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钟书在《围城》中表现的现代人文观念

2016-05-09孙崴崴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围城钱钟书

孙崴崴

摘 要:钱钟书是现代文学的巨匠,其作品《围城》作为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具有较高的现代主义影响力。在现代知识分析人格以及对于现代人文观念的探索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艺术贡献。可以说,对于钱钟书以及其在作品《围城》之中所表现的现代人文观念,对于文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钱钟书在《围城》中表现的现代人文观念进行探索。首先梳理出《围城》的主要内容,其次探索作品之中所表现的现代人文观念,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拓宽关于钱钟书及其作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钱钟书;《围城》;现代人文观念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01

一、引言

人文,实际上是一种人们的思想,是人们社会观念表现,同时也是社会制度、社会法律、思想作为社会制度的前提,而制度也是对人文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种具有制度化与法律化的表象。人文精神注重将人作为根本,注重人在其中的价值,同时尊重人的尊严,敦促人们去寻找自由与等等的行为。在我国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之中,尤以三蛊为主,他们的作品大多都是以社会现实行为作为题材,映射假体与社会之间、时代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并且文章具有深厚的人文气息,重视传统文化,注重人性的发挥,以及人文的作用,他们通过作品宣扬信仰对现代社会构建的重要作用。

钱钟书就是带着这样的精神与理念,进行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由于其作品之中独特的人文内涵,现代学界关于钱钟书作品的研究络绎不绝,在研究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他的作品,探究其作品之中所表现的深层含义。本文将从钱钟书在《围城》中表现的现代人文观念进行探索。首先梳理出《围城》的主要内容,其次探索作品之中所表现的现代人文观念,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拓宽关于钱钟书及其作品的研究方向。

二、钱钟书的《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其内容有着丰富的讽刺意蕴,与独特的创作风格,是现代文学作品之中的上乘之作。夏志清认为其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部小说。本节注重分析其文化内涵。

首先,《围城》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从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归国开始,用婚恋、事业的“围城”故事,来表现人们在动荡年代之中的生活窘况,通过故事的构建,钱钟书利用方鸿渐的个人经历,实实在在地将大的社会背景与年代感共同作用于作品之中,发人深省。

其次,《围城》的作品语言生动,具有讽刺意蕴,在钱钟书的做皮之中,往往利用正常的语气,对于社会之中发生发展的不良特征进行讽刺与嘲笑。作品之中充满了感慨,同时也利用故事之中的人物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完美地表现出来,形成鲜明的作品形象。

再次,《围城》还包含深刻的文化寓意,作者本身就是渊博的大学者,他把一些文化批判巧妙地寄寓在小说中,彰显精湛的艺术造诣。其中所表现的现代人文观念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探索,《围城》是部浅的人读来有趣、深的人读来有味的伟大的小说。

三、钱钟书在《围城》中表现的现代人文观念

首先,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强调人的可贵;作品之中,使用围城的主题,在描写婚姻围城之中,也进一步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封建婚姻的弊端,作者使用在自由状态下的新的爱情观以及平等夫妻全系。利用方鸿渐、苏文纨为中心,描写了作者本人对于婚恋关系的考虑。其中虽然不乏对于自由婚姻的讽刺,但是仍旧在书中大胆的书写了三角恋以及骗婚等问题。

其次,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在小说《围城》的开篇之中作者就将远程轮船上,寂寞的男女相互慰藉的故事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这其中鲍小姐看到了方鸿渐乘坐的是二等舱,人也不错,就去引诱了方鸿渐,可见作者对于人们追求现实生活追求的鼓励。作品之中还将不负责任,对于爱情愚蠢的方鸿渐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显然已经是对于文学作品的一种全新的突破。

再次,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方鸿渐在回国以后暂时住在前岳父家,在这一时期之中,方鸿渐有了一次想起的经历,作者借用描写相亲对象父母的庸俗与市侩,来表达宗教束缚以及封建等级观念对于人性的压迫,提倡追求个性的解放,强调人物在发展之中所形成的自由平等的理念。

此外,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作品之中方鸿渐一次的相亲的对象父母,张氏夫妇,做瓷器收藏只是为乘饭菜之用,这种崇洋媚外的代表,所表现的正视对于西方只是的过于崇拜,表现了国人当时的蒙昧状态,其说话的过程之中还时常使用英文,但是市井气却不是留洋回来的学生该有的。方鸿渐原本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但是经过其回国的经历,却可以引发人们同情,他无法融入到现阶段的庸俗世界当中,处处碰壁,无法真正的融入生活,人生可谓失败。但是仍旧认为,人权是不可代替的,也是不可代表的,属于个人自己的权利,而且是天赋的权利,生而有之的权利。作者正是利用这种失败,引发读者的思考,全面促进读者对于人文观念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董学文,李志宏,主编.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许龙著.钱钟书诗学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美)雷纳·韦勒克(ReneWellek)著,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罗新河.论钱钟书思想的潜在体系性[J].怀化学院学报.2010(12).

[5]董学文,凌玉建.文学本质界定中“意识形态”术语复义性考略[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猜你喜欢

围城钱钟书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赛珍珠受到钱钟书斥责原因探析
听李健吾谈《围城》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围城”内外
钱钟书被女儿“难倒”
“围城”之战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