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是住总铁军

2016-05-09马莹莹

工会博览 2016年25期
关键词:运输车塌方险情

□马莹莹

我们是住总铁军

□马莹莹

7月20日下午17时,门头沟妙峰山担礼村发生山体塌方,落下的石头、泥土造成7所危房,如果不及时处理,担礼村561户、1027名村民就要受到灭顶之灾。更致命的是,塌方山体就在华北高压线走廊上,如果不立刻排除险情,造成次生灾害的话,整个华北地区将面临断电的危险,将会影响到亿万人民的用电。

门头沟区委、区政府委派市政道桥工程总承包部进行抢险救灾,“就相信你们能完成任务!”

接到险情“命令”,住总集团高度重视。市政道桥工程总承包部连夜调集人员,主要领导迅速到达现场,与当地镇政府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察,连夜组织机械设备、物资、人员进场,赶制抢险方案,组织抢险。

塌方区域长70米,宽50米,大约4500方的泥土、石块,允许堆放渣土的地方距离抢险现场10公里,而且,进入塌方现场只有一条狭窄道路,大型车进不去,小型运输车每次只能运输4方渣土,运输时间长,严重影响抢险进度。抢险总指挥王茂海迅速指令:“采用流水作业,调集运输车,什么都不如抢险重要!”短时间内调集了4台挖掘机,30余辆小型运输车“连轴”转,一天就能清淤900余方。

门头沟山区多雨,晴天晒、雨天湿、阴天闷。连续的降雨使抢险现场平均湿度都在90%以上,天天都在“蒸桑拿”,抢险队员的衣服每天都是湿的。天晴了,山上没有遮挡,烈日下暴晒,平均温度40%以上,抢险队员们只能不停的喝水降温。每个人都晒黑了,抢险队的现场指挥穆维民脖子后面脱了一层皮。为了防止晒伤,市政道桥部工会给每人配了一顶草帽,一条毛巾,一个水壶。项目部临时调集了一台大电炉,保证有现场绿豆汤供给施工人员,并配备防暑药品,为抢险队员防暑降温。

每天清晨6点开工,一天不停地作业到凌晨12点,甚至是第二天凌晨2、3点才能休息。抢险队员们每天只能睡上3-4个小时,中午吃饭是大家轮换着,保证清淤现场持续作业。“不能让山下的村民再次受到一丝一毫的威胁”,抢险队员们肩负着国企的责任,再苦再累再难也要坚守在抢险一线,抓紧一切时间完成清淤工作,不能再发生次生灾害。

经过72个小时的奋战,抢险队清淤、外弃,终于将险情及时控制住,总共清淤4200方,很快完成了第一阶段抢险任务,取得阶段性胜利。抢险队员终于可以稍稍放下心中的大石,后续还有对坡体进行永久加固等一系列的工作在等待着他们。“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因为我们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胜仗’的住总铁军”。

■短讯

住四科技创效再上新台阶

自2015年住总集团开展的微创新工作以来,住四公司工会已取得近百项科研成果,两项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已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使用。今年又推出了12个立项课题,课题覆盖了工艺技术、设备改进等多个领域,特别是电动缠线器、新型钢木龙骨在工程中的应用、BIM技术应用、卷帘开启式封闭垃圾站、多种加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住四公司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科技研发室,实现安全、施组方案、技术交底向作业面渗透,积极弘扬工匠精神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营上精打细算,为企业做强做大,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技术,微创添活力,技术研究永远在路上。 (高飞)

住总培训职工“微视频制作与创新”

近日,住总120多名职工来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三殿学习微视频制作。培训旨在提高工会宣传人员微视频制作能力,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方式,不断适应信息化宣传的要求。通过培训提升了大家微视频的拍摄能力,为集团开展微视频比赛打下了基础。(李建业)

特约栏目主持 李建业

猜你喜欢

运输车塌方险情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公路隧道塌方的预防和处理分析
陆空双栖运输车
可爱的想象力
可爱的想象力
浅析岳家沟隧道塌方原因及处理措施
中置轴车辆运输车来了
破“阻”——制定快递运输车标准
2020年后的城市运输车将会怎样?
基于突变理论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