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常见奇崛 信笔有深意

2016-05-11夏绍勇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细节描写赏析

夏绍勇

【摘 要】赏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细节描写,提出这些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心态和个性特征鲜明地凸显;使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富于变化;使故事入情入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关键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细节描写 赏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96-0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阅读鉴赏”系列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记叙了林冲被陷害刺配沧州,陆谦受高俅指派追踪而来,密谋策划,定下毒计,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侥幸逃过一劫,忍无可忍,愤然杀死陆谦等人,投奔梁山。课文通过林冲由安分守己忍辱负重到被逼无奈而奋起反抗的转变过程,集中体现了《水浒》“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是《水浒》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课文为人称道之处很多,比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恰到好处的环境烘托,鲜明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严谨精细的结构布局等。除此之外,文章大量的细节描写貌似寻常,却大有深意,不可或缺,它生动细腻地表现了人物心理并彰显了人物性格;使文章波澜起伏张弛有致;逻辑严密前后呼应,故事情节合情合理,天衣无缝。以下拟就细节描写的作用进行赏析。

一、表现人物心理,凸显性格特征

所谓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与西方小说和现代某些中国小说重心理刻画不同,中国古代小说往往重故事、重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水浒》亦如此。因此在赏析人物形象时,读者可通过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能从中窥探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其性格形象。

文章开篇写林冲沧州遇故知,在与李小二交谈中,他称呼高俅为“太尉”,说自己“恶了高太尉”,随后又称自己为“罪囚”,恐怕玷辱李小二夫妻,简单的称呼和寥寥数语,看似随意,却细腻逼真地反映了林冲的心态:自己委实不该得罪上司,虽遭高俅“生事陷害”,受了官司,也无可奈何,只希望能大事化小,息事宁人。从而初步展示了林冲忍辱退让、安分守己的性格特征。这一心态和性格在后面的细节描写中有了进一步表现,当他被委派看守草料场,看到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便想找人来修理,显然已有了长时间在此栖身、好好改造的想法,复仇的念头更淡薄了;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可见他对仇人认识不清,仍在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这些细节,都生动表现了他的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心态和性格特征。

由于屡遭磨难,历尽艰险,林冲变得敏感犹豫和小心翼翼,这在文章多处细节描写中有所展现:当管营吩咐林冲看守草料场时,林冲满口应承,但随即去李小二夫妻处询问此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看似无关紧要的情节,却表现了林冲的犹豫彷徨和疑虑不安;当出门买酒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生动表现了林冲精细谨慎、忠于职守的性格。

上述心态和性格特征切合林冲的身份和处境: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社会地位较高,妻子美丽贤惠,家庭温馨美满,似乎前程似锦,这就决定了林冲不可能有什么非分之想,哪怕被陷害刺配沧州,唯一的愿望是刑满释放回家团聚,继续他的小康生活,绝不想惹是生非,横生枝节,因此才如此忍气吞声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这种心理和性格通过一系列细节呈现,尤为真实可信。

二、使情节张弛有度,跌宕起伏

课文故事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好戏连台,如林冲买刀寻仇让矛盾骤然紧张,山神庙中的偷听让真相大白从而激起英雄的熊熊怒火,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尤为大快人心。然而每到紧要关头、矛盾一触即发之际,作者总采用一些细节描写,使紧张的局势暂时缓和,读者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然后又迎来更为紧张的矛盾冲突,这种“紧—松—紧”的故事脉络让文章张弛有致,变化多端,情节引人入胜,读者欲罢不能。

文章开头安排了林冲巧遇李小二并与之交谈来往的细节,这自然出于表现人物形象、使文章结构严谨的考虑,这在后面再做分析。不仅如此,如果我们放开视野,以更宏大的眼光联系这一情节的前后文便不难发现,巧遇李小二的细节,还体现出作者在情节松紧结合、矛盾张弛变化方面的安排与构思。在此之前,林冲被设计诬陷,误闯白虎堂,并被刺配沧州,一路上险些被杀,风波不断,最终有惊无险来到沧州,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不曾想他乡遇故知,李小二夫妻的关怀和照顾让劫后余生狼狈不堪的林冲倍感温馨,生活也似乎安定下来,读者至此松了一口气。然而,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酒店中陆谦等人的密谋暗示读者,林冲处境堪忧,危机四伏,果然,风雪夜草料场起火,山神庙前好汉杀敌复仇等紧张刺激的情节纷至沓来。因此,林冲巧遇李小二并与之交往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为后面的高潮蓄势,暂时舒缓了矛盾,却又酝酿更为紧张的冲突,从而产生有张有弛的艺术效果。

这样通过细节来舒缓矛盾、控制冲突发生与发展的例子在文中并不少见。比如在文章第二部分“陆虞侯密谋害林冲”这一情节中有这样三个细节:李小二妻子建议把林冲找来辨认几个鬼鬼祟祟的客人,遭到李小二拒绝;三个客人相继离开后,林冲随即走进酒店;林冲买刀寻仇却寻而不见。几个细节看似寻常却大有玄机:林冲极有可能与陆虞侯相遇,果真如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双方必定大打出手,一番龙争虎斗,这种可能性让气氛骤然紧张,读者紧绷了神经,以为激烈冲突在所难免,然而,李小二并没有及时寻找林冲来辨认可疑的客人;林冲来到酒店之前,陆虞侯等人已经先行离开;林冲虽然怒气冲天买刀寻仇却寻而不见,于是迫在眉睫的矛盾化为无形,读者的神经也松弛下来,就像张满的弯弓上的一支利箭,在准备破空而出之际却松弛下来,又像蜿蜒曲折的江水在一泻千里奔腾咆哮之后却变得悄然无声,波平如镜……在矛盾一触即发之时,作者采用一些细节,使矛盾戛然而止,冲突暂时缓解,而这种缓解是为进一步的冲突和矛盾蓄积力量,于是更大的暴风雨即将来临,从而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文似看山不喜平,山峰突兀,高低错落,方有万千气象和壮美风光;文若观水尤尚曲,江河九曲十八弯,迤逦前行,方变化多端,景致迷人。同样,文章起伏跌宕,张弛有度,才会悬念丛生,引人入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亦如此,正是因为一些看似信手拈来毫不起眼的细节的穿针引线,才能使文章时而山雨欲来,时而天朗气清;时而黑云压城,时而云开雾散,让读者身不由己,心随时文动,沉醉于其中。

三、使文章前后呼应,逻辑严密

优秀的小说除却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以及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严谨的结构布局及合情合理的情节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谓经典,作者采用一系列巧妙设计的细节,精心组合,从而使整个故事逻辑严密,情节合理,前呼后应,水到渠成。

文章开头安排了林冲巧遇李小二并与之交谈来往等一系列的细节,表面看来无关紧要,实际上体现了作者谋篇布局方面的别具匠心:李小二受到林冲的恩惠,感激涕零才会心甘情愿报答林冲;因为在牢城营前开了个茶酒店,近水楼台先得月,李小二才有机会接触并偷听陆安三人的谈话;李小二来自东京,所以才听出陆安二人的东京口音并进而生疑;细心谨慎的李小二把偷听的只言片语及陆安二人的模样描绘给林冲,才引发林冲买刀寻仇这一高潮情节……这些细节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由这些细节及高潮部分所构成的整个故事情节才会入情入理,逻辑严密,毫无破绽。相反,上述细节哪怕缺少其中一个,后面的故事就难以推进,或让读者觉得突兀,就像一根完整的链条,各个环节必须逐一排列紧紧相扣,缺一不可。

课文最让人称道的体现作者谋篇布局之良苦用心的当属这样一个经典细节描写:草料场倒塌,林冲赶往山神庙避寒,“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一细节照应了后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这一细节,从而为林冲偷听三人谈话了解事情真相做了巧妙的铺垫,其中的逻辑关系严密而清晰:为避寒和安全起见,林冲自然而然地用“一块大石头”靠着庙门,请留意,是“大石头”,随后赶来的陆谦三人当然推不开,只好站在庙檐下交谈,林冲此时尚不知几人身份来路,自然躲在门后静观其变,陆谦三人自以为奸计得逞大功告成,没料到隔墙有耳,于是得意洋洋无所顾忌地把毒计和盘托出,林冲因此了解真相于是被彻底激怒从而手刃仇敌……假设林冲没有用大石头顶着庙门,故事可能朝另外的方向发展:陆谦三人直入庙中与林冲照面,三人虽然吃惊,但以陆谦之奸诈狡猾,会装作故人重逢喜出望外的样子,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与林冲热情攀谈对其嘘寒问暖,把林冲哄得团团转,而后三人从容离开,这样,林冲只能踏上逃亡之路,因为“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而真相会永远被掩盖,凶手将逍遥法外,正义得不到伸张……因此,林冲用石头顶着庙门这一细节,巧妙地为后文的偷听及复仇做了铺垫,使情节的发展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故事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

事实上,这样注重铺垫、前后呼应,从而使文章逻辑严密的细节在文中比比皆是,比如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课文中出现的地点及其之间的距离其实大有讲究:沧州城往东十五里是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自草料场往东走。与此同时,陆虞候等人自沧州城出发前往东边的草料场放火谋害林冲,同一时间,双方均自西而东,方向一致,但出发点不同,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从而把冲突的爆发和矛盾的解决推到了最后。再看林冲所使用的武器—— 一条花枪和一把解腕尖刀,其来龙去脉及用途通过一些细节交代得非常清楚:花枪为林冲随身携带的武器,解腕尖刀则是林冲在沧州城中为寻仇所买(当时没派上用场),却“带在身上”,林冲离开沧州前往草料场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正因为刀枪不离身,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庙门搠倒差拔和富安、取刀杀死陆谦的高潮情节。这一系列细节,前有交代铺垫,后有呼应说明,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不可或缺,使故事入情入理,真实可信,情节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总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由于精心设计了大量细节,巧妙布局,使人物心态和个性特征鲜明地凸显,纤毫毕现,林冲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富于变化,读来荡气回肠,动人心魄;故事入情入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滴水不漏,体现了作者缜密的思维和优秀的叙事技巧,也成就了经典名著《水浒》中这一华彩篇章。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细节描写赏析
书画作品赏析
老舍《我的母亲》之细节描写教学
运用细节描写 点亮生活作文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