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狄更斯作品中的婚恋观

2016-05-09张婧焦玉彦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婚恋观狄更斯查尔斯

张婧 焦玉彦

摘 要: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一生著作丰富,创作了许多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及人物形象。本文分析狄更斯作品的婚恋观,感受狄更斯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与追求。

关键词:查尔斯·狄更斯;女性主义;婚恋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1

一、作家狄更斯及其作品简介

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英国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公认为“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小说家”。 狄更斯出身平凡,他出生在朴茨茅斯的一个小职员家里,虽然他的家庭不甚富裕,但生性非常乐观,擅长讲故事,这培养了狄更斯对文学的兴趣。狄更斯的母亲性格有些冷漠,这使狄更斯非常渴望亲人之间的温情和家庭的幸福。狄更斯先后在律师事物所以及报社工作过,这些工作经历为他的写作积累了许多素材。狄更斯的主要作品包括《双城记》、《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圣诞颂歌》、《荒凉山庄》、《远大前程》、《艰难时世》等。

二、狄更斯婚恋观在作品中的体现

狄更斯在每一部作品里,都精心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家庭和个性鲜明的主人公。这便离不开婚恋与情感。但这种情感是丰富而复杂的。

在感情方面,狄更斯是早熟的。在少年时期,他爱上玛丽亚,并为之勤奋工作,但玛丽亚却未对这份情感投入过多,导致这段恋情最终结束。在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朵萝的形象就是以玛丽亚为原型塑造出来的,故事的主人公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婚后生活并不美满,这也正是现实生活中狄更斯初恋失败的充分体现。《远大前程》则从侧面体现了作家对恋爱与婚姻的矛盾心理。书中的匹普深深爱着艾斯黛拉,但最终也没有成功俘获芳心,这表达了作家对爱情的失望。

同时,狄更斯的作品中也表现了对一些女性形象的批判。比如,《远大前程》中的卜凯特太太,作家以批判的视角对其热心、崇拜于贵族的思想和不看管孩子的行为进行批判,表达了作家对这种思想和行为的憎恶;而乔大嫂对自己的丈夫乔动辄拳打脚踢,作家也予以了严厉的批判,这足以看出作家的思想倾向。再如《老古玩店》的奎尔普太太,作家对其这种平凡、愚忠的妇人本分道德观进行了批评与讽刺。与此同时,在作品中,狄更斯表露出对那些支持和帮助丈夫成就事业的妻子的欣赏与赞颂。

此外,作为一位人道主义者,狄更斯通过对女性命运的写照,控诉了存在已久的父权制社会体系,从这方面来说,是极进步的。比如《远大前程》中女主角艾斯黛拉无时无刻不在内心进行斗争,因为她也想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也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良心”,最后终于懂得了人生的真善美。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狄更斯还是相对比较尊重女性的,这可以说是他对传统的突破和进步。

三、狄更斯婚恋观的形成原因

一方面,在西方文学界,大量存在否定女性形象的作品,在狄更斯这里,同样也对这一概念有所继承。比如,在当时的英国,料理家务和养育孩子是绝大多数已婚妇女的“工作”,她们无权过问丈夫的事业,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丈夫在做些什么。但另一方面,后期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处于鼎盛阶段,其中一项就是新兴的中产阶级开始对家庭中的“女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男性们看来,他们希望女性能够维护家庭和谐幸福,开始强调女性的“美德”和“职能”。随后,整个社会便迅速接受了这种新模式并顺理成章地演变成了社会风尚的主流。

同时,父权制观念对狄更斯婚恋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管是现实中的本人还是他的小说,许多细节都流露出他的父权制思想的痕迹。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父权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狄更斯的思想受到了父权制观念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狄更斯是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性的一分子,作为男人他无疑也是男权社会的捍卫者之一。我们通过小说和传记可以看出,无论是对家庭观念的把握,亦或是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与父权制的本质思想差异不大,这些都是与时代的影响分不开的。比如,《远大前程》中的郝薇香小姐,其被作家塑造成为了一个阴森、可怕的形象,她虽然渴望拥有甜蜜的爱情和美好的婚姻,但却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亲人的幸福,对其狄更斯始终持一种排斥心理,也正因为如此,作家将其结局设计成死亡。这种“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是我们应该深思与批判的。

最后,现实生活中狄更斯的婚姻情况对其婚恋观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狄更斯的一生中与许多女性有过交集,包括少年时期的玛利亚,妻妹玛丽,妻子凯瑟琳以及后来的外遇对象奈莉。在这些女性中,一个重要的女人就是他的妻子凯瑟琳。凯瑟琳来自中产阶级的家庭,她始终都没能独立承担起管理整个家庭的责任,因此,她并不符合狄更斯对于“家庭天使”的向往。也正是因为这一段现实的婚姻,让狄更斯在作品里更加期待“家庭天使”一样的女性的出现。

四、结语

在狄更斯的小说中,以他特有的敏感勾画出形形色色的爱情与婚姻,这许许多多个家庭构成了一幅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风景画”。然而,他的婚恋观虽然有进步的地方,但是由于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贬低女性的例子也有很多,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借此,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狄更斯作品中的婚恋观。

参考文献:

[1]薛鸿时.《浪漫的现实主义——狄更斯评传》[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

[2]T·A杰克逊.《查尔斯·狄更斯——一个激进人物的进程》[M].范德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3]邓铝.《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狄更斯婚恋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1.5.

[4]简丽华.《论狄更斯小说中的天使形象》[D].湘潭大学,2012.5.

猜你喜欢

婚恋观狄更斯查尔斯
I ’m a Dog Lover
Tricks or Treats
论狄更斯小说的广告叙事
My New Teacher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婚恋观
狄更斯钓鱼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
狄更斯作品《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