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蔬菜出口优化措施研究

2016-05-10庞若闲

商场现代化 2016年8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出口

摘 要:本文从生产结构,生产链条,外贸策略,制度与环境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广东蔬菜出口的优化措施,从而推进广东蔬菜出口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广东蔬菜;出口;优化措施

广东蔬菜出口产业拥有较多的地理优势、产品优势、规模优势,在较多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广东省蔬菜出口仍需要产业升级,外部环境面临更多的国际市场挑战。因此,广东省蔬菜业的整体要提升,就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结合产品的比较优势,重视产品附加值培养,顺应新常态,使得广东蔬菜出口能够开启新篇章。

一、充分利用贸易协定,应对外部贸易挑战

为给蔬菜出口提供资金投入,应该在省财政厅农业处,贸促会基金以及农业开发经费中设立相关的基金项目。基金项目针对的是蔬菜基地的设立,创新科学技术研发,能够获得国外机构认证的各类技术标准和外贸营销策略指定等。这有利于广东在蔬菜出口贸易上获得更好的成绩。

1.充分利用“绿箱”政策

世界贸易经济组织中的农业协议有规定,有机蔬菜是符合其中的“绿箱”政策,也就是世界贸易经济组织有意扶持此类产业。从很早开始,发达国家已经将有机食品的生产以及出口定位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力量,并规划为未来农业重点关注和新增长点。

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作为出发点,专门对农业产业结构转型进行拨款,并将拨款中的四分之一作为优质蔬菜产品的专项基金,以此来加大对有机、绿色蔬菜等优质蔬菜产品的扶持力度。在十三五规划中对重点扶持的优秀品种、有机蔬菜生产都有大幅涉及。

2.合理使用“蓝箱”政策

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业协定内,还有一部分的“蓝箱政策”可以用好用尽。广东可以将国际竞争力强的蔬果作为重点开发产品,政府提供财政拨款、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来引导企业、农户自觉参与到蔬菜产品结构调整中。辣椒、茄子、豆角等是广东出口贸易中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蔬菜作物,鲜蔬菜、醋泡蔬菜则是从比较劣势转变为较弱的比较优势,而广东的黄瓜、南瓜、番茄都是全省处于出口比较劣势的蔬菜产品。

因此,可以调查国际市场的具体需求,积极优化蔬菜产品结构,增加有机、绿色蔬菜产品的出口。

二、调整蔬菜产品结构,重视产品质量

随着贸易壁垒越发频密,国际市场要求不断变化,为了应对新的国际形势,广东省蔬菜出口业要用科技含量的增强来带动整体蔬菜行业的发展,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发展三高农业,加大科研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广东蔬菜产品种植加工发展模式要从“外发展”向“内发展”转化。外发展多为从贸易出口额、出口量、出口市场范围方面的提升来体现,也就是广东需要以科技和技术的创新进步为推动力量,结合广东农业科技人才的优势,以市场为攻关方向,将优质的项目和规划作为切入点,用前沿科技成果促进基础蔬菜产业改革,从而改进产业结构,并促进产业升级。

2.加强标准实施,健全监测体系

贸易壁垒中的技术壁垒,极大地限制了广东省的蔬菜贸易出口。扭转此局面的核心要点,是需要明白,进口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立足点在于国际市场对我国的认证机构和质量检测系统的不信任。因此广东需要在借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全球公认的国际组织制订的标准,同时与广东的实际相结合,实现广东的蔬菜质检体系与国际接轨。对新标准要注重宣传推广,鼓励企业积极学习,并加强对标准是实施力度。

3.保证名品蔬菜生产,注重新产品培养

广东在优质蔬菜资源上一直处在全国前列,只是没有善于利用各产品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因此使得广东省的蔬菜名品没有在大范围上获得市场认可。广东应针对国际市场对蔬菜的需求变化,大力引进新型蔬菜产品,新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以扩大出口。改革现有的栽培方法和栽培技术,形成了独特的高品质,绿色环保的产品,为开拓国外市场。

三、拓宽出口市场范围,减少内部竞争

广东蔬菜的出口量基本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是广东蔬菜出口市场的机构层次简单,目标市场过于集中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在广东传统的出口市场,如港澳地区、东南亚地区外,还应锁定俄罗斯、中东这类的新兴市场,更可以展望欧盟、北美洲等发达国家市场。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消费者,因此在对蔬菜的需求上,也有各自的特点。

港澳地区一直是广东蔬菜出口的传统目标市场,广东企业不能因此松懈,要及时了解市场变化,继续保持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东南亚地区盛产蔬菜瓜果,但由于其地处热带,温带蔬菜无法在东南亚种植,这就为广东对东南亚的确的蔬菜出口打开了通道。俄罗斯、中东地区都因为气候、土质等原因,自身的蔬菜生产日渐难以满足当地高消费群体,由此可以关注此类市场的动态,找到市场突破口,占领当地高端市场。欧盟北美市场的消费者,对于冷冻鲜蔬菜和深加工蔬菜产品更加青睐,如要迎合此类消费者的需求,则要求提高广东的产品流通技术和深加工技术。

只有针对各个市场的不同需求,根据相应的国际贸易法则,制定适配的贸易战略,使得广东的蔬菜出口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四、增加企业技术扶持,提高加工水平

农业深加工业的发展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之一,深加工体系是产品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的保障,有利于开拓新市场获得销路提升。

以国际贸易数据统计中可得出,在整体商品贸易市场低迷时期,加工程度较低的蔬菜产品的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加工程度较高的蔬菜产品的价格下跌幅度却不大,部分受欢迎的产品反而逆市而行,价格有小幅上涨。

广东蔬菜的深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阻碍了全省蔬菜产业的成功转型升级。广东蔬菜行业亟需升级改造,尽快处理深加工、精加工的问题,以此来刺激我省的蔬菜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五、提升市场预判能力,选配对应策略

对于广东省的蔬菜产品出口,新市场的开发是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虽然广东的出口市场结构正在逐步多样化,不过主要集中地区仍然是亚洲地区,主要是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在广东的出口市场结构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过度的市场竞争,促进对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显得更加紧急。由于世界的经济形势难以预估,广东的蔬菜出口行业必须加紧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增强对进口市场的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依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稳定及扩大出口。

1.运用协调机制,增强市场预测

对于广东蔬菜产品的出口贸易,应该充分发挥四位一体机制的作用,将部门联动融入到快速信息反馈中。外贸企业、进口商会、国际有关部门和驻外部门应该建立稳定高效的沟通渠道,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发送互通信息,做到真正提前预告,及时防备。

2.根据资源情况,适配营销策略

制定选配营销策略时,广东应从蔬菜出口产品的自身特征出发,根据进口国市场需求现状,遵从资源互补的市场经济原则来具体实施。

3.注重营销渠道建立

由于对营销渠道一直不重视,致使部分广东大型出口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略显被动。广东的大型蔬菜贸易企业在获得国际市场信息方面较为灵通,并且可以根据进口国的市场准入标准调整出口策略,对抗风险能力较强。但是,此类企业在进行蔬菜出口贸易时,仍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鲜少去调研进口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动,并缺乏对创新型产品的引入。

4.重视品牌企业培养

蔬菜国际贸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核心有所转移。从原来的价格竞争向产品质量竞争转变,而最新的竞争形势,则是蔬菜商品品牌间的优胜劣汰后的生存游戏,也是产品营销中档次最高的竞争。品牌是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经济软实力中的亮眼招牌。

广东要在蔬菜出口的市场份额上得到长足的进步,则需要在打造优质品牌方面下大力气来实现,需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努力与国际质量管理标准接轨,并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品牌的营销战略,使之成为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以品牌产品扩大出口。

5.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引进高新技术人才

国际市场的成功开拓较大程度上依赖与外贸人才的储备。在此方面,我国的外向型人才储备较为不充分,急需加强。因此,广东蔬菜要获得更快速、更合理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韵,余以刚,李志勇,高东微,石璐璐.广东省蔬菜出口贸易受阻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4:21401-21403.

[2]刘鸿萍,张稳成,鹿芳媛,邵进彪,黎俊荣,江立凯,林超辉.肇庆市蔬菜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02:348-350+352.

作者简介:庞若闲(1988- ),女,硕士,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出口
2018年1~2月我国轻工产品主要出口市场统计
2018年1月我国轻工产品主要出口市场统计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努力找出口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