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实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2016-05-12张安玲榆林广播电视台陕西榆林7190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榆林舆论监督舆论

张安玲(榆林广播电视台 陕西榆林 719000)

忠实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张安玲(榆林广播电视台 陕西榆林 719000)

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作用,他明确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忠实履行新闻舆论工作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新闻媒体传播真理,使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领域的体现,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因此,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及时准确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鼓舞和启迪人们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发展生产力,鼓舞和启迪人们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鼓舞和启迪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搞好精神文明建设,鼓舞和启迪人们热爱祖国、弘扬民族先进文化,鼓舞和启迪人们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次,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闻舆论对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具有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导向作用。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褔;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我们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必须把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作为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改造社会、建设伟大中国的壮举,用人民群众创造的英雄传业绩来教育人民群众。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塑造美好心灵,传播先进文化。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注重全面性,防止片面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正确实行舆论监督。一提到舆论监督,有些人就主观地、片面地认为就是曝光、批评、找茬、揭露阴暗面,舆论监督是包含批评报道,但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批评报道,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媒体对社会进行的监督,是通过新闻报道反映群众的利益、情趣、要求、意见和建议。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努力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舆论监督涉及的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核实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可靠性,要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新闻报道内容、细节准确无误,决不能道听途说,以偏概全、弄虚作假。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讲好榆林故事,传播榆林好声音,为做好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添砖加瓦。

第三,必须锻造一支优秀的新闻工作队伍。要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合格新闻工作者,要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严守新闻工作的纪律。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要刻苦钻研新闻业务,认真学习新闻理论、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编辑、节目制作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博览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美学、法律等方面的书籍,要有很好的文学修养。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新媒体新技术,学习采编系统的融合化、采编过程的智能化和传播效果评估的科学化等理论和技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清醒的头脑,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扎根群众。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千方百计地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用心体验、洞察,反映广大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要转变高高在上、浮在空中、泡在会海的工作作风,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真正沉下去,走进社区街道、田间地头、厂矿企业、部队学校,满怀对人民的真挚情感,采写出接地气、有高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创办出融思想性、知识性、人民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广电精品栏目。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播者和宣传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决定着新闻事业的走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遍地开花。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由于媒体竞争激烈,受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些媒体工作者把新闻商品化,以稿谋私,搞有偿新闻,有的甚至采写失实报道,道德失衡。因此,我们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坚决制止、杜绝假新闻。要忠诚于党,取信于民,提高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维护队伍形象。要模范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总而言之,我们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统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铭记“四个牢牢坚持”,把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体现在行动中、工作中,用我们手中的笔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写,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张安玲,榆林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

10.19312/j.cnki.61-1499/c.2016.02.068

猜你喜欢

榆林舆论监督舆论
榆林感怀
走榆林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榆林抿尖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榆林力量
——为榆林抗洪救灾而作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