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创危机与全版权突围

2016-05-13余飞

电视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原创影视创作

他参与编剧了45部以上影视剧

他有一支“编剧别动队”,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

他是余飞

在这里,他秣马厉兵

预知编剧技巧和影视行业“那些事儿”

且看“飞说不可”

余飞

著名编剧,主要作品为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重案六组》第三、四部。现任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电影家协会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

影视剧的原创一直就存在多重危机,但多年来的表现方式只是一重过去再现另外一重。而今天,这种危机已经开始总爆发,影视原创已经加速快消化、极端边缘化、高度萎缩化。快消化说的是原创即使存在,也变成了一种快速消费品,其含金量大大降低,成为一种迎合与谄媚行为;边缘化说的是原创已经不再被影视产业的真正操控者重视,他们的眼光已经看向了其他方面;萎缩化说的是本来就造血不足的原创力量,在各种势力的挤压之下已经重度贫血,真正的原创力量现在呈现一种假性消失状态。就像假性近视一样,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演变成真正的近视。

原创如果消失,将给影视文化带来灭顶之灾;影视产品作为当前全球最为流行的文化载体,如果出现灭顶之灾,整个国家的文化也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我们有足够的钱和武器,我们可以买到任何东西,我们不怕任何人的威胁——可当我们成为这种最富有和最强壮的人之后,我们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历史、失去了生活方式,既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也不知道往何处去,这样的强壮和富有又有什么意义?

每一种文化,都是在自己独特语境里的原创与传承。只有这样,独特的文化才有可能被传承、发扬和传播,而不是被其他文化同化。目前我们影视行业里的十种主流操盘模式,正在将我们独特语境中的原创一步一步逼向毁灭的深渊。

第一种:垃圾IP

IP以包括一切有受众基础的作品作为外延,但故意忽略这些作品相互间天壤之别的内涵,借此将垃圾与珍宝混为一谈,并以次充好、以量充质来大讲资本故事,改写大数据,撬动投资方和播出平台,将优质宣发、制作、播出资源尽数占有,客观上减少了原创作品的上下游资源,使得想进行原创的编剧出口变窄、动力减少、市场变小。这一话题已经有无数人论证过,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种:盲目拿来主义

现在,改编一切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甚至印度人、泰国人曾经成功过的作品,已经成为商业上最保险的一种操作模式。也有资方说,人家外国编剧写的东西就是好,要是让你原创,谁知道你能写成什么样?什么时候能写出来?

这种话听起来是有道理的,商业上可能也是很保险的,但如果一直这么干下去,我们就不会再有原创作者了,我们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山寨大国,整个文化产业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劳动密集型血汗工厂。

第三种:盲目引进人才

据我所知,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影视公司聘请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的编剧来创作描述中国大陆人民生活的影视剧。相当于洋和尚做土菜,放到宁波来讲,就是请美国大厨来做宁波的臭冬瓜。这种操作方式忽视了中外影视作品因为文化差异、审查制度等导致的可看性上的区别,偏执地认为外国编剧就是比中国编剧好,宁愿花重金请完全不熟悉中国大陆生活的外国编剧来进行核心创作。当人家用严格的合同标准顺利拿走高额的稿酬之后,剩下的所谓本土化工作就交给中国的编剧来做。在我们自己所谓的“国际合作”之下,中国编剧成为外国编剧的本土化二传手。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什么原创可言?连全剧的核心和灵魂都是人家提供的,我们只不过当个粉刷匠,制造表里不一的香蕉型作品。

第四种:不唯上就唯下

选题之初,不是为了迎合政策宣传口径,就是为了迎合受众的初级审美诉求,而忽略了作为文化精英的理想和情怀,以及作为精神文明创造者的引导和提升作用。隔壁老王喜欢吃卤煮火烧,你就让全世界最好的大厨都一起做卤煮火烧。实际上呢?是因为老王根本就不知道有满汉全席、法国大餐之类的美味。

第五种:有意思没意义

著名编剧王力扶曾经悲愤地指出当前创作存在的问题:“其实就一个问题:用几十万字写什么?更多时候几十万字就表达了一个意思:特别没意思。”

如果文艺作品只是奔着一个钱字去的,没有独立自由的精神与高贵的格调,出发点就歪了,怎么可能升华?

第六种:外行领导内行2.0版

过去,我们经常抱怨煤老板和房地产老板投资影视产业带来的困扰,但他们的主要诉求可能是丰富私生活,在艺术上并不会谋求多大的话语权。但现在的操控者很多都是网络作家、影评人、网络红人、自制视频起家的从业者……这些网红各自拿出了自己奇怪的、业余的、个人化的标准,企图重新制定标准来给编剧洗脑。

从这个角度来讲,升级版的外行领导内行2.0版,将比旧一轮心地纯洁的煤老板和房地产老板的领导惨烈得多,煤老板和房地产老板最多就是把手伸到女演员房间里,但新一代以网红为代表的操控者把手伸到编剧的书房里来了!这是对编剧的潜规则,我们决不能答应!

第七种:机器人指导创作

已经有多家公司开始利用自己开发的软件来对剧本创作进行指导和评估。写什么题材,什么剧本质量高,往哪个方向修改,已经是电脑说了算。如果电脑能指导创作,人还有什么用?还谈什么原创?

第八种:抄袭、山寨以及同质化创作成为主流

法律不健全,郭敬明、于正之事起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大网络公司平台上,这两个人都是被作为极为重要的宗师级人物供在神坛上,他们的巨大成功,会误导无数的青少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而抄袭山寨和同质化创作无疑是原创的死敌。

最近发生的某部以《山海经》为原型的电视剧传出疑似抄袭日本《不可思议的游戏》事件。

外国人借鉴我国的文化经典创作新作品并风靡全球,我们要是有骨气,就应该同样借鉴我们的经典创作出更好的新作品让它风靡宇宙。如果借鉴甚至抄袭人家的新作品山寨出第二代新作品,不说别的,单从辈分来讲就隔了一代,成孙子了。

第九种:好高骛远与刻意雷俗并行不悖

一种人瞧不起正常的商业创作,只想获奖,好高骛远,但实际能力并不强;一种人却又完全迎合低级趣味,就来雷的、俗的,但实际能力也没有。应该做好正常的商业片、商业剧市场,这一部分做好了,再去争取获奖,先学写泰坦尼克号,再去学科恩兄弟和伍迪·艾伦。

第十种:差异化标准

越来越多的外国影视公司抢滩中国市场,他们的创作人员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标准写他们的故事,同时还可以以相对宽松的尺度写我们的故事,并且最终在我们的市场播出。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原创空间不如外来者。

随着国内影视公司资本实力的增加,大量并购外国影视产业的现象开始出现。这看起来是好事情,人家的企业冠上了我们的名字。但实际上,我们的资本外出并购成功之后,投资拍摄的是人家的主旋律!从文化和政治战略上讲,这种行为是用我们自己的钱,替他人洗我们国人的脑,而且是我们自己默许的、甚至兴奋和骄傲的事情!当我们的观众掀起一股一股韩国、美国文化的狂欢,我们的女人在梦中都在喊着长腿欧巴的时候,我们还会为自己挣到了一点小钱而骄傲吗?

以上就是十种损害原创的剧本操盘模式,这些模式正在或将在国内的各大影视公司成为主流。作为影视产业的源头,编剧们必须有理念、有计划地迅速行动起来改变这种局面,否则将会沦为边缘人物、职业二传手和粉刷匠。出路在哪里?唯一的出路,是主动出击,抢占原创全版权阵地。

作为职业编剧,我们首先要坚守核心工作:创作优秀的原创剧本。

在剧本创作之余,可以将脚往前迈半步:就是抢占剧本前端阵地,打造自己的全版权题材。比如说,利用新媒体、自媒体和资本平台,将自己的创意利用不同的传播方式,比如漫画、长微博、论坛、网络小说等进行推广,获得受众的认可和专业人士的青睐,再进行产业化运营,将全版权拆分之后投向市场,获取最大利益和话语权。

如果没有精力把脚往前迈半步,那就往后迈一步:就是分享以剧本为核心的版权运营。包括编剧工作室之间进行横向联盟,以各自的题材或共同的题材去争取资本加盟进行深度开发;也包括编剧工作室与优质资本联盟开发题材,编剧以项目作为博弈筹码,与资本共享版权红利;还包括编剧参与后期的投资或制作,充当主控全局的总制片人或出品人。

长期以来,编剧习惯了接单干活,听命于资方。但现在,原创已经面临巨大危机,业余选手和文化脑残已经冲上了历史舞台群魔乱舞,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走出幕后,让所有人看到我们为了职业尊严而进行的精彩表演!

猜你喜欢

原创影视创作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Jazz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影视
原创地带
看影视学口语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