生将来的成人生活,具有生活性、直观性、技术性和丰富性等突出特征。

2.价值比较

连续性文本阅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虽具有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共同价值取向,但是前者更强调人文价值,后者则更追求实用价值。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培养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与品味语言等能力,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拥有阅读体验,提升人文素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更注重提高学生“生存性发展”的能力、适应教育生活化的能力和跨学科整合的能力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旨在考查学生为生存做准备的阅读能力。“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信息重整,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应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阅读能力”[3]。非连续性文本在博客、微博等新媒体中频繁出现并被人们经常使用,适应了教育生活化趋势。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不是单一语文学科所能完成的,需要多学科整合。

二、 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任务比较

1.基于新课标要求的阅读教学任务比较

新课标从第一学段开始就系统地规定了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要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要求在第三、四学段明确指出。在第三学段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要求“阅读有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4]。

基于新课标要求比较,课标规定了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在不同学段的目标、内容、建议和评价等方面具体化的要求。但课标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仅设定了第三、四学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不具体,还缺少阅读方法、建议、评价等内容。

2.基于教学重难点的阅读教学任务比较

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重点是对文本的语言、情感等阅读能力考查。如何丰富选文类型和让学生与文本平等对话是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教学难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对文本有价值信息的考查。但在现行教材中,严格意义上,没有一篇真正意义上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如何挖掘现有资源、开发课程资源和指导阅读方法等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难点。

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可行性策略

基于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在概念、特征、价值、教学任务等方面的差异,为了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效果,为小学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效建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1.明确内涵价值,提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理念

教师应深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明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理清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和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关系,寻求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学校要建立阅读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阅读资源,注重对教师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进行相关培训、指导,重视教师非连续性文本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阅读与生活的联系,发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实用功能。

2.完善课程内容,增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系统性

新课标对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进行了整体性设计,而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仅在第三、四学段提出要求,还缺乏对其系统性整合及相应教学建议的规定等。

“认真研读教材,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会发现,第一学段其实已经具备了学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萌芽条件”[5]。因此,我们应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第一学段萌芽。在第一、二学段进行课本目录、插图、简单表格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指导教学。在第三、四学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时,我们要准确把握学段目标,注意第三、四学段之间的渗透与过渡。

3.突出特征,开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课程资源

阅读教学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到阅读文本类型的多样性,尤其是开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坚持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并重。

(1)彰显生活性,开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非连续性文本与其他文本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那就是生活中很常见,与生活紧密结合,更具实践价值。开发贴近生活的非连续性文本教材,可通过两种途径来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一是来自生活的,如商品的说明书、路标、报刊中分类数据和表格等;二是来自教材的,数学、科学、品社等各科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6]。

(2)利用直观性,重视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小学各科教材内容多以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呈现。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是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7]。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思维力等。在教学写景类文章、说明性文章等连续性文本阅读时,教师可适当增加课文内容,补充图、表等信息直观呈现文章内容。

(3)提升技术性,调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自主性。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可合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不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关于“汉字的演变”的内容,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和搜集表格中汉字演变的动画或图表,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4)凸显丰富性,整合学科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教师要自主选择、开发和整合不同学科的阅读教学资源。非连续性文本经常出现在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科学等学科中,要想让学生真正了解非连续性文本,必须进行学科的整合。教师可以改编其他学科文本,使其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服务。

4.突破重难点,承担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任务

非连续性文本是植根于生活的一种文本样式,教师应运用有效策略突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进而完成其教学任务。

(1)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在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呈现。从学生喜欢的场合,寻求学生感兴趣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素材,生活中的说明书、旅游导览图、安装图、时间表等都可以作为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资源。

(2)问题导向,深入思考。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一般要有一种目的意识、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从文本呈现的图文表格中发现问题所在,有所悟,有所得,有所发现[8]。教师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浏览信息,编制独立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3)方法引领,探究阅读。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阅读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时,注意关注标题、分类图例、横纵向比较数据、解析相关文字等,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教学说明书类非连续性阅读时,教会学生通过通读知大意、依问题找项目、选择信息等过程来整合信息。此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尝试推论等方法。

(4)寻求迁移,融合提升。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往往和连续性文本相互依存出现。我们要有意识地将两种文本形式相互迁移、融合和促进,提升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融合阅读的教学策略,将两者融合在教学突破点、教学空白点和教学提升点上[9]。

(5)读写结合,提升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强化非连续性文本的习作意识,将阅读与习作结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文本的意义,提升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将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模块中看漫画习作,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它通过漫画考查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有机地将阅读与习作结合起来。

(6)课外延伸,拓展视野。课外阅读可以补充一些以读图为主的非连续性文本,如将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指定为二三年级小朋友的课外亲子读物,将《丰子恺漫画精品集》指定为四五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10]。通过课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一步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阅读面。

(7)评价跟进,强化学习。PISA阅读素养的评价重视综合分析学生在所得分数中表现出的认知水平以及能够提升进步的空间,并通过问卷方式来了解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态度[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评的教学评价可以借鉴PISA阅读素养评价的标准,基于课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专家、教师等语文教学研究者不断研发更为鲜活的、生活化、情境化的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并对其测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

从比较的角度出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既可与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融合,又可彼此借鉴,运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彰显各自的价值,综合培育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冬岩.非连续性文本的涵义及特征[J].新教师,2013(4).

[2] 邱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以长春市初三学生情况为个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3] 金荷华,左长旭.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解析与反思[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2(9).

[4] 中华人民井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李茜. 开阔视野,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从第一学段萌芽[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7).

[6] 盖鸾英.生活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2).

[7] 朱玲娟.图文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5(9).

[8] 张年东.非连续性文本及其阅读和表达研究—基于PISA测试的视角[D].重庆:西南大学,2014.

[9] 钟婕. 穿行·融合·提升—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融合阅读教学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5(7).

[10] 朱洁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划与实施[J].全球教育展望,2015(10).

[11] 夏敏,叶继奋. 基于PISA阅读素养价值取向的阅读教学策略[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连续性学段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