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效果观察

2016-05-09梁红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芬太尼

梁红涛

湖北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天门 431700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效果观察

梁红涛

湖北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天门 431700

目的 观察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2组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改变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术后镇静、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时刻与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刻与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为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病死率、致残率高[1]。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患者颅内压升高导致脑血流量降低,引起脑缺血、缺氧,从而使预后不佳。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01—2015-01收治的82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均经CT/MRI证实为颅脑损伤。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0~63岁,平均(42.5±4.2)岁;均有外伤史,其中车祸伤20例,高处坠落伤12例,打击伤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19~64岁,平均(42.6±4.5)岁;均有外伤史,其中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11例,打击伤9例。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2组均给予相同术前准备,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苯巴比妥100 mg、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1 mg/kg,咪唑安定0.06 mg/kg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采用靶控输注技术静脉给予丙泊酚,使血浆浓度维持在6 mg/L至手术结束。2组均给予雷米芬太尼静滴,血浆浓度维持在3 μg/L,根据肌肉松弛情况,给予阿曲库铵0.3 mg/kg。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吸入异氟醚,浓度维持在1.5%。

1.3 观察内容 观察麻醉苏醒、麻醉恢复情况,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改变情况。术后第1、2、3天采用视觉模糊探讨评分(VAS)及躁动评分(GCS)评估镇静镇痛效果[2]。

2 结果

2.1 2组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改变情况比较 观察组各时刻与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刻与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改变情况比较±s)

2.2 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

2.3 2组术后镇静、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术后第2、3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镇静、镇痛效果比较±s)

3 讨论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多有明显外伤史,本组均有外伤史,以车祸伤为主。急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脑组织损伤、颅内血肿,继发性脑组织肿胀,可导致颅内压迅速升高。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继发损害,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3-5]。本组患者术前均有颅内高压症状,表现为高血压、心动过缓、脑疝等。故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麻醉处理应注意对脑组织的保护,避免颅内压升高。在麻醉用药及麻醉管理上,需充分考虑、妥善处理,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6]。

麻醉前,麻醉医师需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合并呕吐、误吸等呼吸困难患者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通气,保障呼吸道通畅。合并低血压休克的患者,在查明原因的同时,给予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等治疗。合并脑疝及颅内压急剧升高的患者,给予甘露醇、呋塞米快速静推以缓解脑水肿[7-9]。

麻醉药物尽量选择对心脑血管影响小且有脑保护作用的药物。丙泊酚有中枢神经系统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脑组织代谢,降低氧耗[10]。雷米芬太尼为超短效阿片样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作用于μ受体,发挥镇痛、呼吸抑制等阿片样药理效应。可克服芬太尼、阿芬太尼产生的术后恢复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11]。阿曲库铵为非去极化型肌松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上述几种麻醉剂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保持脑血流自动调节及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不扩张脑血管,不升高颅内压。

本研究显示,全凭静脉麻醉组血流动力学在麻醉过程中波动小,麻醉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全凭静脉麻醉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兴高,刘善发,黎葵英,等.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法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4):97-98.

[2] Wang JC, Tsai SH, Liao WI.Pneumocephalus after epidural anesthesia in an adult who has undergone lumbar laminectomy[J].J Neurosurg Anesthesiol, 2014,26(3):261-263.

[3] Mazzeo AT, Micalizzi A, Mascia L, et al.Brain-heart crosstalk:the many faces of stress-related cardiomyopathy syndromes in 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J].Br J Anaesth, 2014,112(5):803-815.

[4] 李新茂.两种麻醉方式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78-79.

[5] Welschehold S, Wegermann P, Reuland A.Pneumocephalus as a rare complication of general anesthesia[J].Anaesthesist, 2014,63(4):309-312.

[6] 秦成名,周作华,刘伯毅,等.利多卡因静脉麻醉对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4):406-407.

[7] 魏红芳,陈永学,李书河,等.右美托咪啶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0):1 249-1 251.

[8] Güzel M, Salt O, Erenler AK, et al.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pneumocephalus due to epidural anesthesia[J].Am J Emerg Med, 2014,32(8):945.e5-e7.

[9] 王洪涛,袁林辉,曹建,等.不同麻醉药物在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 666-6 667.

[10] Naik AA, Agrawal SA, Navadiya ID, et al.Management of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 secondary to accidental globe perforation during retrobulbar anesthesia[J].Indian J Ophthalmol, 2014,62(1):94-95.

[11] 任培才.右美托咪啶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3,8(1):42-44.

(收稿 2015-03-12)

R651.1+1

A

1673-5110(2016)07-0045-02

猜你喜欢

创伤性颅脑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肿痛安胶囊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体会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