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5-04尹秀君王文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尹秀君 王文君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方法 30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 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 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做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提高了满意度, 减少了不良反应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有效地促进了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护理干预;儿童预防接种;应用效果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89

预防接种是指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 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 起到提高儿童免疫力, 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1, 2]。在日常的预防接种工作中, 儿童看到接种人员穿着白大褂, 戴着口罩, 很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 导致哭闹、反抗等反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减少了儿童接种时的恐惧感、疼痛感及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了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12月在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300例儿童, 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 每组150例。对照组男78例, 女72例, 年龄5个月~6岁, 平均年龄(3.2±1.3)岁;干预组男76例, 女74例, 年龄3个月~6岁, 平均年龄(2.9±1.2)岁。两组儿童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综合护理干预[3, 4]。具体如下:①创造良好的的接种环境对提高儿童及家长的满意度有重要作用。保证候诊室清洁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留观室墙壁四周涂上温馨的色彩, 张贴儿童喜欢的卡通画报, 挂上色彩鲜艳的气球, 并配备儿童喜欢的玩具、图书及播放儿童喜爱的动画片等。②首先对接种对象建立完整的计划免疫档案, 做到表、卡、证相符, 系统掌握每名儿童的健康状况和预防接种情况。接种前向家长讲解预防接种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免疫接种程序等, 使家长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③接种人员熟练掌握各种疫苗的接种方法。接种过程中护士认真核对儿童的姓名、年龄、性别、接种证, 做好免疫接种登记, 并请家长签字;疫苗应放置于温度在2~8℃、避光的环境内;接种前护士严格检查疫苗的名称、生产厂商、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仔细检查疫苗是否有裂缝、药液有无变浑、沉淀、异物等;使用前药液摇晃≥30 s, 使其充分溶解后再给予接种, 在注射疫苗时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炎症、瘢痕、硬结等, 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婴幼儿接种前护士先给与抚摸、哄逗, 用其喜欢的玩具分散注意力;学龄期儿童喜欢鼓励和表扬, 应先与其亲切聊天, 称赞其漂亮、勇敢, 增强其自信心, 主动配合医务人员, 顺利完成接种。④接种后健康教育及注意事项。童接种疫苗后嘱家长带儿童在留观室休息30 min, 观察儿童有无急性不良反应(如急性过敏性休克等)、情况良好无异常方可离开;若出现异常反应应该立刻进入抢救室进行抢救。告知家长预防接种后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a.指导家长注意给孩子保暖, 让孩子注意休息且不做剧烈活动, 适当多喝水预防儿童感冒和发烧。b.接种后3 d内不洗澡, 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 体温≤37.5℃, 不需做特殊处理症状会自然消失;当儿童体温>38.5°时或反应剧烈时, 需及时就诊 以防高热惊厥。c.不吃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鲜食物及牛、羊肉等), 以防引起皮疹。⑤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 勿用手抓挠, 以免注射部位诱发感染。⑥接种后当注射部位有红肿、硬结现象时, 给予湿毛巾热敷(注意湿毛巾温度以不烫手为准, 防止烫伤婴儿)或用新鲜土豆片贴敷, 3次/d, 15~20 min/次。在接种24 h后进行贴敷, 连续贴敷2~3 h, 一般硬结会逐渐缩小、吸收。如果连续贴敷1周, 症状未缓解, 应及时就诊。⑦电话咨询、回访业务, 由于大多数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普遍缺乏了解, 对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不熟悉, 为避免出现漏种、重种、早种、迟种等问题, 对前来接种的儿童纳入“山东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妈妈QQ群;开通预防接种门诊咨询电话, 随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建立接种后电话回访制度, 询问接种反应, 对接种后引起的各种反应作详细登记、分析并及时上报, 并对家属进行具体指导。这些主动沟通措施增加了双方的信任, 缩短了接种人员与儿童家长的距离, 增加了家长对接种人员的信赖感。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儿童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并不成熟, 因此为易感人群, 对儿童的生长和发育都有严重影响, 所以应该让儿童进行阶段疫苗接种[5]。许多家长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有错误认识, 影响儿童疫苗接种, 不能保证儿童完成各年龄段疫苗的接种;所以应对儿童预防接种进行护理干预, 在接种前进行健康教育, 接种后对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防止儿童发生不良反应, 以及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后应如何处理, 并能够积极地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的目的就是要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提高儿童免疫力。因此, 采取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 实施全方位接种前、中、后的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缓解、消除接种对象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接种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李素华.舒适护理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全科护理, 2009, 7(6):1626-1627.

[2] 丛蕾.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6):638-639.

[3] 王成杰.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0):766-767.

[4] 周翠云.减少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措施探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1):175-176.

[5] 梁丽卿.对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19):138-139.

[收稿日期:2015-11-27]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