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建渠道养林蛙 20年功成名就

2016-05-1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变态池子蝌蚪

林蛙是个宝

李富酷爱二人转,他承包的这片林子面积有24万亩。整个林子里,树叶底下、溪流河沟,各个角落里隐藏着大大小小上百万只林蛙,它们的颜色与环境相似,没有经验的人想发现一只都很难,要如何才能捕到它们呢?首先要借助两样工具:抬网,钩子。

工人将网展开横在水中,李富快速且用力地搅动水面。被惊动的林蛙顺水而游,从而进入网中。这种传统的方法适用于水流较急的水面,对林蛙几乎没有伤害,捕上来之后还要挨个挑选一遍。

林蛙的生长速度很慢,至少3年才能上市。除了管林蛙叫蛤蟆,对于公林蛙和母林蛙,当地人也有着特别的叫法:公狗子、母豹子。母的红肚皮,公的嘴发白。

每天下午3点,八九个小时的捕蛙作业结束后,会有人专门清点林蛙,按数量计算工资。销售旺季,现卖现抓根本来不及。因此,从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前后一直持续到河水上冻,林蛙冬眠,工人每天都要进山捕蛙,之后暂养在这样的池子,卖的时候再从这里头抓就简单多了。林蛙个头越大价格越高,最便宜的每斤也能卖到100多元。

因为林蛙养得好,规模大,李富在当地可谓名声在外。没有人承包的时候他就承包了,不少同行叫不出李富的名字,索性称呼他——李大蛤蟆。

不断攻克养殖难关,起死回生

林蛙里蕴藏着什么商机,李富又是如何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呢?对于李富来说,林蛙圆了自己的发财梦,更让他过上了一种几十年来想都没想过的生活,以至于快60岁了,每一天仍过得充满悬念,惊喜和痛苦随时可能到来。

吉林省珲春,是一座与俄罗斯、朝鲜接壤的边境小城。上个世纪80年代,李富从一个偏僻的屯子来到这里,开饭店、跑运输、做边境贸易,上百万元的积蓄在当时实打实算得上是有钱人,那时的李富张扬、自信。

1996年,做农产品经销生意的李富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东北很多地区都吃林蛙。黄豆大酱,柴火铁锅就可以做出一道正宗的酱焖林蛙。这道菜不光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也是当地很多餐厅的特色菜。东北的长白山脉及周边是我国林蛙的主产区。林蛙一般生长在气候湿润、没有污染的林地,要有高大的乔木、矮一点的灌木,还要有草本植物和枯枝落叶,这样才能保证水分不被蒸发。当时,延边自治州的林蛙养殖刚刚起步。大部分养殖户都是包个几十亩,多的能有几百亩。李富花了近20万元,一口气包下了24万亩林地。

然而,一心想实现发财梦的李富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地林蛙的人工养殖刚刚起步,技术还不成熟,存在很多风险。野生林蛙量很小,集中养的时候,量大了,一个要有毛病就互相传染。

1998年,在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之后,李富风风火火,进山了。

李富收购了很多卵团和种蛙,又挖了几百个孵化池,很快,池子里密密麻麻全是小蝌蚪。从蝌蚪变成幼蛙的过程称为变态期,变态之后,幼蛙就会离开池子,到林中自由觅食。人工只是参与林蛙变态之前的喂养和管理,这种模式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人养蝌蚪天养蛙”。因此,变态之前是成败的关键。

一天,李富拉着饲料进山,发现蝌蚪都死了,他的脑袋嗡地一下,“哎呀我的妈”地一声就坐到了地上,怎么能都死呢?他发现是孵化池的设计出了问题。当时,孵化池都是一个紧挨着一个。一旦有一个池子出现病菌,就会随着水流传染到下一个池子,引起大量死亡。李富马上开始改良,最后都挖成了单独存在、都是活水的池子。

李富没有料到,养林蛙竟然这么难:水温要根据蝌蚪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调节、时不时还有各种病症……等到他一点点攻克了这些难题,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一到变态期蝌蚪就会出现大量死亡。

李富崩溃人了。寻思寻思还得干,它这个东西人不管的时候,在野生环境里产量都有,人管不就是人的原因吗?自己每天都要精心喂养这些小家伙:玉米面、豆粕、甚至是碎肉,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一直到第5年,李富始终没有找到答案。他每天就盼望到第3年,肯定挣多少多少钱,就那么去想,一年一年就推过去了。

欲望没有减少,积蓄却在一点点耗光。到第6年,李富连买饲料的钱都不够了。他索性扔下一些池子的卵团不管了。然而,戏剧性的转折发生了,弃管的幼蛙成活率竟然出奇地高。

李富观察发现,每个孵化池的水面上都漂浮着很多叶子,蝌蚪吃的就是叶子。以前是人工苞米面、豆粕,是长得快,病却多;后来捋榆树叶子往里一放,长得特别好。变态期蝌蚪自然生理需要上食量要小,前期用的饲料营养,蛋白高的,这个时期它不太需要,相反它需要一些粗饲料,就是腐殖质、或者腐叶,它挺需要这方面的。

一夜暴富,心态是发展的根本因素

变态后的幼蛙陆续离开孵化池,在林子里自由觅食,3年后才能成为商品蛙。这也意味着已经花光了全部积蓄的李富还要再苦撑3年才能有所回报。然而,此时第一期的承包合同已经到期,李富四处借钱,可到了续签合同的前一天还差两万才能凑够承包费,这时,他做出了一个彻底断掉后路的决定:八九万的房子,两万块钱卖。现在,当年的房价涨到了近20万元。但李富说即将时光倒流,他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一个人的坚持背后往往很多人的付出,老婆李春兰对于李富的举动没有一句怨言。她说,咱俩大不了回我老家种两亩地。李富的岳父把唯一的一套房子也给卖了。

家人的支持让李富在山上待得很踏实,他清楚养林蛙是一件和时间有关的事,心态要轻松乐呵,千万急不得。

每年4月,清明前后,冰雪开始消融。哗哗的水流声将冬眠的林蛙唤醒。出冰上岸、抱对产卵,新的生命就从这些晶莹剔透的卵团里诞生,逐渐长成蝌蚪、幼蛙。

林蛙捕食各种昆虫,同时也面临天敌的威胁。李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帮助林蛙躲避天敌,他相信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是对林蛙,也是对它们所处的环境最好的保护。

秋天来了。林蛙开始停止捕食,并向着有水的地方聚集。到2007年,李富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可以回捕林蛙的收获季节。

顺着水流每隔几百米就布上一张网,隔一两个小时起一次。正常情况下,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林蛙会跃入水中冬眠。但在遇到特殊天气,就可能出现大批量集体进水,顺水流游,称为“走蛤蟆”,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或者半个小时就捞一网,蛤蟆多的时候就这样,它要不走,你下网三天三夜,它也没几个。根据它的生活习惯,他能感觉到下雨打雷时,它能往里进。

更常见的是用下地垄的方法捕蛙,每天能有两三千只就算不错了。第一次收获的时候,很多经销商主动找上门来收购。短短3个月,李富就净赚了200多万元。他迫不及待要好好品尝一下阔别已久的有钱人的滋味。买名牌衣服,是李富对自己的犒赏方式之一,白衬衫是他的最爱,他一买就是几十件。朋友们都知道,李富在养林蛙刚刚赚钱的时候花钱更是出了名的大手大脚。要出趟门,别人花三五千元,他得花三五万元,就是暴发户的那种心态。

从自产到自建渠道,规模越做越大

养林蛙的前些年,在无数挫折面前没有丝毫退缩的李富,却彻底拜倒在了安逸、漫无目的的日子脚下,一直到他发现身边的人都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不如他的人,都比他强。

李富像是突然梦醒一样,决定迎头赶上。这时林蛙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养殖户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随之越来越激烈。为了让经销商收购自己的林蛙,养殖户们经常不惜降低价格。但这时,李富却主动停止了向所有客户供货,其中就包括关庆兰。

李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转折发生在一次意外降临的旅行途中。2010年的一天,李富接到通知,由于他每个月的电话费高达上千元,因此获得了一次免费到福建旅游的机会。“我发现,东北的土特产品都到南方去了,都是一个小盒一包装,外面做个盒一包装,各有各的品牌,价格翻多少倍。”

对于大半辈子没迈出过吉林省,只会养蛙从来没考虑过营销的李富来说,这次出行为他打开了一扇门。2011年,李富在珲春市建起了一家销售东北土特产的专卖店,主打产品还是林蛙。他请人跟拍了林蛙一年四季的生长情况,制作成视频在店里播放,并尝试通过网络销售林蛙。

现在,李富的专卖店已经开了4家,分布在珲春、延吉、沈阳等地,年销售额800多万元。

猜你喜欢

变态池子蝌蚪
大纹白蝶如何变态
关上灯,才看得见
夏天,当一条鱼多好啊
骂错人
蝌蚪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1)
豌豆青苗粥
青蛙和蝌蚪
大型生活情景剧
蝌蚪、螺蛳、水草和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