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2016-05-06刘燕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衬托表现手法典故

刘燕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一名中学生,对古典诗词应该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因此古典诗词是中考的重要考点。明确诗词表达技巧,是成功鉴赏诗词的必备条件。

下面是初中阶段最为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我们一一明确其特点。

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达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在借景抒情的古典诗词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是夜深人静,烘托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

对比衬托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的这两句诗,它以强烈的对比反差,描摹出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社会现实,表明诗人心中强烈的愤慨。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了出来。

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收到“不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的效果。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使人联想到春山的空旷,桂花的清新,月光的明朗,鸟鸣的悦耳,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的静美。

虚实相生 所谓实写,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写,就是侧面写,间接写,想象中的,写所感。它能使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是虚景。虚实结合,描写锦绣河山的无限壮丽,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就是诗人对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予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予以抒发。这是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作者借景抒情,表达踌躇满志的决心,蕴含着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化用典故 古人做诗填词讲究“无一字无来历”,引经据典尤为重要。典故,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用典,使诗歌显得含蓄而精炼,神韵深远。

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化用典故“闻笛赋”表达诗人对老朋友的悼念。“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含义丰富。

比兴手法 所谓“比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起于《诗经》,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境界幽邃,寄托深远,意蕴无穷。

如《蒹葭》首二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金秋拂晓,秋水浩渺,芦苇苍苍,秋风瑟瑟,雾霭迷离。这空灵飘渺的意境,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欲求不得,欲追难行,欲弃难舍,欲思难断”的情感,起到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猜你喜欢

衬托表现手法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衬托与烘托在诗词中的运用
厚重感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老妪都解未必解——浅谈《观刈麦》中的几组对比、衬托的作用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