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NAP活性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2016-05-12张金彪胡海涛刘玉欣刘刚张玉枝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0600沧州市人民医院

山东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抗炎粒细胞阻塞性

张金彪,胡海涛,刘玉欣,刘刚,张玉枝(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0600;沧州市人民医院)



改良NAP活性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张金彪1,胡海涛1,刘玉欣1,刘刚1,张玉枝2(1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061001;2沧州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细菌感染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AECOPD患者121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50例、阴性71例,细菌培养阳性者给予常规抗炎治疗两周;另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NAP阳性率及NAP积分。结果观察组入院时NAP阳性率、NAP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入院时细菌培养阳性患者NAP阳性率、NAP积分及血清PCT水平均高于阴性者(P均<0.05);细菌培养阳性患者给予常规抗炎治疗期间死亡11例,完成抗炎治疗两周的患者治疗后NAP阳性率、NAP积分及血清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死亡者入院时NAP积分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AECOPD患者NAP活性增高,检测NAP活性有助于判断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并可用于评估预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降钙素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临床多见,老年人患病率高,但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COPD患者入院治疗及死亡的主要原因。AECOPD患者多为高龄,易合并细菌感染,增加临床诊断及治疗难度[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主要存在于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可以通过偶氮偶联染色法检测NAP活性;当细菌感染时其活性明显增加,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染色步骤繁琐,耗时长,NAP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较少。本研究探讨改良NAP活性检测在AECOPD 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12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ICU内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121例作为观察组,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诊断标准。其中男77例、女44例,年龄38~88(67.5±4.0)岁;有吸烟史61例,纳入研究前均已停止吸烟≥6个月。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病程>5天;②胸部平片(X线)提示肺炎;③纳入本研究前1个月内使用抗生素类药物;④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肺性脑病、肿瘤、免疫缺陷及器官功能不全。另选COPD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33~81(66.5±6.5)岁,均无吸烟史。两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细菌培养入院后采集痰标本,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常规痰细菌培养,采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96plus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痰培养连续≥2次为同一细菌,定义为细菌感染阳性。细菌感染阳性50例、阴性71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给予常规抗炎(注射用头孢曲松,2 g/24 h)治疗两周。

1.3相关指标观察①血清PCT: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CT,操作步骤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血清PCT>0.5 mg/L为阳性。② NAP阳性率及NAP积分:采集指尖血,涂片,采用NAP偶氮偶联快速改良方法进行NAP染色,计算NAP阳性率及积分[3]。NAP阳性率正常参考范围为60%~78%,积分正常参考范围为150~190。

2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NAP阳性率、NAP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观察组入院时细菌培养阳性患者NAP阳性率、NAP积分及血清PCT水平均高于阴性者(P均<0.05);细菌感染阳性患者给予常规抗炎治疗期间死亡11例(病情发展快速,救治无效,抗炎1周后死亡),完成两周抗炎治疗的细菌培养阳性患者NAP阳性率、NAP积分及血清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见表2。死亡者入院时NAP积分高于存活者(P<0.05),NAP阳性率及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1    两组NAP阳性率、NAP积分及血清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细菌感染阳性、阴性患者NAP阳性率、NAP积分

注:与细菌感染阴性者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3    死亡与存活患者NAP阳性率、NAP积分

注:与存活患者比较,*P<0.05。

3讨论

AECOPD患者多为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及反应能力均下降,易受细菌入侵,引发感染,加重病情,增加病死率。有研究报道,80%的AECOPD由感染引起,其中70%为细菌感染[4]。判断细菌感染的指标较多,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是血常规、CRP、PCT等。其中PCT对诊断细菌感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疗效判断[5~9]。研究发现,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程度与血清PCT水平呈正相关[10],可用于AECOPD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判断[11~14],但关于PCT对疾病预后判断方面的报道较少。

通过偶氮偶联染色法染色,NAP阳性物质呈浓蓝色、颗粒状。但是,常规NAP染色步骤复杂,限制其临床应用。本研究采用的NAP染色技术为NAP快速改良方法[15],是对传统染色步骤进行一系列改良,具有省时、方便、效果好的优点。NAP染色可以鉴别诊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时NAP活性增高,且染色强度与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病毒感染时NAP活性减低[16]。NAP阳性率及NAP积分是反映NAP活性的两项指标,当机体被细菌感染时,NAP阳性率及积分均升高,且后者对细菌感染诊断及病情评估更有意义[1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入院时NAP阳性率、NAP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PCT水平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NAP活性反映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强于PCT。细菌感染阳性的AECOPD患者NAP阳性率、NAP积分及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细菌感染阴性者;经两周抗炎治疗后,NAP阳性率和NAP积分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范围,而PCT水平几乎下降到正常范围;说明NAP、PCT均能反映细菌感染病情变化,但病情好转后NAP恢复较PCT慢,机制可能与NAP细胞质内颗粒酶的变性一直保持高水平有关[18]。

细菌感染阳性的AECOPD患者常规抗炎治疗期间死亡11例,死亡患者入院时NAP阳性率、NAP积分及血清PCT水平均高于存活患者,但仅NAP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NAP积分在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NAP积分越高,提示患者细菌感染程度越重或既往感染次数越多,因为细菌感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酶蛋白变性,变性的酶蛋白可通过染色方法检测出来。当细菌感染越严重或感染次数越多,酶蛋白变性越严重,NAP活性越强,患者预后不良。

总之,AECOPD患者NAP活性增高,检测NAP活性有助于判断其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及感染程度,并可用于评估预后。

参考文献:

[1] 吴长刚.法舒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1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29):88-89.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3] 张金彪,张玉枝,胡海涛,等.重氮盐及磷酸萘酚盐浓度对NAP染色结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21):3105-3107.

[4] Sethi S, Murphy TF. Infec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cours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N Engl J Med, 2008,359(22):2355-2365.

[5] 陈勇,何文杰,陈立华.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11):1511-1514.

[6] 罗淑娟,饶花平,金世杰,等.降钙素原在儿童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8):1118-1120.

[7] 王锐英,刘虎,成孟瑜,等.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2015,10(4):472-474.

[8] 瞿嵘,罗裕锋,梁小仲,等.降钙素原监测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抗生素治疗中的知道价值[J].中国医药,2014,9(10):1498-1500.

[9] 王研,刘宁,唐健,等.血清降钙素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15,55(20):42-43.

[10] 顾宇彤.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生物标志物[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4):247-249.

[11] 张春美,李秀.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PCT、WBC、N%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24):29-31.

[12] 刘建成,和明丽,丁奇龙.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指导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21-23.

[13] 傅华梅,黄龙丽,吴茅.超敏C反应蛋白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相关性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5):701-702.

[14] 谢国强,李森华,陈铿铿,等.苯接触工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4):445-447.

[15] 朱立新,牛莉莉,赵莉.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5):524-525.

[16] 李福德,曹元,周赫男,等.骨髓涂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法的改进[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6):705-706.

[17] 秦卫华,李金秀,李亚霖,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积分在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8(6)793-795.

[18] 章希文,高琳,张玲,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联合检测在新生儿肺炎早期的诊断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9):56-57.

(收稿日期:2015-08-05)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12-0065-0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12.023

基金项目:河北省沧州市科技局计划项目(141302064)。

猜你喜欢

抗炎粒细胞阻塞性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