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创业改革引领 办行业特色现代高职

2016-05-11邱金林覃开贤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产教融合创新创业

邱金林+覃开贤

【摘 要】阐述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四业联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设立创业教育实验班,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员工型企业人才;成立“易班商学院”,通过商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经商创业的精神和品质;校企共建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强化协同育人,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发展;校行企共创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强化协同创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创新创业 教育改革 产教融合 特色办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69-03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做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把重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到新的高度,提出更高要求。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围绕“秉商崇商、学商精商、为商研商、融商弘商”办学理念和“商学合一、德才双馨”人才培养理念,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引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为抓手,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密融合起来,与办出特色紧密结合起来,与服务行业发展紧密统一起来,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之路。

一、构建“四业联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确实迫切需要以创新创业驱动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潮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职院校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责,自然应当承担起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赋予的历史新使命。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专业、企业、行业、产业的“四业联动”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提出融“基础平台—教学体系—教学过程—综合成效”于一体的“一依托两对接三融入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破解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发展结合不紧密的突出问题。

学院以农产品流通实训基地和金桥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依托,搭建专业基础平台,以“冠名创业”方式将企业电子商务运营项目嵌入学生创业实践,构建“专业教学与创业教育对接,创业实践与企业运营对接”教学体系,“融入产业、融入师资、融入项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过程。同时,利用供销系统行业资源优势和行业协会人脉资源建立基地加盟店网络体系,整合产业园区资源,把握区域农产品流通发展态势,服务区域农产品流通产业链发展,建立“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四业联动服务模式,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依托两对接三融入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学院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成立公司或农业专业合作社10多家,开设网店60余家,为区域农产品营销创造了千万元利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设立创业教育实验班,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员工型企业人才

把创新创业教育从注重形式引向注重实效,实现从理念创新到创业发展转变,以创业带动创新发展,成为职业院校关注的焦点。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众多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小型企业无法回避“互联网+”产生新形态、新业态的冲击,必须主动思考互联网时代产业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传统中小企业转型融入“互联网+”风口,其原有的运作思维、工作方式、管理人员已无法满足企业有效转型到电子商务模式,急需了解公司运营情况和熟悉电子商务业态的相关技术人员。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院创建了创业教育实验班,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吸纳实训基地合作企业农产品上下游传统供应商作为实践班电子商务创业对象,由企业提供创业资金,创业班师生负责企业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和营销,企业减少了转型风险和节省了运营成本,直接获得了电商运营管理人员。实施过程中,强化教师引导、学生主体作用,以能力模块学习和具体电子商务项目为实践训练,打破传统课程授课考核模式,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课程评估和学习成效评价,对创业小组团队以项目运营的程度进行成绩考核,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精神,挖掘创新创业项目。

“创业教育实验班”先后为南宁光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华南城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瑶典生态科技公司、锐享科技等10多家企业以冠名创业形式参与电商代运营,培养了一批企业创新创业型精英人才。他们研发的原创产品与设计方案参加2015年第七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广告艺术大赛并获得24个奖项,得到多家企业的采用;参加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2项。

三、成立“易班商学院”,通过商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经商创业的精神和品质

2014年,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高校易班建设首批试点12所高校之一,通过易班建设,打造集思想教育、教务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大学生网络互动示范社区,在全区高校易班建设中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学院建立了易班工作者联盟、学院易班导航站,组建“易班网宣队”、“雨露坊”、“IT梦工厂”、“易班智慧屋”、“名企长廊”、“创客空间站”等工作室,为全区大学生搭建了“易机两翼”互动平台。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学院把“秉商崇商、学商精商、为商研商、融商弘商”办学理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易班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易班搭台,文化唱戏,成立“易班商学院”,传承创新商文化,培养学生经商创业的精神和品质,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易班商学院”自主研发了广西区内首个将创新创业教育、易班平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易班商学院”校园创新创业平台,通过该平台潜移默化地将“商战”和“经商”等商学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培育了学生创新创业商业竞争意识。学院易班商学院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实名认证率达90%以上,开展了30多场次校园网络创新创业活动,易班已成为广大师生在线创新创业交流的主要平台。

以“易班商学院”为依托,学院把创新创业教育“兴贸大讲堂”进一步打造成升级版——“桂商讲堂”,传承创新桂商精神与文化,以创新创业文化引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立“民族工艺文化创意工作室”,着力将之打造成为“教育培训、技术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创业”四位一体的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基地。学院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学院2014年首次参加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2项的良好成绩。其中,以传承创新桂商文化为主题的“桂味公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

四、校企共建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强化协同育人,服务农村现代流通发展

近年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为核心,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以农产品流通产业为平台,合作共建了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着力打造区域首创、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流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就业搭建校企共享平台,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有效破解封闭式、同质化、低质量的传统培养模式。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构建了“农产品O2O(线上线下)”的运作模式,“电子商务平台+实体店+渠道建设+经纪人”的服务模式,“农产品营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以及“分段式商业项目实战”的教学模式,实现跨专业、跨行业协同实训实习、创新创业,为农村现代流通企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实战型人才,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和社会效应。

该学院“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区域同类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范式,得到区内外众多职业院校的认同和借鉴,还辐射到中等职业学校,成为区域农村现代流通领域职业教育改革的示范,中央电视台、求是、广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同时,该学院“农产品流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以及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自治区示范性高等教育实训基地等一批标志性教学成果。

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推动下,广西南宁桂特商贸有限公司成为广西供销合作社直属的第一个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销售业绩连年增长,投资新建和控股了5家公司。广西南宁桂特商贸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的“草根公司”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广西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引领了区域农产品流通加快发展。

五、校行企共创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强化协同创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当前,“互联网+”的信息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它发展迅猛、无处不在,也无法回避,已影响到几乎所有的产业形态,尤其对供销社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严峻的挑战,供销社不能置之度外,错失良机,必须主动把握这场信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来实现供销社转型升级,用这种新商业模式抢占农村阵地制高点。然而,广西供销合作社由于创新理念不足、人才资源缺乏等原因,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转型。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供销合作社高职院校,以服务行业发展为己任,联合广西供销合作社、广西南宁桂特商贸有限公司,共同创建南宁金桥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协同创新办学模式和行业、企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发展、服务社会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2015年11月11日,南宁金桥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启动,这是广西高校中首家由校行企共创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这一创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网以《广西校企合作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为题进行专门报道,广西新闻网、广西供销合作社、广西教育厅等媒体和单位进行了广泛报道。

该学院以南宁金桥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为平台,成立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桂特电子商务学院、南宁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客空间、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桥创业孵化基地、广西电子商务协会电商研究院等(下转第94页)(上接第70页)“园中校”和“园中室”,着力构建人才培养、企业发展、创新创业、科学研究“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教学科研、实训实习、就业创业立足产业园,面向产业链延伸拓展,促进教学与实践同步,实训实习与就业创业同步,专业发展与产业升级同步。强化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满足行业发展及“三农”领域对电商人才的需求,助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网上供销社”和线下供销社两个经营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引领全区供销合作社转型升级,在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中办出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

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逐步实现了由创新创业教育与教育教学改革“两张皮”向有机融合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转变,由传统封闭式、单一主体培养向开放合作、多元化协同育人、协同创新转变,由脱离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向提升服务能力、引领行业发展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的过程,既是加强内涵建设的过程,也是凝练办学特色的过程,更是提升社会影响力的过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创新驱动、特色发展、质量强校”的发展共识更加深入人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办学特色更加凸显,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在新一轮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中,办出行业特色鲜明的现代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产教融合创新创业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