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2016-05-09王培培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

摘 要:处世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尤其是在个性张扬的今天,学会处世显得更加重要。《论语》的时代已经远去,然而孔子的处世之道并未因此逊色。

关键词:论语;孔子;处世;德

作者简介:王培培(1998-),女,河南省台前人,助教,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1

“大凡善处世者,随在皆海阔天空,鱼跃鸢飞;不善处世者,逐处是遍地荆棘,虎顾狼伺。”我们说处世是一种技巧,善于变通的人,能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然而,处世又不只是一种技巧。一个没有仁爱宽容之心的人,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得到所有人的赞赏,那只能算是一种圆滑。本文就试图从《论语》出发,浅谈关于处世的点滴。

一、做一个有德之人

“为人”和“处世”是做人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一个真正善于处世的人,首先必是一个有德之人。

(一)为仁

在孔子看来,为“仁”是做人的根本。《论语》中有两段话最能说明“仁”的基本精神。一是“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二是“克己复礼为仁”。“爱人”是仁的主要内容,“克己复礼”是实现仁的途径。“爱人”,就是“泛爱众, 而亲仁”,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在《论语》中,孔子的“仁爱”定义为“恭、宽、信、敏、惠”。

(二)忠恕

忠恕是一种诚实正直、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它要求人们之间互相体谅, 能够推己及人。在《论语·卫灵公》篇中,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如果不想别人以这种态度对待自己,那自己也不要以此种态度对待别人,这就是恕道, 它是人们终生奉行不悖的处世准则。一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二要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多作自我反省与批评,少责备别人,这样就避免怨恨了。

(三)中庸

中庸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格不但被古人视为“德”,而且将其推到了“至”的地位,认为是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孔子强调过犹不及,他认为,超过或者没有达到都是不好的,应努力做到恰到好处,找寻中庸的最佳点。人要想成为人才并有所建树,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中正行事,不偏不倚。传统文化推崇的“中”既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态度和方法,又是一种为人处世的道德与行为准则。

二、以德待人,学会处世

做一个有德之人,你才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推崇。然而,这只是一个内在基础,还远远不够。对自身来讲,你要有德;对他人而言,你要做到以德待人。

(一)以徳报怨

《圣经》里面讲,“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也给他”。孔子毕生主张仁爱,但他并不提倡丧失原则地一味仁爱。有人问:“以德报怨,何如?”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别人对你的伤害是恶意的,是你所不希望的,那你就不应该以同样恶意的方式去伤害对方,所以以怨报怨固然不可取。同时,孔子也不是一个回避矛盾的人,他不主张有仇不报,而是以直报怨,用正直的做法回报仇恨。

(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认为,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少责备别人,怨恨自然会远离自己了。其实,这里所提倡的就是一种宽容精神。孔子云:“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尤其是彼此意见不同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都能做到多反思自己,少责怪他人,那么怎么会产生怨恨呢?

(三)小不忍则乱大谋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大目标、大志向的人,不要在小事上斤斤计较,要善于把握重点,应拥有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目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闻过则喜,持虚心的态度乐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把握细节,善于处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本是高尚的人,并且以仁德之心去对待身边的人,然而结果却不如他们所愿,正如俗话说的“好心被当驴肝肺”。这就要求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能够把握细节,避免一些无意的伤害。

(一)距离产生美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也就是说,侍奉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往往会生在母子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距离太远,我们会感觉不到彼此的默契和关爱;距离太近,我们往往又会被误解和疏远。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二)规劝,点到为止

子贡曾问孔子怎样才称为好朋友。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看到他有不对的地方,你好好告诉他,他不听的话就算了,再说下去只能是自取其辱。我们知道,孔子是非常讲究因材施教的。子贡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若对方不肯接受他的劝告,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虽然这句话是孔子针对子贡而言的,但对今天的我们同样适用。一方面,“忠告”和“善道”是作为朋友的责任。面对朋友的过错或者缺点,如果我们无所作为,任其恶化发展,这是不被允许的。另一方面,假如对方不认可或者听从我们的劝告,那么“不可而止”就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三)把好口关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说话要用脑子,办事要考虑后果。“慎于言”,“言寡尤,行寡悔”讲的都是这个道理。一方面,我们要真诚待人,不要对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口是心非;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考虑对方的感受,采取对方更易接受的方式。除此之外,“先行其言而后行之”,我们还要把握好“言”与“行”的时序性,避免只说不做或者说到而做不到。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6.

[2]徐宁.《论语》的生存智慧浅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